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鳖人工繁殖有关技术及影响鳖卵受精率、孵化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的研究表明,2a供试亲鳖8100只,产卵172229粒,受精率88.83%,孵化稚鳖141852只,孵化率为92.72%,其中利用自制亲鳖促性腺发育配合饲料投喂比天然饲料投喂的雌亲鳖产卵量提高23.32%;利用LRH-A对亲鳖进行人工催产的受精率为91.82%,比自然产卵受精率(85.13%)提高6.69%;保温越冬稚鳖4800只,成活率95.3%,比常温越冬成活率(81.75%)提高13.55%;平均饲养稚鳖229d,增重倍数为5.14,饲养幼鳖3400只,成活率97.01%,增重倍数为7.63。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EUL)粉对绿壳蛋鸡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的影响。选择体重、产蛋率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产蛋初期绿壳蛋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CTL组)、2%(EUL1组)、4%(EUL2组)、6%(EUL3组)杜仲叶粉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70 d。饲喂试验结束后对各组鸡的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肉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杜仲叶粉后,血清中甘油三酯(EUL1、EUL2和EUL3组)、葡萄糖(EUL2和EUL3组)和尿素(EUL2和EUL3组)与CTL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各试验组蛋品质、屠宰性能与CTL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肝脏重(EUL1和EUL2组)和心脏重(EUL1、EUL2和EUL3组)与CTL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腿肌蛋白(EUL1组)和胸肌脂肪(EUL2组)含量与CTL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腿肌pH24 h(EUL2组)与CTL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腿肌剪切力(EUL2组)与CTL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杜仲叶粉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的水平;不影响蛋品质,但能改善绿壳蛋鸡肌肉品质,提高胸肌脂肪、腿肌蛋白质含量和腿肌嫩度,显著降低鸡的肝脏重和心脏重。本试验中,杜仲叶粉在蛋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  相似文献   
43.
陈璋  侯晴牧 《作物学报》1993,19(1):36-46
研究了4个细胞突变体对稻瘟病菌ZA15、ZB11、ZC1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88-331和88-334对ZA15、ZB11的抗性受2对重复显性基因控制,且与城堡1号至少有1对等位基因存在;对ZC15的抗性则由1对与城堡1号等位的显性基因控制;对ZG1的抗性则分别受2对与城堡1号不等位的重复显性基因控制。88-45对ZA15、ZB11、ZC15和ZG1的抗性分别由  相似文献   
44.
室内和田间接种鉴定表明,甘薯新品种金山57具有高抗蔓割病兼抗薯瘟病菌群Ⅰ,且对来自不同地区蔓割病的9个菌株抗性反应稳定.追溯渊源,该品种抗性来自 C180,亲子间有密切相关的抗性遗传及不同世代品种间的抗性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温度、湿度对普通钝绥螨 Amblyseius vulgaris Liang et Ke 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为最适温度.25℃下,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5.16d,成螨寿命34.16d,产卵期21.85d,平均每雌总产卵量45.62粒,种群内禀增长率 r_m=0.259.湿度对螨卵孵化和幼螨成活影响很大,25℃下相对湿度不足43%是限制卵孵化的极限区.  相似文献   
46.
1993年3月,福州市郊某珍禽养殖场引进的一群美国鹧鸪种鸟发生一种寄生于翼羽及尾羽的螨病,先后侵袭了小鸡群和人,并引起鹧鸪群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该螨系迟钝翅螨Pterolichus obtususRobin 1877,为国内首次报道;并使用0.1%-0.2%敌百虫和6×10~5溴氰菊酯药浴,结合环境消毒,获得根治。  相似文献   
47.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味美、易驯养及生长期短等特点 ,是各地大力推广的养殖品种之一。为探讨池养罗氏沼虾综合高产养殖技术。 1997年 ,我们进行了三种模式养殖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试验池 3个 ,分别为济宁市名优水产品研究试验推广基地 (以下简称基地 ) 2 #池、4 #池和任城区唐口镇渔场 1#池 (以下简称渔场 )。均南北走向 ,池底淤泥较少 ,约为 0 1~ 0 3m。基地 2口试验池为新建池塘 ,四周均用水泥板护坡 ,坡比约为 1∶1 3。渔场池为土池 ,坡比约为 1∶1 6。水源为机井水 ,水质良好 ,排灌…  相似文献   
48.
村建能够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人工染色体文库可以加快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的速度。为了克隆水稻突变基因的需要,我们利用pYLTAC7载体构建了籼稻品种H359基因组的TAC文库。该文库包含41088个克隆,保存在107块384孔板中。插入片段大小在50—100kb之间,平均插入大小为77kb,推测该库覆盖水稻基因组接近7.4倍。  相似文献   
49.
喷放稀土对甘蔗植株ATP酶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廷国  王元炎 《作物学报》1993,19(2):133-138
本文研究了在甘蔗分蘖末期喷施稀土对甘蔗植株ATP酶和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根际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末期喷施稀土提高了甘蔗叶片的Mg2+-ATP酶、Ca2+-ATP酶和根细胞的Na+-K+ATP酶的活性。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还礼经和根系活力,使土壤中有益的根际细菌数量增加,土壤酶活性提高,促进了甘蔗生长,提高了甘蔗产量。  相似文献   
50.
在利用Richards函数对湿地松生长进行拟合和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在计算机上直接模拟抚育间伐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林分的采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林分始伐年龄为8.10年,主伐年龄为25年,最优抚育间伐方案为间伐3次(含始伐),时间分别为第8、12及16年,间伐强度分别为每公顷950、700、300株,最后保留株数为每公顷550株。表2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