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50篇 |
免费 | 1520篇 |
国内免费 | 275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10篇 |
农学 | 2053篇 |
基础科学 | 1631篇 |
3058篇 | |
综合类 | 11655篇 |
农作物 | 1783篇 |
水产渔业 | 962篇 |
畜牧兽医 | 4300篇 |
园艺 | 1671篇 |
植物保护 | 12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4篇 |
2023年 | 586篇 |
2022年 | 1335篇 |
2021年 | 1466篇 |
2020年 | 1353篇 |
2019年 | 1166篇 |
2018年 | 850篇 |
2017年 | 1257篇 |
2016年 | 947篇 |
2015年 | 1334篇 |
2014年 | 1388篇 |
2013年 | 1654篇 |
2012年 | 2105篇 |
2011年 | 2116篇 |
2010年 | 2078篇 |
2009年 | 1709篇 |
2008年 | 1708篇 |
2007年 | 1495篇 |
2006年 | 1243篇 |
2005年 | 963篇 |
2004年 | 574篇 |
2003年 | 457篇 |
2002年 | 500篇 |
2001年 | 472篇 |
2000年 | 392篇 |
1999年 | 180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3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8篇 |
1956年 | 11篇 |
1955年 | 5篇 |
1948年 | 2篇 |
1944年 | 5篇 |
1942年 | 2篇 |
194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鉴于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发病机理和治疗方式上的诸多争议,以及使用人类PCOS材料进行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构建PCOS小鼠模型以探究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诱导昆明白雌鼠产生PCOS样临床症状,通过结晶紫染色查看小鼠性周期是否发生停滞;利用HE染色的方式确定卵巢发育状况;利用ELISA技术调查建模过程中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使用结晶紫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染色可准确区分小鼠各个性周期阶段;使用6 mg/100 g DHEA持续诱导20 d后,昆明白小鼠性周期循环发生了一定的停滞,且在建模过程中体重变化与芝麻油溶剂的加入呈显著相关(P<0.05),与DHEA处理无关;DHEA连续处理后可见卵巢中巨大囊状卵泡出现,血清睾酮水平出现显著升高(P<0.05);自PCOS模型构建的第5天起,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维持到建模结束;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在第10、15天... 相似文献
42.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3种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植物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SYBR-GreenI方法,在人工气候室,以美国苜蓿秋眠级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1,秋眠型苜蓿,秋眠1级)、Dupuils(FD5,半秋眠型苜蓿,秋眠5级)和CUF101(FD9,非秋眠型苜蓿,秋眠9级)为材料,设计4个不同的日照长度梯度(7,10,13和16h/d),对其植株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PHYA 、PHYB)mRNA 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3)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 和PHYB 在短日照条件下合成量大,其中以Norseman表现最为明显。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叶片中的GA3/ABA、ZR/ABA和IAA/ABA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大;短日照条件下3种秋眠型苜蓿ABA的合成量均为最大,GA3的含量最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可能PHYA 和PHYB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源激素GA3、ZR、IAA、ABA合成量,进而调控了苜蓿的秋眠。 相似文献
43.
草原虫害防治是农业部较早大规模组织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之一。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草原虫害防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逐步建立了“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技术路线。2002年起,全国畜牧总站在全国牧区组织开展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国的草原害虫防治,为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以该项目的进展为基础,简要总结介绍了草原害虫防治的实施背景、开展情况及建设成果,包括以生态系统平衡原理为指导,对虫害监测预警、生物防控和施药技术等进行集成创新与组装配套,使草原害虫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 相似文献
44.
几种消毒剂杀菌特性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目前常用的含氯、季胺盐消毒剂,针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及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含氯消毒剂(强力消毒灵)对3种细菌的杀菌效果最好;双链季胺盐消毒液(康唯消)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双季胺碘消毒液(百毒杀)对3种细菌的抑菌、杀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5.
甘谷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项目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谷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项目区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特点,运用效益指标体系,对该项目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31.16%,林草覆盖度由14.81%提高到17.06%,年拦水212.73万m^3,拦泥105.04万m^3,保护植被1904.01hm^3,增加灌溉面积448.00hm^2,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7.40%,粮食产量提高了6.73%,人均收入由982.00元提高到1183.36元,年产值达3.6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1.14,利润率为48.49%,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4头52kg左右的健康三元杂交阉公猪(杜×长×大),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不添加磷酸氢钙,日粮1)为对照,试验日粮分别添加磷酸氢钙0.12%(日粮2)、0.24%(日粮3)和0.36%(日粮4),相应的日粮有效磷(AP)水平分别为0.13%、0.15%、0.17%和0.19%。每期试验12d,预饲期5d,正试期3d,每期试验结束后有4d的恢复期。通过氮、磷平衡试验研究猪对磷、氮的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1、日粮2、日粮3和日粮4的磷真消化率分别为53.00%、53.78%、65.19%和68.09%;粪磷的排泄量随食入磷量的减少而降低,氮的排泄量与氮表观消化率受日粮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评价,磷酸氢钙的添加水平为0.12%~0.24%的效果较好,即AP在0.15%~0.17%之间,在不影响猪氮、磷营养需要的条件下,能有效的改善猪排泄物中氮、磷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7.
48.
49.
为探索杜仲叶(Eucommia ulmoides leaves,EUL)对绵羊营养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5~30 kg、70~80日龄的湖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无杜仲叶日粮组,CTL)、低剂量添加组(10%杜仲叶日粮组,EUL1)、高剂量添加组(20%杜仲叶日粮组,EUL2)。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时,通过静脉采血,离心后分别取血浆和血清,血浆用于生化分析,血清用于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饲喂杜仲叶后,EUL1和EUL2组绵羊血浆中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均升高,EUL2组与CTL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EUL1组与CTL组差异不显著(P>0.05);EUL1和EUL2组尿素较CTL组极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EUL1和EUL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进行检测,在正模式下得到593个代谢物,在负模式下得到1 570个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各试验组间的差异代谢物较多,能将其得分图明显区分。进一步对变量重要性因子大于1.0(VIP>1.0)的代谢物进行t检验后发现,各组之间有24种特征代谢物差异显著(P<0.05)。这些差异代谢物涉及体内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的代谢,有的代谢物还与动物的免疫机能相关。杜仲叶饲料对绵羊的营养代谢、生理状态和免疫状况可产生明显的影响,代谢组学可有针对性地分析代谢物发生的步骤及生理作用,为阐明杜仲叶影响营养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