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73篇
  免费   1793篇
  国内免费   2612篇
林业   2412篇
农学   1384篇
基础科学   1343篇
  2811篇
综合类   14058篇
农作物   2294篇
水产渔业   1431篇
畜牧兽医   4679篇
园艺   2154篇
植物保护   1112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1325篇
  2021年   1303篇
  2020年   1162篇
  2019年   1175篇
  2018年   800篇
  2017年   1326篇
  2016年   833篇
  2015年   1445篇
  2014年   1425篇
  2013年   1784篇
  2012年   2604篇
  2011年   2597篇
  2010年   2489篇
  2009年   2293篇
  2008年   2288篇
  2007年   2070篇
  2006年   1590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为探究人工鱼礁建设对周边海域潮流场和水交换产生的影响,基于Mike21HD潮流模型,对莱州湾芙蓉岛西侧人工鱼礁建设前后周边海域潮流场和水交换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鱼礁建设前,涨急时,从平面分布上,鱼礁区东西向流速呈增加趋势,南北向流速呈递减趋势;从垂向分布上,流速变化:底层>中层>表层,底层流速最大增加量8.6cm·s-1、最大减小量4.3cm·s-1,增加量大于1cm·s-1的区域与鱼礁区最远距离为303m,减小量大于1cm·s-1的区域距鱼礁区最远距离为574m。落急时,平面流速变化趋势与涨急时基本一致;垂向分布上,底层流速最大增加量7.9cm·s-1,最大减小量3.6cm·s-1,增加量大于1cm·s-1的区域与鱼礁区最远距离为271m,减小量大于1cm·s-1的区域与鱼礁区最远距离为333m。鱼礁建设后周边海域水交换率增加约0.1%。人工鱼礁投放后,只改变了礁区局部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对湾内其他海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南极磷虾(以下简称磷虾)拖网渔场的特征,基于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福荣海"轮在南极半岛周边水域的生产数据,分析了水域内磷虾中心渔场年际空间分布和生产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半岛周边水域内磷虾拖网渔场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和斯诺岛(Snow Island)3个区域;其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是历年磷虾生产最稳定的区域,尤以海峡中部靠近南极半岛一侧水域(58°~60°W、63°~64°S)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最高;乔治王岛和斯诺岛区域的作业天数和年产量占比较低,且主要分布在岛屿周边近岸水域;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区域、乔治王岛区域和斯诺岛区域的历年产量占比分别为60.00%~99.97%、0.03%~21.15%和0.01%~17.25%,历年作业天数占比分别为61.76%~98.75%、1.25%~28.68%和0.84%~16.67%。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渔场的生产主要在3—5月,日产量主要为150 t以下;乔治王岛区域生产主要在1月份,日产量以150 t以下为主;斯诺岛区域的日产量在3月份较高,主要以150~250 t为主。各年度的连续生产期分布区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水域为主;各日产量区间的生产日历年主要分布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部,各日单位小时产量生产日也呈现逐渐集中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趋势;各级别亚渔场历年主要分布区域均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  相似文献   
993.
(Scomber japonicu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种, 其栖息地环境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依据 1950— 2015 年 2.5 m、25 m、50 m 水层温度数据以及 Ni?o3.4 指数, 计算东海鲐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 对比分析不同强度拉尼娜事件期间鲐栖息地的时空变动。结果表明, 拉尼娜事件期间鲐渔场适宜栖息地面积高于正常气候条件。 弱拉尼娜事件和中强度拉尼娜事件期间, 鲐渔场各水层温度偏低, 适宜的温度面积比例较高, 栖息地适宜性较高; 而强拉尼娜事件期间, 鲐渔场各水层温度偏高, 适宜的温度面积比例较低, 栖息地适宜性较低。相较于强拉尼娜事件, 弱拉尼娜事件和中强度拉尼娜事件期间, 适宜栖息地的经度重心偏东, 纬度重心偏南, 不适宜栖息地的经度重心偏西, 纬度重心偏北。此外, 鲐渔场各水层最适宜温度等值线在强拉尼娜事件下偏西北方向, 推测不同强度拉尼娜下鲐栖息地空间分布差异, 可能是由于各水层最适宜温度显著的月间分布差异所致。研究表明, 不同强度拉尼娜事件对东海鲐栖息地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4.
气力投饲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大规模网箱养殖投饲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气力输送工艺来代替人工投饲,并对气力输送系统的组成和布局进行了合理设计,达到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的要求,同时为网箱养殖自动化作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珠母贝属6个种的ITS 2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珠母贝属的大珠母贝、珠母贝、白珠母贝、黑珠母贝、长耳珠母贝、黑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6个种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及其两侧的5.8S和28S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黑珠母贝的序列来自GenBank。PCR扩增片段大小为600bp左右,测序结果表明,ITS2长211~254bp,两端的5.8S和28S分别长84bp和272bp(均含引物)。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8S和28S序列高度保守,不适合于种类鉴定,而ITS2序列高度变异,270个比对位点中有146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72个位点发生插入/缺失突变。除白珠母贝和黑珠母贝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外,其余种类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基因型分析表明,每个种具有各自特有的基因型。基因型和序列变异分析表明ITS2序列可作为珍珠贝种类鉴定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种间、杂交育种、幼体和珍珠贝肉等材料的种类鉴定与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着重分析矩形V型曲面网板开缝口导流板曲率与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关系.结果证明当网板的展弦比为0.68,缝口中心线距网板前缘的距离与网板翼弦长度之比为0.316,导流板曲率为9%时,网板具有较高的水动力性能.当冲角为35°时,其升力系数为1.31,阻力系数为0.75,升阻比为1.746.同时证明了导流板曲率对力矩系数和压力中心系数的影响均很小,在常用冲角范围内该网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探讨了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在高寒地区的生长成活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在东北地区蓝鳃太阳鱼夏季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85%(单养)和65%(混养),6-8月生长速度较好,混养比单养生长速度快,冰下可以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98.
野生细鳞鱼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采捕的野生细鳞鱼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细鳞鱼可量比例性状为:全长/体长1.13±0.02,体长/体高4.86±0.30,体长/头长4.41±0.19,体长/尾柄长6.94±0.72,体长/尾柄高12.53±0.59,尾柄长/尾柄高1.82±0.17,头长/吻长3.36±0.31,头长/眼径5.41±0.52,头长/眼间距2.89±0.26;可数性状为:背鳍鳍式:II,11~13,胸鳍鳍式:I,15~19,腹鳍鳍式:I,9~12,臀鳍鳍式:II,10~14,侧线鳞:108~163,侧线上鳞:24~37,侧线下鳞:23~36,第一鳃弓鳃耙数:15~29,脊椎骨:57~61,肋骨:28~31,幽门垂:70~121。绝对繁殖力2823.25±1237.01,相对繁殖力3.20±1.79。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为了解新孢子虫NcSRS9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性,本试验对牛源犬新孢子虫吉林株NcSRS9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编码蛋白等电点、信号肽、跨膜区、糖基化位点及疏水性分析,并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α,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α-NcSRS9,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并诱导表达。结果显示,克隆的NcSRS9基因片段长969bp,与GenBank(EF440644.1)上发表的基因序列同源性100%。NcSRS9基因编码蛋白等电点为5.12,在其N末端存在一个跨膜区。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NcSRS9基因在大肠杆菌内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NcSRS9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 000(His约为7 000,NcSRS9约为36 000),可被牛抗新孢子虫阳性血清识别,说明表达的蛋白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