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8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671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379篇
基础科学   334篇
  751篇
综合类   3333篇
农作物   578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996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4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目的】 试验旨在揭示北京地区荷斯坦泌乳牛鼓膜温度的群体特征及其随昼夜和环境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THI)的变化规律,探究中度热应激下泌乳牛鼓膜温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直肠温度的关系。【方法】 2021年8月对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638头荷斯坦泌乳牛的鼓膜温度、直肠温度及环境温湿度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对161头荷斯坦泌乳牛6 h鼓膜温度和直肠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THI、测定时间、胎次、泌乳阶段和繁殖状态等因素对鼓膜温度和直肠温度的影响。【结果】 北京地区荷斯坦泌乳牛夏季鼓膜平均温度为(39.01±0.40)℃;测定时间内THI为76.11~83.18,此时泌乳牛处于中度热应激。泌乳牛鼓膜温度昼夜变化较大,昼夜节律表现为上午低、下午和傍晚均较高且在早晨和下午出现不正常峰值,鼓膜温度的变化滞后于THI变化。鼓膜温度与直肠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0.35),且两种体温均随着THI的升高而升高,回归系数分别为0.09(P<0.05,R2=0.09)和0.10(P<0.05,R2=0.08)。测定时间和胎次对泌乳牛鼓膜温度有显著影响(P<0.05),胎次和泌乳阶段对泌乳牛直肠温度有显著影响(P<0.05),且THI对两部位温度的回归均显著(P<0.05)。【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奶牛体温的节律变化和影响因素,鼓膜温度可有效反映奶牛实时体温,可为精细化管理牛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2.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绵羊不同胃室组织褪黑素(MT)特异性膜受体MT1和MT2的分布规律及表达模式,以初步探明绵羊不同胃室组织褪黑素调节胃消化的生物效应机制。【方法】采集绵羊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瓣胃和皱胃5个组织部位,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褪黑素特异性膜受体MT1和MT2在绵羊胃组织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及表达模式。【结果】ELISA结果显示,绵羊各胃组织中均含有褪黑素,且皱胃中褪黑素含量最高,瓣胃次之,瘤胃背囊、瘤胃腹囊和网胃中均较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T1和MT2基因mRNA在皱胃中含量均最高,其次是瘤胃腹囊,在瘤胃背囊和网胃中含量较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T1和MT2蛋白在绵羊各胃组织中均有分布,主要表达于各胃组织的黏膜层,且在皱胃腺体中的分布呈从底部到颈部逐渐增多的趋势。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T1和MT2蛋白在网胃中表达均最高,瓣胃次之,在瘤胃背囊、瘤胃腹囊和皱胃中表达均较低。【结论】褪黑素在绵羊各胃组织中差异化表达从而发挥多样性生理功能,可能通过与胃组织上特异性受体MT1和MT2结合,通过信号传导系统而调控前胃受食糜刺激后发生反刍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3.
全小龙  陈梦词  段中华  梁军  乔有明 《草地学报》2022,30(12):3326-3333
为研究探讨土壤微生物对化感效应的潜在作用,以高寒草地生态修复常用牧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生物学实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苗高、根长和干重,计算分析化感综合效应。结果显示:以未灭菌土壤U100为基质的5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均为最高,完全灭菌土壤U0的均为最低,不同比例未灭菌土壤U75,U50和U25则因牧草种子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差异;幼苗生长方面,‘青海’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Qinghai’)、‘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Tongde’)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幼苗苗高随灭菌土壤增加而减小;5种牧草幼苗的根长均在U100处理下最长;幼苗干重的变化趋势同苗高相似。未灭菌土壤对5种牧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根系生长和干重方面。研究证明在幼苗生长阶段土壤微生物对根系生长至关重要,土壤微生物能缓解化感效应提高种子发芽率,但对不同物种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4.
为了探讨黄河源区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与不同环境因子的关系,本试验在黄河源区退化季节性湖泊湿地研究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特征、土壤养分变化和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其对酯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最高,对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随退化加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对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和醇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改变是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随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全氮含量和植被盖度对微生物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有影响。该结果为黄河源区的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监测和近自然修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5.
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6年时间对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和对雄花序和雌花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雄花序和雌花序的外部特征在花蕾期就表现出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花序结构、花蕾颜色、花蕾形态以及花(序)梗颜色等几个方面。文中对雌、雄花序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56.
转基因741杨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7种不同系号的转抗741叶片为材料,对舞毒蛾幼虫进行逐龄分别饲养,系统测定各系号抗虫杨叶片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死亡率,体重增长速率,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抗虫杨叶片对1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处理3d的死亡率均达到35%,处理5d死亡率达80%。对2,3龄幼虫除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外,主要表现为对其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影响其正常的取食,降低体重增长速率和减慢发育速率。  相似文献   
157.
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虫白蜡皂化法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探索研究,得到虫白蜡制备高级烷醇混合物的工艺优化条件:10 g虫白蜡皂化加碱4 g,皂化温度90 ℃,皂化时间10 h,氯化钙加入量为碱物质的量的一半,在80 ℃条件下,保温搅拌2 h后,抽滤,滤饼烘干,用乙醇为抽提剂,然后再用乙醇-丙酮混合溶剂将高级烷醇粗品重结晶3次,结晶体在70 ℃左右干燥,可得到纯度为93%的高级烷醇混合物.  相似文献   
158.
无损检测技术在木材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古建筑木结构和古树名木的保护是木材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木材保护中的主要用途和主要的检测技术,以及国内外木材保护中常用的无损检测仪器,为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木材保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为了探索臭檀育苗技术,对臭檀种子进行干藏、沙藏等不同方法处理以及场圃育苗试验,得出了最佳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管理措施,为臭檀育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0.
黑绒金龟子是杨树新植林最重要的食叶害虫,通过不同方法的防治实验,选择蘸农药插枝诱杀,是防治黑绒金龟子最有效的办法,并且省工、省力,消灭虫害较为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