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6篇
  2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9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31.
国内外冬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从美国引进的21个冬小麦品种及中国北方旱地冬麦区19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差异,利用26对多态性SSR标记检测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26对标记在40个小麦品种中检测到175条差异带,每对引物多态性位点2~13个,平均6.73个。4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118~0.894,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339,其中相似系数最低的是引进品种1R35与1R24,为0.118;2个姊妹系品种9480-0-3-3与9480-0-3-2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894。且国外引进品种平均遗传距离高于国内品种,说明引进品种遗传变异基础大于国内品种。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9处,将40个品种聚为5类,第Ⅰ类包含美国引进的7个品种和国内1个品种,第Ⅱ、Ⅲ及Ⅳ类均为供试的国内选育品种(系),第Ⅴ类又分为2个亚类,其中第1亚类(Ⅴ-1)全部为引进品种,第2亚类(Ⅴ-2)包含10个引进品种和8个国内品种。  相似文献   
132.
通过自主研制的高温热处理装置,对罗竹蒸笼进行高温热处理试验。试验选取正交旋转试验方案,以温度和时间为试验因素,以不同直径蒸笼的可承受最大径向压力为研究目标,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不同直径罗竹蒸笼的径向压力影响。结果表明,直径130 mm、205 mm、460 mm蒸笼的最佳参数组合分别为:温度144.22℃,时间为2.99 h;温度148.53℃,时间为2.72 h;温度147.31℃,时间为2.42 h。该试验为延长罗竹蒸笼使用年限和改善力学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3.
The 16S-23S rR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s (ISRs) of five strains of "Fusobacterium pseudonecrophorum" which had been proposed as a new speci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F. varium ATCC 8501T. All the strains of "F. pseudonecrophorum" exhibited of sequence similarities of 97.7% to 100% to the strain of F. varium in their 16S-23S rRNA ISR sequenc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rains of "F. pseudonecrophorum" and the type strain of F. varium are identical at the species level.  相似文献   
134.
135.
扁桃花粉活力的测定及其提高坐果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扁桃甘肃分布区主栽品种花粉活力的测定和不同品种间的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该区扁桃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是花粉活力低,授粉品种搭配不当;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发现40mg/LNAA能显著地提高扁桃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36.
秃叶黄皮树的木材解剖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两株8年和11年生的秃叶黄皮树分别截成3段,分析木材解剖性质。结果表明:8年生试材的导管分子长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处在312~467μm的范围内由上到下减小,11年生试材的导管分子长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处在321~448μm的范围内从上到下增大;两株试材的导管弦向直径、纤维长度、微纤丝角在树干不同高度处均是由上到下增大。同时将秃叶黄皮树与兰考泡桐、黄波罗、杂种鹅掌楸进行了比较,证明秃叶黄皮树与黄波罗性质相近,可参考黄波罗的用途合理利用秃叶黄皮树。  相似文献   
137.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是磷酸戊糖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小麦 G6PDH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该家族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亚细胞定位、基因复制事件以及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4个 G6PDH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小麦2A、2B、2D、4A、4B、4D、6A、6B和6D染色体上,其中5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胞质型,9个为质体型。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胞质型G6PDH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上,而质体型G6PDH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上。根据系统进化和保守结构域特征,可将14个小麦G6PDH蛋白分为Cy、P0、P1和P2四个亚组。共线性分析表明,小麦 G6PDH基因家族成员存在17对片段重复基因。RNA-seq分析结果表明,小麦 G6PDH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其中 TaG6PDH1-2A/2B/2D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 TaG6PDH2-2A TaG6PDH2-2B基因在干旱胁迫后1 h以及热胁迫后6 h均上调表达。进一步利用qRT-PCR检测6个小麦 G6PDH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发现分别有5个基因在小麦根中均上调表达,推测小麦 G6PDH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8.
为解决南方山区长期使用微耕机进行土壤耕整造成土地耕层浅及浅耕层下形成板结的犁底层,影响作物根系下扎及水、肥入渗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南方山区使用的小型履带式链式深耕机。该机由6.3k W的风冷柴油机提供动力,整机包括液压控制系统、链式深耕装置及履带行走装置。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深耕作业时耕深可达25cm,耕深稳定性可达94%,可以达到打破犁底层的深耕需求。该机在开沟的同时,可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机器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探究苜蓿对农田耗水过程及盐分变化的影响,以苜蓿农田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玉米农田为对照,分析传统玉米农田改种苜蓿后渗漏量、地下水补给量、蒸发量及蒸腾量变化特征;应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定量分析各潜在水源贡献率,并分析土壤中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种苜蓿后农田总耗水量提高20. 17%,蒸发蒸腾量比平均值降低66. 64%,其中,蒸发量减少6. 21%、蒸腾量提高35. 80%、土壤贮水变化量减少8. 08%、渗漏量减少39. 68%、地下水对作物的补给量增加153. 45%。生育期内苜蓿农田与玉米农田相比,0~100 cm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分为剧烈波动阶段和线性下降阶段,7月0~60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呈"U"形,而玉米农田0~60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呈"V"形。生育期内苜蓿农田0~30 cm平均土壤水分较玉米农田分布均匀。苜蓿农田对土壤水、灌溉水、地下水吸收利用无明确偏向性;而玉米农田水分利用具有偏向性,各潜在水源中主要利用0~40 cm土层土壤水。不同时间取样0~100 cm土层土壤水,苜蓿农田不同时期优先利用0~40 cm中某一土层土壤水,玉米农田主要固定利用30~40 cm土层土壤水。生育期内苜蓿农田、玉米农田0~100 cm土壤平均脱盐率分别为53. 90%、12. 43%。苜蓿农田、玉米农田10~30 cm与30~60 cm土壤电导率差值绝对值分别在0~0. 06 mS/cm、0~0. 13 mS/cm之间,苜蓿农田10~60 cm土壤电导率较玉米农田相对集中且分布均匀。5月苜蓿农田10 cm以下土层除30~40 cm均呈积盐状态,且平均土壤储盐变化率较玉米农田低; 6—8月苜蓿农田0~100 cm土壤盐分较玉米农田变化幅度大,呈积盐状态; 9月苜蓿农田不同土层土壤盐分整体呈脱盐状态,土壤最大储盐量变化率为-15. 31%,随深度增加,土壤储盐量变化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而玉米农田整体呈积盐状态,80~100 cm土壤储盐量变化率最大。改种苜蓿增强了地下水利用,降低了蒸发蒸腾比,抑制了土壤盐分,改盐增草(饲)兴牧发展苜蓿种植有利于盐渍化农田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0.
秸秆带状覆盖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素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秸秆带状覆盖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甘肃省旱作区设置定位试验,研究秸秆带状覆盖(SM)、全膜覆土穴播(PMF)和露地种植(CK)3种方式下冬小麦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及转运与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SM处理能增加冬小麦成熟期开花后积累的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但与PM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M处理会降低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但能显著提高小麦开花后籽粒氮和磷的积累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69.3%和70.3%,其所积累的氮素和磷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1%和53.0%,并有效减少了开花前茎叶积累的钾素在开花后的流失。说明秸秆带状覆盖有利用促进小麦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