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8篇
  免费   841篇
  国内免费   1189篇
林业   834篇
农学   772篇
基础科学   580篇
  1204篇
综合类   5846篇
农作物   800篇
水产渔业   477篇
畜牧兽医   2121篇
园艺   954篇
植物保护   570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650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566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1050篇
  2011年   1014篇
  2010年   1070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810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eleutheroside (ETS) B or 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BZY-1 cells treated with high glucose. METHODS: The HBZY-1 cells were cultured under high glucose condition. The 4th generation of HBZY-1 cells was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cell density,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growth regulation curve of the cells. The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6 groups: low glucose (LG) group, high glucose (HG) group, high glucose plus ETS-B/E (low dose, medium dose and high dose) groups, and high glucose plus losartan (LTG) group. After all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rugs at 24 h, 48 h and 72 h, the inhibitory rate of the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and PPARγ was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The best cell density was 2 000 cells/well, which was complied with the basic rules of the cell growth, and high glucos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HBZY-1 cell proliferation. At each time poin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ETS-B/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HG group and LTG group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HBZY-1 cells (P<0.05).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PPARγ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ETS-B/E (P<0.05). ETS-E showed stronger effect than ETS-B (P<0.05) in a concentration-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ETS-B/E significantly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HBZY-1 cells under high glucose condition by decreasing TGF-β1 expression and promoting PPARγ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72.
复合酶制剂对陕北绒山羊增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陕北白绒山羊断奶羊63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试验1、2、3组为酶制剂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075%、0.1%和0.125%的复合酶,试验4、5、6组为酶制剂十益生素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075%、0.1%和0.125%的复合酶和益生素的复合物,对照组按常规日粮饲喂,研究饲料复合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和益生素混合物添加不同量对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73 d的饲喂试验,6个试验组平均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5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增加1.73 kg,增加40.9%,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比对照组多增重1.68kg,增加39.72%,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3.
质量控制图在水产饲料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实验室自制标准物料-豆粕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多次测定,建立X-S质量控制图,开展水产饲料氨基酸分析日常质量控制。试验按照GB/T 18246-2000,通过微波水解-离子交换-柱后衍生-紫外检测法对豆粕样品氨基酸含量进行连续测定,并以FAPAS奶粉标准物质验证,利用偏度-峰度检验法对离群值进行判断,建立赖氨酸、甘氨酸、氨基酸总量质量控制图。结果显示,质量控制图中豆粕质控样赖氨酸、甘氨酸、氨基酸总量测定的RSD值均小于4%,FAPAS奶粉标准物质测定值落在参考范围内,建立的质量控制图能对日常氨基酸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监控。结果表明,所建立氨基酸质量控制图直观有效,能对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起到预警作用,并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74.
应用ELISA方法对分别采集自福州市周边30个蛋鸡场的597羽海兰蛋鸡、512羽罗曼蛋鸡、486羽伊莎蛋鸡和553羽特佳蛋鸡共2148羽的血样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亚群ALV-A/B和ALV-J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样品ALV-A/B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11.39%(63/553)、罗曼蛋鸡群11.32%(58/512)、海兰蛋鸡群8.54%(51/597)和伊莎蛋鸡群7.61%(37/486);样品ALV-J抗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特佳蛋鸡群5.24%(29/553)、罗曼蛋鸡群4.10%(21/512)、伊莎蛋鸡群3.51%(13/486)和海兰蛋鸡群3.18%(19/597);而样品ALV-A/B抗体总阳性率为9.73%(209/2148),高于ALV-J抗体总阳性率3.82%(82/2148),其中有0.70%(15/2148)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蛋鸡场ALV-A/B抗体阳性率为70.00%(21/30),高于ALV-J抗体阳性率36.7%(11/30),其中有16.7%(5/30)的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结论:福州市周边蛋鸡场不同品系和不同鸡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ALV流行,相比ALV-J,ALV-A/B流行更普遍,且存在ALV-A/B和ALV-J抗体双阳性样品,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75.
76.
为了分析叶片营养元素对黔南州核桃优树坚果品质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叶片营养元素与坚果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核桃优树单株的坚果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叶片钙、铜和锰显著影响核桃坚果品质。可以通过核桃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来提高坚果品质。  相似文献   
77.
78.
【背景】肌肉可以维持哺乳动物运动功能并调节机体代谢,它的数量和分布对肉质有重要影响,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及其遗传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家畜的产肉量和肉品质,研究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TP53INP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已有研究,而对于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尚未报道。【目的】探究TP53INP2对秦川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为肉牛肉用性状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检测了TP53INP2在24月龄秦川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同时分析了其在体外培养的牛骨骼肌成肌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规律;合成TP53INP2基因siRNA并转染秦川牛成肌细胞,转染后12h进行诱导分化,观察成肌细胞表型变化,并利用RT-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其在诱导分化第四天时分化标志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RT-qPCR结果显示,TP53INP2在成年秦川牛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小肠组织中表达量最低。TP53INP2在成年牛心脏、肝脏、肾脏、网胃、瘤胃中表达量较高,在其余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与背最长肌相比)。2.随着成肌细胞的分化,该基因在第0—4天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在第4天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呈下降趋势。3.在成肌细胞中干扰TP53INP2后,试验组肌管的数量和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RNA,RT-qPCR结果显示,成肌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肌球重链蛋白3(MYH3)相对于对照组表达量显著降低。5.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试验组MYOG、MYH3、MYOD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干扰TP53INP2对牛成肌细胞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该基因可能对秦川牛肌肉组织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对其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以期用于肉牛的分子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79.
2014—2016年,以‘黄冠’梨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从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春季施用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土壤残留与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期(2014—2015年)梨树生长以中心干和粗根等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生长量相对较小;进入结果初期(2016年)后树体生长表现为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枝梢等营养器官生长与产量形成并存,生长量大幅增加。整个试验期间,树体贮藏器官的标记氮素吸收量较大,其中幼树期中心干吸收量最大,结果初期粗根吸收量最大。0~100 cm土层标记氮素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和施用年限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施用标记氮素后第1年(2014年),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较高,残留率达63.61%,梨幼树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3.25%。随后两年(2015—2016年)土壤残留量较低,树体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0.51%和0.80%。试验结束时,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标记氮素的累计利用率为4.57%,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为20.34%,损失率达75.07%。  相似文献   
80.
旨在克隆民猪hnRNPUL1基因全长编码区(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序列并进行可变剪接分析,研究其组织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以3头3月龄民猪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hnRNPUL1基因CDS及可变剪接体,应用qRT-PCR检测其在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背肌、腿肌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在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方法鉴定核定位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猪hnRNPUL1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MN399154)CDS全长2 580 bp,预期编码的多肽链存在着hnRNPs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域——SAP、SPRY和AAA;猪hnRNPUL1普遍表达于所检测的各组织中,其中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腿肌中表达量最低;核定位序列(NLS)位于多肽链的133~430 aa处,与生物学信息学预测的结果存在着偏差;同时获得了2个变异剪接体和11种可变剪接片段。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猪hnRNPUL1基因功能及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