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38篇
  免费   24017篇
  国内免费   41179篇
林业   18287篇
农学   15026篇
基础科学   16091篇
  47251篇
综合类   105229篇
农作物   16385篇
水产渔业   11717篇
畜牧兽医   34973篇
园艺   15542篇
植物保护   13633篇
  2024年   2287篇
  2023年   4643篇
  2022年   9148篇
  2021年   8850篇
  2020年   9451篇
  2019年   11839篇
  2018年   9731篇
  2017年   13325篇
  2016年   11537篇
  2015年   14565篇
  2014年   14066篇
  2013年   16088篇
  2012年   20155篇
  2011年   19807篇
  2010年   18391篇
  2009年   16390篇
  2008年   15741篇
  2007年   14518篇
  2006年   11923篇
  2005年   9684篇
  2004年   7069篇
  2003年   4976篇
  2002年   4746篇
  2001年   4217篇
  2000年   3816篇
  1999年   2152篇
  1998年   1319篇
  1997年   1311篇
  1996年   1135篇
  1995年   1208篇
  1994年   1184篇
  1993年   934篇
  1992年   973篇
  1991年   807篇
  1990年   615篇
  1989年   598篇
  1988年   542篇
  1987年   415篇
  1986年   426篇
  1985年   215篇
  1984年   196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91篇
  1981年   258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52篇
  1978年   130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0篇
  1955年   1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农业生产力、践行大食物观的必然选择。但受限于开发利用模式单一、耗水压力较大,亟待探索多元化治理模式并依据其水资源效应开展优化调控。[方法] 以吉林省西部地区为研究区,采用FLUS模型预测2030年盐碱地资源在自然发展、粮食安全、粮饲综合开发和生态安全4种情景下的开发利用格局,并对不同情景下的产水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1)2000—2020年研究区开发利用盐碱地1 540.18 km2,主要被恢复为草地或开垦为耕地,但其中旱地次生退化风险较高。(2)不同情景下盐碱地开发均以耕地利用为主。粮食安全情景下水田和旱地开垦面积占比分别为67.48%,4.23%。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粮饲综合开发情景下盐碱地恢复为草地的面积增加139.18 km2,生态安全情景下生态用地规模显著提高。(3)至2030年,4种发展情景下研究区产水量较基期均有所下降,生态安全情景下降幅度最大,达到3.71×108 m3。相比之下,粮饲综合开发情景充分保障粮食和饲草生产,同时缓和盐碱地治理所导致的水资源压力。[结论] 松嫩平原盐碱地开发利用应充分考虑粮饲综合开发模式,统筹粮食和饲草供应,协调粮食和生态安全,以大食物观引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退化土地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2.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与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立协调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在促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13.
本研究旨在探究寒旱百合种植区地表覆草技术对土壤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百合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处理为露地(CK)、地表覆草(S)、地膜覆盖(M),3次重复,共计9个处理。结果表明,百合地表覆草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土壤水热状况,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含量,增加百合产量。相对于对照露地处理,表层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别增加了18.86%、16.0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75.61%、18.12%,21.04%、10.41%,株高、茎粗、球横径、球纵径、单球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8.26%、22.22%、16.55%、23.47%、32.83%、35.07%。综上所述,在寒旱百合种植区,地表覆草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4.
浙江不同稻区耳叶水苋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琼脂法测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5个稻区(宁波、绍兴、杭州、嘉兴和湖州)稻田耳叶水苋Ammannia arenaria不同生物型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所采集的88种耳叶水苋生物型中,有96.6%已对苄嘧磺隆产生了抗性,其中,低抗(3RI≤10)、中抗(10RI≤50)和高抗(RI>50)的生物型分别占总数的22.7%、53.4%和20.5%。宁波NB0143-01和绍兴SX077生物型对苄嘧磺隆的RI值分别高达124.4和120.4。5个稻区中,绍兴地区耳叶水苋的抗性水平最高,平均RI值为53.1;宁波次之,平均RI值为35.1;湖州、杭州和嘉兴地区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平均RI值分别为24.1、19.9和18.7。表明稻田耳叶水苋对苄嘧磺隆的抗性程度较高,且在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稻区已普遍出现抗性。其中在宁绍平原苄嘧磺隆对耳叶水苋的选择压较大,长期连续用药可能是该地区抗性水平高于其他区域的重要原因。这是有关耳叶水苋对苄嘧磺隆抗性种群分布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5.
印楝杀虫剂防治蝗虫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楝杀虫剂是公认的最优秀的生物农药之一,在环境中无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黄脊竹蝗(Cerao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oris nigricornis)、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血黑蝗(Melanoplus sanguinipes)和泣黑背蝗(Eyprepocnermis plorclnS)等多种蝗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并具有独特的杀虫作用机理,是防治蝗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16.
青海湖中沙堤的形成及其对湖水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青海湖区风沙、泥沙入湖后形成水下沙堤进而发展成子湖这方面,浅析对湖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绵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症状的一(新疆天康畜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mL/只,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对发病羊群中尚未发病或邻近受威胁的羊只进行紧急免疫,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5.2隔离封锁扑杀绵羊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8.
司帕沙星在雏鸡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0日龄健康海兰鸡65只,按5mg/kg体重口服给予司帕沙星,定期采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肝、肾、心、肺和肌肉中司帕沙星的含量,研究司帕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与残留。结果表明:司帕沙星在血液中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0.9585h,t1/2β11.7447h,tmax0,6514 h,Cmax0.5271 μg/ml,AUC1.7908mg/L/h。肾脏、心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3733 h、0.1530h,t1/2k1.3007 h、2.1013h,tmax1.01420h、0.6239 h,Cmax2.1104μg/ml、1.6721 μg/ml,AUC6.51764 mg/L/h、6.2286mg/L/h。司帕沙星在肝脏、肺脏、肌肉中的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α0.3672 h、0.6156 h、1.5835 h,t1/2β3.9998 h、15.0271 h、12.0103h,tmax0.7458 h、0.7322 h、1.3726 h,Cmax4.4709μg/ml、2.5267μg/ml、0.9760μg/ml,AUC20.893 mg/L/h,27.242 mg/L/h、9.7943mg/L/h。建议司帕沙星在鸡体内的休药期为7d。  相似文献   
119.
根据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角随地理纬度变化这一原理,确定牛舍塑料暖棚面与地面的最佳夹角,使冬季大寒(最冷)这天正午时分,太阳辐射的入射角与塑料棚面垂直,以其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热能,提高牛舍内的温度。通过对地处北纬43°地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余粮堡镇吴金宝村设计的日光暖棚牛舍的温热环境和舍内空气质量的测定表明:大寒这天舍外气温-20 ̄-8℃下,牛舍内的温度平均5.25℃,有害气体浓度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达到了防寒抗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0.
晋粱 112 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河北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原河北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的不育系承 16A为母本,以通过组培育种技术选育的优良恢复系 R111 为父本,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选育而成,2023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 GPD 高粱(2023)140102。2021-2022 年晋粱 112 号 2 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达 9583.6kg/hm2,比对照晋杂 34 号平均增产 11.7% ;生育期 128.8d,幼苗绿色,芽鞘绿色,株高 169.7cm,穗长 30.9cm,穗纺锤形,中紧穗型,红壳褐粒,穗粒重 85.5g,千粒重 27.8g。该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抗旱、抗丝黑穗病、丰产性好等优点,适宜在无霜期 130d 以上中晚熟地区(山西太原、晋中、长治,山东及新疆昌吉等)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