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9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1425篇
林业   1073篇
农学   1622篇
基础科学   1023篇
  1905篇
综合类   4475篇
农作物   821篇
水产渔业   691篇
畜牧兽医   2035篇
园艺   467篇
植物保护   66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543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885篇
  2011年   969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各国奶牛群体的选育目标建立之后,选育目标一直在不断发展,选择指数中性状的组成、定义和权重等都在不断变化。奶牛的选育是从关注产奶性能而开始,随后增加了体型外貌性状。由于奶牛的健康和繁殖问题的增加以及社会对动物福利的不断关注,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平衡育种理念在奶牛育种中逐渐形成,一些重要的功能性状加入各国的选择指数中;进入21世纪后,随着奶牛养殖业和社会的发展,育种家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更多的性状,部分新性状已经开始在育种实践中选育应用。本文通过整理奶牛育种中有关新性状的研究并收集各国奶牛选育方案中的相关信息,综述了近十年奶业发达国家在奶牛遗传选育中正在研究或已经开始应用的新性状,并将这些新性状分为生产效率相关的新性状、应对环境挑战的新性状、健康福利相关的新性状、产品和加工相关的新性状及管理相关的新性状五大类,总结了这些性状的选育背景、定义方法、遗传基础和选育应用情况等,最后还总结了奶牛育种中新性状的研究应用过程,以期为我国奶牛遗传育种研究和育种目标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2.
Wang Y  Bai Y  Qu Q  Xu J  Chen Y  Zhong Z  Qiu Y  Wang T  Du X  Wang Z  Yu S  Fu S  Yuan J  Zhen Q  Yu Y  Chen Z  Huang L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1,151(3-4):354-362
Brucellosis brings great economic burde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are the most efficient mea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nimal Brucellosis. However, the difficulties of differentiating of infection from vaccine immunization, which is essential for eradication programs, limit their application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a vaccine that could differentiate infection from immunization will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and get extensive application. VjbR is a quorum sensing regulator involving in Brucella's intracellular survival. The vjbR∷Tn5 mutants have been proven effective against wild type strain challenge, implying its possibility of use in vaccine candidate development. To further evaluate this candidate gen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ntigenicity of purified recombinant VjbR protein was analyzed. Antibodies to Brucella melitensis VjbR could be detected in sera from patients and animals with brucellosis but not in control ones, implying the potential use of this protein as a diagnostic antigen. Then a vjbR mutant of B. melitensis 16M was constructed by replacing the vjbR with kanamycin gene. The mutant showed reduced survival in macrophage and mice. Vaccination of BALB/c mice with 16MΔvjbR conferred significant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B. melitensis strain 16M challenges, being equivalent to which induced by the license vaccine Rev.1. The vjbR deletion mutant elicited an anti-Brucella-specific immunoglobulin G response and induced the secretion of gamma interferon and interleukin-10. The most importance is that, the use of vjbR mutants as vaccines in association with diagnostic tests based on the VjbR antigen would allow the ser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infected and vaccinated anima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16MΔvjbR is an ideal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candidate against B. melitensis and deserves further evaluation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33.
将猪IL2基因和PPV VP2基因、PCV2 ORF2截短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了重组质粒pCI-ORF2-VP2和pCI-IL2,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I-ORF2-VP2质粒转染PK15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在体外的表达情况。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将pCI-IL2和pCI-ORF2-VP2质粒联合肌注免疫小鼠,相同剂量免疫2次,间隔2周,同时设立pCI-ORF2-VP2、pCI空载体、猪细小灭活苗、圆环亚单位苗对照,检测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血清抗体的滴度。结果显示,pCI-ORF2-VP2在PK15细胞中能正常表达,联合免疫组在第28天能够检测到PPV和PCV2抗体,第21~42天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和CD4+、CD8+细胞的数量高于或显著高于pCI-ORF2-VP2质粒组。结果表明,猪IL2质粒联合肌注可以提高VP2/ORF2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4.
<正>我国仔猪腹泻现象十分普遍,导致饲料报酬较低、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停滞。引起腹泻发生的病因往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临床诊断防治困难,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乳铁蛋白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乳铁蛋白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i Trap Heparin肝素琼脂糖亲和柱(0.7×2.5cm,1m L),流动相A为50mmol/L的Na2HPO4溶液(p H7.00),流动相B为50mmol/L的Na2HPO4+1.0mol/L的Na Cl溶液(p H7.0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表明:乳铁蛋白的检出限为3.0mg/100g,回收率在86%~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用此方法检测婴儿配方奶粉中乳铁蛋白,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6.
