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9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671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379篇
基础科学   334篇
  751篇
综合类   3333篇
农作物   578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996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4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对现有菌种资源进行提纯复壮和筛选,采用透明圈法和发酵液酶活力比较法,获得高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菌株CXJZ11-01。进而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统计方法以及DNS法,对该菌株β-甘露聚糖酶活力检测体系及其产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中性β-甘露聚糖酶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65℃;菌株CXJZ11-01在适宜条件下培养9小时,发酵液粗酶活力高达3050U/ml。  相似文献   
132.
新高系砂梨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筛选适于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栽培的砂梨优良品种,以引种至湖南株洲的9个新高系砂梨品种为对象,就其生长特性、物候期、果实品质、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为期5年的比较观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9个品种中华丰、华高、天皇这3个品种的表现最好,可在湖南及其周边地区大力发展,新高、黄金这2个品种的表现良好,可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133.
平凉市纸坊沟流域45年降水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鉴  段义字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257-258,262
利用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泾河一级支沟纸坊沟水文站45年的降水量资料,对其年内及年际变化、频率特征做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为该区雨养农业生产中降水资源利用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对水安全概念的描述,分析了河西内陆区水资源的利用及其安全现状,同时针对河西内陆区的具体概况,提出了内陆区水资源安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水安全的水资源利用措施和水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5.
木薯新品种(系)在云南的适应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品种,研究比较F44、F50、G56等22个木薯品种(系)在云南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单株茎叶鲜重为1.8~11.4 kg,最重的是F81,与F50、哥伦比亚18R、F114等品种系差异极显著;最轻的是GR3,与F44、SC5、新选048等品种(系)差异极显著,与SC205、F50、F114、哥伦比亚18R差异显著;每株鲜薯条数为7.6~17.5条,最多是SC8,比SC205(对照)增加53.5%,而最少的是F108;小区鲜薯重为40.0~100.3 kg,最重为新选048,比SC205(对照)增加70.1%,比鲜薯重最轻的SC5显著高产,与其它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且SC5小区鲜薯重比SC205(对照)减产36.2%。综上所述,综合性状相对适合在云南种植的为SC8、GR3、GR4、新选048、GR024-1、GR024-2、F106、哥伦比亚18R、F114、G37、F44、G30、F100、F539共14个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6.
2003年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的5个小黑麦新品种(系)中饲237、NTH1048、NSHW11、NTH2337、WOH939和2个黑麦新品种(系)冬牧70、4R507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折合产量以WOH939最高,为3 028.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饲237(CK1)增产21.38%;黑麦4R507折合产量为7 714.3 kg/hm2,比对照品种冬牧70(CK2)增产24.61%,这两个品种(系)可在通渭县冬播区示范推广,其余品种(系)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37.
将“精益管理思维”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试图从新视角为解决诸如图书馆利用率不高、图书经费不足及树立图书馆形象等实际问题,从而顺应社会及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8.
山西是中国红枣主要产地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山西省枣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对山西省红枣发展优势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红枣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旨在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9.
段家祥 《落叶果树》2009,41(3):33-35
介绍山东省“南茶北引”发展茶生产的历史、现状和茶产业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0.
对滇中朗目山野生二倍体鸭茅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获得了混倍体鸭茅(同一植株根尖中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混存),混倍体鸭茅的形态学特征及生长发育均与二倍体无明显差异;从混倍体鸭茅自然传粉后代中,获得了纯合同源四倍体鸭茅。同源四倍体鸭茅的气孔和种子均较二倍体大,但形态、发育与二倍体差异较小。以诱导所得混倍体为母本,与四倍体栽培种杂交,杂交F1代为四倍体,其形态学特征及物候发育均介于野生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之间,早期生长与四倍体栽培种相当,优于野生二倍体,繁殖性能与野生二倍体相当,强于四倍体栽培种,分蘖、再生性及干物质产量均强于二倍体,但明显不如四倍体栽培种。以鸭茅野生二倍体为母本,与四倍体栽培种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三倍体高度不孕,但早期生长、分蘖、再生等明显优于母本二倍体,杂交三倍体开放传粉后代倍性复杂,混倍体、四倍体和五倍体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