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5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1350篇
林业   980篇
农学   743篇
基础科学   586篇
  1502篇
综合类   7109篇
农作物   893篇
水产渔业   509篇
畜牧兽医   1955篇
园艺   1022篇
植物保护   699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860篇
  2012年   1251篇
  2011年   1185篇
  2010年   1171篇
  2009年   1021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733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白杨新杂种I-101×84K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I-101×84K杨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S为合适的基本培养基,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诱导I-101×84K杨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MS+6-BA0.3 mg.L-1+NAA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02 mg.L-1+蔗糖15 g.L-1+琼脂6 g.L-1为宜,生根试管苗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对试验过程中的玻璃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大量元素浓度过高和多次继代可引起试管苗的玻璃化。  相似文献   
92.
为分析当地非典型犬瘟热病毒(CDV)核衣壳蛋白(N)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根据已发表CDV的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从引起非典型症状的CDV细胞培养物中扩增N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非典型CDV的N基因与已发表的12个CDV强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6.6%~99.2%和97.9%~99.4%之间,与已发表的4个CDV疫苗弱毒株的同源性分别在93.2%~93.6%和96.4%~97.5%之间;在N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上,非典型CDV与12个强毒株处在同一亚群,而且与9个中国分离毒株的亲缘关系近于3个国外毒株。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N蛋白的分子量为62 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用western blot分析,重组N蛋白可与C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以纯化的重组N蛋白为抗原建立的CD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3.
文章结合不同种植方式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实践,论述了玉米单株定植在黔西北山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证明,实行玉米单株定植可提高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米根系发达、茎粗叶茂、穗大粒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94.
里氏木霉RutC-30β-甘露聚糖酶的制备与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里氏木霉以槐豆胶为基础培养基、以乳糖为诱导物,用7.5升液态发酵罐发酵产生β-甘露聚糖酶,经两次硫酸铵分级分离(饱和度为40%—60%)和两次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电泳,结果得到高纯度均一的单体β-甘露聚糖本科经SDS-PAGE测得酶分子量为53KD,组织活动力为100u/mg,这为β-甘露聚糖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高纯度的样品。  相似文献   
95.
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人工撒播和人工手插3种种植方式(4个处理),对比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机播20及机播25处理的单穴植株地上部分干重高于人工手插和人工撒播处理。机械精量穴直播和人工撒播最终叶龄数较人工手插处理少1叶左右。机播20和机播25的收获指数较人工撒播分别提高3.94和4.35个百分点。机播20的实际产量最高,机播20和机播25的实际产量较人工撒播分别增产17.45%和5.72%。  相似文献   
96.
黑河流域上游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黑河流域上游干流的水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为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黑河上游干流主要水文站近60a的实测径流、输沙及降雨资料,通过采用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水沙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结果]黑河上游干流径流量总体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增加趋势;输沙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但莺落峡水文站输沙量从2001年开始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降水增加是影响黑河上游径流量增多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导致了札马什克站和祁连站输沙量的增加,而水库拦沙是莺落峡水文站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利用枯草芽胞杆菌TR21喷施叶腋可以提高香蕉根系对枯萎病的抗性,为探索TR21诱导的抗性与酚类物质和木质素累积的关系,以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009菌株处理的根系为阳性对照,以清水为阴性对照,比较不同处理的广粉1号(Musa spp.ABB cv.Guangfen No.1)和巴西蕉(Musa spp.AAA cv.Brazil)根系可溶性酚酸、细胞壁结合酚酸和木质素累积和差异.结果显示:处理后0、12、24、36、48、60、72 h,不同处理根系可溶性酚酸、细胞壁结合酚酸和木质素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从处理后48 h开始,病原菌处理和生防菌处理的可溶性酚酸、细胞壁结合酚酸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接种72 h时,除广粉根系可溶性酚酸外,病原菌处理的可溶性酚酸、细胞壁结合酚酸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TR21处理.结果表明TR21叶腋接种能够诱导感病品种香蕉根系酚类物质和木质素累积,与病原菌接种诱导的抗性反应表现类似,但低于病原菌诱导的水平.  相似文献   
98.
三峡库区野生红三叶苗期抗旱性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玮  范彦  王琳  徐远东  秦晓鹏  彭燕 《草业学报》2009,18(3):255-259
以三峡库区采集的9份野生红三叶和3份国内外品种为材料,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其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脯氨酸含量等10项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地下生物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3项可对红三叶抗旱性进行评价的指标;根据红三叶抗旱性评估模型综合评估值(φK)得出材料的抗旱性排序为:瑞德(Red)>CQ5>CQ9>多丽(Dory)>CQ2>CQ4>CQ7>CQ3>CQ1>巫溪>CQ8>CQ6。  相似文献   
99.
陆地棉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AA模型),对8个陆地棉亲本(其中有6个机采棉品种)及其F1和F2的28个组合5个机采性状和单株皮棉产量的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2试点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明,5个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表型值的贡献变化范围为-20%~-14%;在显性贡献中,第一果枝高度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最大(CRD=10%),其次是节间长度的贡献(CRD=8%),而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RD=-25%);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加加上位贡献率最大(CRAA=86%),其次是第一果枝节位(CRAA=24%)。霜前花率在特殊的环境中对皮棉产量表现为很大的显性正向贡献(CRDE=78%)和加加上位效应抑制作用。不同亲本5个机采性状对其皮棉产量的显性和加加上位效应贡献不同。5个机采性状对不同组合皮棉产量显性效应的贡献较小,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显性效应的贡献在2个地点的表现往往和单株皮棉产量在不同地点表现显性效应的性质(正或负)相一致,并且在5个机采性状中对皮棉产量的显性贡献是最大的。加加上位效应在皮棉产量的遗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8个亲本及其后代各组合的5个机采性状中,霜前花率可作为选择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性状。在不同的环境中,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机采性状随组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粱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和益生菌对良凤花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表观代谢能和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90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良凤花公鸡,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高粱组、高粱+复合酶组、高粱+益生菌组和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全期为68 d。分为前期(1~28日龄)、后期(29~56日龄)和代谢试验期(57~68日龄)3个阶段进行。试验组前期用高粱替代约30%的玉米,复合酶制剂添加量为200 g/t;后期用高粱替代约50%的玉米,复合酶制剂添加量为300 g/t;全期益生菌添加量为100 g/t。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粱+复合酶组和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表观代谢能(AME)及其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粱+益生菌组和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半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高粱+复合酶+益生菌组胸肌亮度(L*)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腿肌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高粱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和益生菌可以提高CF的表观消化率,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