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62篇 |
免费 | 584篇 |
国内免费 | 10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58篇 |
农学 | 453篇 |
基础科学 | 565篇 |
1029篇 | |
综合类 | 5020篇 |
农作物 | 663篇 |
水产渔业 | 498篇 |
畜牧兽医 | 1734篇 |
园艺 | 691篇 |
植物保护 | 5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250篇 |
2022年 | 498篇 |
2021年 | 539篇 |
2020年 | 495篇 |
2019年 | 469篇 |
2018年 | 322篇 |
2017年 | 484篇 |
2016年 | 340篇 |
2015年 | 497篇 |
2014年 | 540篇 |
2013年 | 626篇 |
2012年 | 853篇 |
2011年 | 865篇 |
2010年 | 830篇 |
2009年 | 711篇 |
2008年 | 832篇 |
2007年 | 704篇 |
2006年 | 619篇 |
2005年 | 412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8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赣江上游典型流域水沙过程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对赣江上游典型流域水沙过程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区域土壤侵蚀治理、土地利用和功能调整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桃江流域1980—2015年逐日水沙实测资料,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其它统计方法分析了桃江流域的水沙变化特征,结合水文法、双累积曲线法对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以此来确定桃江流域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1)桃江流域输沙量呈现显著减小趋势,突变时间出现在2005年,径流量同样出现递减趋势,但其递减趋势不甚显著,其递减时间开始于2003年。(2)径流量和输沙量突变开始的时间不同,水沙特性的划分阶段亦不同:径流量可划分为1980—2002年和2003—2015年2个阶段,输沙量可划分为1980—2004年和2005—2015年两个阶段。(3)桃江流域径流量在2003—2015年时段内年均减少量为7.26×10~(10) m~3,输沙量在2005—2015年时段内年均减少量为8.82×10~7 t。(4)人类活动引起的减水量为5.77×10~(10) m~3/a,占总减水量的76.8%;减沙量为8.44×10~7 t/a,占总减沙量的95.7%。[结论]研究区内水沙均呈减少趋势,其中输沙量减少显著。降水与人类活动引起的减水减沙量的比值约为4∶1。 相似文献
992.
简述了广西胶合板产业五十年来的发展状况,指出广西胶合板产业近五年来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设备落后、产品品质不高和企业粗放式生产管理等问题,为此提出采取改造更新设备,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发展胶合板产业集群,增强科研投入等措施大力发展胶合板产业。 相似文献
993.
994.
摸清生态系统敏感性时空演变格局,对其驱动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测是修复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内容。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探究该地区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科学划分生态敏感性治理分区对于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框架,耦合空间距离指数和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构建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使用地理信息演变图谱和地理探测器研究黄土高原2000—2020年5个时间点生态敏感性时空格局和驱动力,最终划分生态敏感性治理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时间上先增加后下降。2)研究期内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转移类型以波动稳定型为主,生态改善区面积占比最大(35.17%),变化0次和1次的面积占比62.06%,生态环境演变稳定向好。3)生态敏感性的各驱动因素中,NDVI和降水量以及两者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黄土高原生态敏感性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4)2030年低度敏感将成为黄土高原的主要敏感类型;沙地和农灌区以及黄土高塬沟壑区的中西部是生态敏感性治理的重点地区。整体来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生态治理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波导多层存储器(WMS)的原理是以波导缺陷形式记录数据,通过缺陷的光散射效应读出数据,并利用波导对光的空间约束作用抑制层间串扰.介绍了3种数据记录方式:激光直写法、光刻法和热压法,并给出了它们的实验结果.激光直写法是将激光聚焦于聚合物表面,通过热效应改变焦点处介质的性质,形成的缺陷就是记录的数据;光刻法是通过光刻步骤在光敏胶层记录数据点;热压法类似于CD-ROM的制作方法,是利用金属模板在聚合物表面或者由聚合层覆盖的基片上压印信息.给出了基于不同记录方式的WMS结构,观察了它们的数据散射效应,并对不同的数据记录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分析永安市大湖镇上甲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运行与管理情况及效益分析,并对沼气集中供气的运行与管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99.
Huan-cheng GUO Zhao-wen REN Mei-ming DING Wan-jun XIAO Peng PENG Biao HE Ye FENG Yan LIU Xing-yu LI Jian-qiu CAI Bi-kai ZHANG Qing-hua LUO Chang-chun TU 《农业科学学报》2019,18(9):2133-2140
Hybrid wild boar husband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However, the current disease situation of these animals is largely unknown due to a lack of disease surveillance.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several important viral diseases in the hybrid wild boar popul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Between Sept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169 blood and 61 tissu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pparently healthy hybrid wild boars from farms in Jilin, Inner Mongolia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s. ELISA detected serum antibodies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 pseudorabies virus(PRV),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 but not agains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 with PCV2 having the highest seropositive rate(87.2–100% in different farms). RT-PCR or PCR performed on the processed samples detected only PCV2, with 33.1%(56/169) of blood samples and 32.8%(20/61) of spleen samples being positive,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widespread PCV2 infection in hybrid wild boars.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15 PCV2 ORF2 sequences showed that they belong to genotypes PCV2a, PCV2b and PCV2d, with nucleotide and deduced amino acid homologies of 88.5–100% and 88.1–10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确定了最佳的奶牛精饲料发酵工艺,以四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对奶牛精饲料进行了发酵,分析了菌种配比、饲料发酵过程中水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好菌种配比为细菌1.5 mg/kg,酵母菌0.5 mg/kg,嗜酸乳杆菌1.5 mg/kg,费氏丙酸菌1.5mg/kg;最佳水添加量为600 mL/kg~650 mL/kg,最佳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时间为10d~12 d.发酵成熟后的奶牛精饲料粗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4.69%提高到17.55%,增加了19.47%;pH由7.0降低到3.8;产酸菌数量由原料的5.1×102 cfu/g提高到4.1×106 cfu/g,饲料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23.25 g/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