鸭绿江茴鱼目前已经濒临绝迹,为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并扩大其种群数量,根据该鱼的生物学特性,对鸭绿江茴鱼亲鱼的驯化方法,性成熟年龄,繁殖季节,人工授精方法,孵化方法,鱼苗培育,饵料投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茴鱼性成熟年龄为2龄;产卵期在4月中旬至5月末;卵在水温8℃经17 d左右,累积温度达135度日开始发眼;25 d左右,累积温度达200度日开始破膜;32 d左右,累积温度达250度日开始上浮;经36 d左右,累积温度达290度日开始驯化摄食;开口摄食时投喂适合鱼苗吞咽的活饵料(小型枝角类、桡足类);1个月后体长达2.5 cm时,投喂大型枝角类、桡足类和适合摄食的鸡蛋羹。研究结果显示,鸭绿江茴鱼可以通过人工手段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对槟榔江水牛3-酮酸辅酶A转移酶1(3-oxoacid CoA-transferase 1,OXCT1)基因的完整CDS区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功能生物信息学和多组织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以普通牛OXCT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6076397)为参考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序列,以提取的槟榔江水牛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mRNA序列,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利用ORF Finder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识别,获得水牛OXCT1基因CDS区全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CDS序列全长1 563 bp,编码5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为C2509H4041N687O746S23,分子质量为56.50 ku,理论等电点(pI)为8.69,不稳定系数为27.49,平均疏水性(GRAVY)为-0.097,该蛋白属弱亲水性蛋白。OXCT1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线粒体膜蛋白;包含pcaJ_scoB_fam和AtoD 2个保守结构域,且具有5个功能活性位点。槟榔江水牛与普通牛、藏羚羊等5个物种的OXCT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97%。对槟榔江水牛13个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表明,在泌乳期,OXCT1基因在乳腺中表达量最高,在肾脏、垂体、脂肪、大脑、皮肤和肌肉中不表达;在非泌乳期,OXCT1基因在除脂肪以外的其他12个组织中都有表达。OXCT1基因在槟榔江水牛泌乳期乳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了水牛的乳脂合成调控事件。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乳脂合成代谢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也称淡水小龙虾。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作为小龙虾先天免疫应答中的一种关键酶,在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害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克氏原螯虾为材料,克隆了Pc-ddc 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组织mRNA表达分析。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应用qRT-PCR技术分析其mRNA组织表达分布。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获得了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425 bp的Pc-ddc基因的cDNA序列,编码474个氨基酸残基,多肽的理论分子量为52.99 ku,蛋白分子式为C2384H3689N647O674S25,等电点为5.98,为弱酸性蛋白且N-末端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表明:Pc-DDC蛋白在线粒体中最多;组织表达分析表明:Pc-ddc mRNA在检测的6个组织中差异表达,其中,淋巴组织表达量最高。结论本研究为克氏原螯虾等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的深入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9.
天然更新是森林恢复较好的办法,对未来林分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深远的影响。更新模型能够模拟天然更新的现实和未来状况,为森林经营者提供准确的森林计划。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2013年设置的12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例,选择泊松和负二项分布形式,考虑样地间的随机效应,构建基于林分因子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模型。结果表明:各个树种对林分因子的反应不一,白桦更新株数与林分每公顷株数和平均直径均呈负相关;红松和水曲柳更新株数不受各个林分因子的影响,更新株数是随机的;冷杉更新株数与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呈负相关;色木槭和云杉更新株数均与林分平均直径呈负相关。在考虑样地的随机截距效应后,模型的模拟效果显著提高。在构建天然更新模型时,林分密度是十分重要的因子,如果要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就要科学合理的采取经营措施,以确保合理的林分密度。另外样地间的差异是不容忽略的因素,需要利用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来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40.
改良剂对铅锌尾矿砂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良剂(有机肥、泥炭、土壤)与铅锌尾矿砂混合的试验方法,通过改进BCR法连续提取As、Zn、Pb、Cu的化学形态,评价改良剂对尾矿砂中As、Zn、Pb和Cu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降低铅锌尾矿砂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尾矿砂中As、Zn、Pb和Cu总量高,分别为255.44、9 445.67、1 296.02和61.93 mg/kg,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弱酸提取态的形式存在.改良剂与铅锌尾矿砂混合后,As、Zn、Pb、Cu的总量、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得到降低,其中有机肥和泥炭能显著提升重金属的可氧化态所占比例,使重金属稳定性得到增加,达到降低重金属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