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生长抑素卵黄抗体(SS-IgY)对北京油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 1日龄北京油鸡 90只 ,随机分为试验组 60只和对照组 30只。试验组自 7日龄起 ,每 10d自颈部皮下注射SS IgY制剂 1mL ;对照组做平行处理。生长试验的结果表明 ,试验组油鸡的周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其SS IgY的促生长效率最高为 88 32 %。屠宰试验也表现出与之相似的结果 ,即试验组油鸡屠宰体重、胴体重以及胸肌和腿肌重均比对照组高 ,但其屠宰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显示 ,SS IgY可提高北京油鸡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2.
闽北山垄田稻萍鱼共生体系与萍体氮素循环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稻-萍-鱼共生体系的综合耕作技术引入山垄稻田。试验结果表明:山垄稻田中草鱼、尼罗罗非鱼以红萍为饵食,其鲜鱼产量分别达3568kg/hm2和3702kg/hm2;中稻和再生稻产量分别达5710~6006kg/hm2和3478~3772kg/hm2,比施化学氮肥处理区分别提高689.0~1132.5kg/hm2和458.4~658.9kg/hm2。15N试验结果显示:在稻萍鱼体系中鱼体和水稻对红萍氮总利用率达52.8%~57.9%.而施用化学氮肥处理区的水稻对氮素利用率仅为33.5%。连续两年实施稻萍鱼共生体系耕作技术.山垄田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0.15%,且整个耕作体系病情指数下降42.1%~50.7%.减少农药施用量,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五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6个粳型或爪哇型广亲和品种,按 NC Ⅱ设计组配30个 F_1杂种,以籼优63作为对照,研究了抽穗日数、株高、产量因素等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亚种间杂种每穗粒数的优势量强,中亲优势10.73%至132.90%,竞争优势-4.95%至110.09%。单株产量竞争优势-46.00%至74.29%,平均1.57%。而结实率的竞争优势均为负向,-63.24%至-6.38%,平均—-7.69%。亚种间互作变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双亲。杂种抽穗期优势有正负向,中亲优势-11.74%至65.48%,平均19.38%,竞争优势-27.48%至30.12%,平均-2.23%。F_1株高优势明显,中亲优势平均37.65%,18个组合超过汕优63。不育系对株高的影响较大。不育系 W6154s—66和5460s、广亲和系 Varylava 1312和CA529具有较好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是 W6154s-66/Varylava 1312,其次为 W6154s-66/CA529。  相似文献   
74.
从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蜂王浆产量、幼虫接受率等方面研究产浆框两侧不同巢脾的排列对产浆的影响,试验证明:在蜜粉源比较丰富、群势较强的条件下生产蜂王浆,产浆框两侧排列任何巢脾,对产浆框上哺育蜂的分布和幼虫接受率都基本无影响;产浆框两侧分别排列大幼虫脾、封盖子脾、蜜脾,粉脾、空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0.05);浆框两侧分别排列3种子脾,产浆量差异不显著(P>O.05),因此。在产浆过程中不必调整产浆框两侧巢脾,这对指导蜂王浆生产中产浆群的管理,以及人工育王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3个不同品种茶苗吸收NO~-_3的动力学分析表明:k_m值,毛蟹<本山<大叶乌龙;V_max值,大叶乌龙>毛蟹>本山,茶苗经NO~-_3亏缺的溶液预培养2d后置于不同NO~-_ 3浓度的溶液中培养,结果显示:在一定NO~-_浓度范围内,溶液中NO~-_3含量增大,NO~-_3吸收上运速率提高,叶片中的NO~-_3含量增多,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根部NO~-_3的吸收上运速率调节着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大豆3个种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大豆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0;(2)3个种都只有1对位于最长染色体上的随体,而且随体染色体形态相近,都是近中部或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3)种间染色体长度及着丝粒位置呈规律性变化;(4)野生大豆的核型较不对称,其次为半野生大豆,而栽培大豆核型比较对称.  相似文献   
77.
虚拟地理环境下的林分生长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森林生长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对于森林经营决策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虚拟地理环境为在三维场景中模拟林分的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平台.首先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林分生长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无法三维动态地表示林分的生长过程,然后讨论了虚拟地理环境和林分生长模型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虚拟森林环境构造方法,并在这个环境中模拟了林分的生长过程.林分的生长模拟从林分的初植期开始,用Weibull分布获得林木的直径分布、树高分布和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林分枯死模型,模拟林分密度的自然稀疏过程,并计算剩余林木的生长参数(胸径、树高、冠幅等),利用树木三维模型形成不同时段的林分景观.  相似文献   
78.
烟草六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烤烟台烟7号与白肋烟白肋21作为杂交亲本,后代自交衍生的127个F2和F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全长3 483 cM包括26个连锁群、190个标记位点的烟草遗传连锁图谱。通过一年两地各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烟叶烟碱、总氯、总钾、叶长、茎叶夹角、白粉病6个重要性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QTL并分析其遗传互作效应。结果检测到2个烟碱相关QTL、2个总氯相关QTL、1个总钾相关QTL、4个叶长相关QTL、茎叶夹角和白粉病相关QTL各1个,其中6个加性效应QTL和4对加加上位性效应QTL。这11个基因位点遗传效应中除加性效应外,上位性效应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皱叶菊苣焦叶病发生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皱叶菊苣焦叶病与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含量、PAL和PPO活力的关系,并对褐变主要底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叶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以及PAL和PPO活力都有显著增加,且主要发生在发病部位,绿原酸是PPO作用的主要底物,酶促褐变是导致焦叶病的主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0.
在水稻生育后期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500倍稀释液1-2次,可增产稻谷8.6%-16.3%,每 hm~2增产稻谷458.0-931.5kg.增产效果均优于叶面宝.增产菌、百富农、碧全等叶面肥.在氮肥施用量少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更佳.植全叶面营养液喷施浓度500-800倍稀释液均可取得明显增产效果.以水稻分蘖期、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增产效果最好;破口期、齐穗期喷施肥效与3个时期喷施无显著差异,但经济效益高、喷施植全叶面营养液还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扩大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势,使光合产物增加,且能提高叶片 ATP 酶活性,增强新陈代谢,有利光合产物运转及其在谷粒中累积,因而会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使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