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5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林业   524篇
农学   378篇
基础科学   334篇
  725篇
综合类   3222篇
农作物   574篇
水产渔业   225篇
畜牧兽医   936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CO2浓度升高与增施钾肥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袁会敏  周健民  段增强  王火焰 《土壤》2009,41(6):869-874
采用土培和开顶箱法,研究了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K肥共同作用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和K肥浓度增大均能增加黄瓜干物质的积累,且在高CO_2浓度下.200mg/kg和300 mg/kg K肥处理时黄瓜的干物重达到最大值.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得黄瓜体内的N、P、K、Na、Ca、Mg含量均降低,K肥处理对黄瓜植株内N、P、Ca、Mg含量的影响不大,但K的含量随K肥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浓度CO_2下,200mg/kg和300mg/kg K肥处理时黄瓜对N、P、K、Ca、Mg的吸收量达到最大值.可见,在未来CO_2浓度升高的环境中,更多的K肥供应能促进作物对N、P、K、Ca、Mg的吸收,使其快速高效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2.
根际微生物对药材道地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江曙  段金廒  钱大玮  严辉  于光 《土壤》2009,41(3):344-349
在植物、土壤与微生物所构成的根际微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于土壤肥力的形成、养分的转化吸收、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影响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因素分析以及根际微生物影响土壤养分释放和植物生长等功能的初步探讨,以期为药材道地性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道地药材的生产和实践.  相似文献   
993.
研究选择 AIV NP基因为目的基因 ,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筛选出最佳的 RT-PCR扩增条件 ,特异性地扩增出了两株 A型禽流感病毒的部分 NP基因片段 ,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两株来源于不同禽类的 AIV的NP基因同源率高达 92 %。AIV NP基因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994.
兔脑炎原虫病是由兔脑炎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该虫可感染各种动物和人。其中以兔的感染较为严重 ,且多为隐性或慢性感染。因此对兔脑炎原虫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过去对此病的诊断通常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法或血清学等方法 ,而且没有有效防治该病的措施。随着近年来国际上对此病研究的深入 ,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诊断技术如 PCR技术和透射电镜术等 ,并能用一些药物进行防治 ,如阿苯达唑和多胺等。文章重点就诊断和防治两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95.
动物鹦鹉热衣原体疫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鹦鹉热衣原体为多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衣原体免疫学机制研究表明其主要引发Th1细胞调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发病率。基因工程疫苗,如重组亚单位苗、核酸疫苗、细茵载体苗等也都在深入研究中。同时,人们也在筛选特异性的抗原,构建各种疫苗载体及选择免疫佐剂和免疫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6.
桑树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合桑品种、桑树生长季节、桑树不同药用部位以及桑叶的不同发育阶段等因素探讨桑树(Morus L.)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的积累规律,期望发掘富含1-DNJ的生物资源。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8个代表性桑品种的摘芯芽和2个桑品种全年不同季节、不同发育时期的桑叶以及不同季节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并测定了与桑树亲缘关系相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等7种植物中的1-DNJ含量。在18个供试桑品种的摘芯芽中,1-DNJ含量以秋雨和沙2×伦教109最高,质量分数均达0.328 0%左右,黄鲁的1-DNJ含量最低。农桑14号和陕桑305两个桑品种冬、春季不同发育时期桑叶中的1-DNJ含量以冬芽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345 3%、0.255 7%,在开叶期和叶片成熟期较高,在缓慢生长期较低;不同季节桑叶中1-DNJ的含量均是嫩芽>嫩叶>成熟叶>老叶,其中嫩芽和嫩叶中1-DNJ含量以晚秋最高,成熟叶中以夏季最高,而老叶中的1-DNJ含量以春季最高;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以中秋和晚秋期较高,夏季最低。测定的7种非桑属植物均不含1-DNJ。结果说明桑树是富含1-DNJ的主要植物资源,其中在桑园管理过程可以大量获得的桑树摘芯芽以及桑树伐条剪下的桑枝(桑皮)中均富含1-DNJ,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从药用植物秦艽的叶中分离1株内生真菌,并对抗氧化、抑菌等生物学活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提供基础.[方法]用组织分离法从秦艽的叶中分离纯化了1株内生真菌菌株,采用形态学结合rDNA ITS区、LSU基因序列鉴定菌株;采用PCR技术扩增菌株的PKS基因;采用DPPH法检测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  相似文献   
998.
以白羽番鸭为研究材料,根据鸭的TLR7基因序列(DQ888644)设计引物,扩增TLR7基因的第1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并分析其多态性对生产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PCR产物出现片段长度多态,产生AA和AB2种基因型,其中AA型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内含子区209位碱基发生C→T突变,在280位碱基之后缺失/插入3个碱基AAT;χ2检验结果表明,该座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AA型个体的体重、半潜水长和胫围极显著高于AB型(P<0.01),胫长显著高于AB型(P<0.05),其他指标在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AA型是白羽番鸭生长性状较为有利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999.
EM制剂处理玉米芯粒育肥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EM(有益微生物群)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肉牛育肥场,用EM制剂分别对育肥肉牛所用的粗饲料和饮水进行了处理,研究设计了三种育肥方式,选用12~15月龄、未经阉割、膘情基本一致、体重接近的西杂公牛18头,随机分为3组,在精料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日采食量提高了13.33%,日增重提高了15.65%,增重成本下降了8.21%,效益比较显著;用1 000倍EM稀释液饮水,效果不明显,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结论]说明不同EM处理玉米芯粒育肥试验有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高回交转育后代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明确溶菌酶基因回交转育利用对于强优恢复系“明恢63”稻瘟病抗性改良的效果, 运用苗期人工接种和大田穗颈瘟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高回交转育纯系对于稻瘟病的抗谱特性和穗颈瘟抗性。结果表明: 回交纯系对所应试的76个菌株中的6~8个感病, 稻瘟抗性频率为90%左右, 属高抗水平; 而轮回亲本“明恢63”对21个菌株感病, 抗性频率为72.37%, 属中抗水平。穗颈瘟调查分析表明, 回交转育纯系比轮回亲本发病率平均降低10%左右, 发病指数平均降低15%左右, 经T值检验二者在穗颈瘟抗性水平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回交转育纯系抗性评价为抗性(R)级, 轮回亲本为中感(MS)级。因此溶菌酶基 因的转育利用确能有效拓宽抗谱, 提高稻瘟病抗性水平, 这些回交转育品系在抗病育种上具有较高的应用 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