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00篇 |
免费 | 1302篇 |
国内免费 | 83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86篇 |
农学 | 509篇 |
基础科学 | 733篇 |
1156篇 | |
综合类 | 6013篇 |
农作物 | 1114篇 |
水产渔业 | 461篇 |
畜牧兽医 | 1911篇 |
园艺 | 943篇 |
植物保护 | 5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72篇 |
2023年 | 287篇 |
2022年 | 587篇 |
2021年 | 580篇 |
2020年 | 534篇 |
2019年 | 559篇 |
2018年 | 377篇 |
2017年 | 614篇 |
2016年 | 386篇 |
2015年 | 585篇 |
2014年 | 618篇 |
2013年 | 766篇 |
2012年 | 1010篇 |
2011年 | 1070篇 |
2010年 | 922篇 |
2009年 | 897篇 |
2008年 | 887篇 |
2007年 | 787篇 |
2006年 | 696篇 |
2005年 | 542篇 |
2004年 | 335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216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184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3篇 |
194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10年进行了虾夷扇贝吊耳养殖试验研究。吊耳养殖分为一针四贝及一针二贝2种模式,经过6个月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笼养方式相比,吊耳养殖扇贝的壳高增长率、单贝质量、贝柱质量、台产量、台产值等指标具有较大优势,存活率、肥满度、出丁率等指标互有优劣。在吊耳养殖模式下,虾夷扇贝壳高的生长优势明显,其中一针四贝模式的生长优势最大。本试验中吊耳养殖扇贝的总体生长情况优于传统的笼养方式;综合对比2种吊耳养殖模式,一针四贝模式的养殖效果好于一针二贝模式。 相似文献
82.
83.
杂交水稻苗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类型的21个水稻品种,采用人工低温胁迫和自然低温胁迫的方法,测定了叶龄、苗高、叶面积等8项与耐冷性相关的形态指标;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7项与耐冷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相关性显著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叶龄和叶片丙二醛含量与水稻耐冷性有显著关系,可作为水稻苗期的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预测,结果与他们的存活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两个指标在苗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85.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营养学研究主要体现在食性分析、肌肉营养成份的测定等基础研究上,而营养需求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配合饲料配方上的饲养试验,对于确定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黄颡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稚幼鱼)为39%~45%、(成鱼)为34%~38%,脂肪的适宜含量为7%~9%,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20%~23%、粗纤维的适宜含量为5%~6%,无机盐的适宜含量为1%~2.5%。 相似文献
86.
87.
添加微生态制剂及投饲模式对幼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2~18℃,将体质量(3.37±0.15)g的仿刺参幼参饲养在容水50 L的塑料槽中,研究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及不同日投喂量对幼刺参生长及养殖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以3d日投喂量相同(1∶1∶1)及3d日投喂量不同(5∶3∶2)的投饲方式,微生态制剂饲料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加入4.5ml有益复合微生物菌群与芽孢杆菌混合液,并于30℃水浴中预处理12 h以上而制成.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明显低于基础饲料组;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刺参质量增加率、日质量增加和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1∶1∶1方式和基础饲料组(P<0.05);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饲料表观消化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较高. 相似文献
88.
白鲢出血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患出血病的白鲢体内分离出两株细菌(编号为水_1、水_2),分别感染健康白鲢,人工复制白鲢出血病获得成功。对这两株细菌进行形态、营养需求、生长特性、以及生化反应等观察,作者认为,水_1菌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水_2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前者隶属于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后者隶属于孤菌科(Vibrionaceae)。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中华鳖日本品系(Pelodiscus sinensis,Japanese strain)幼鳖对蝇蛆蛋白粉、虾壳粉、发酵豆粕、豌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以及玉米蛋白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组成,并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14.69±0.55)g的中华鳖日本品系幼鳖18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投喂试验饲料养殖4周,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进行表观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6组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总能表观消化率范围为77.8%~85.6%、73.2%~83.7%、81.2%~91.1%和78.8%~85.6%,其中蝇蛆蛋白粉和发酵豆粕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高,大豆浓缩蛋白的粗蛋白、粗脂肪及总能表观消化率较高;各原料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在75.8%~86.1%,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大豆浓缩蛋白和虾壳粉。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