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36篇
  免费   1343篇
  国内免费   2051篇
林业   1802篇
农学   1517篇
基础科学   1163篇
  2435篇
综合类   9869篇
农作物   1428篇
水产渔业   1019篇
畜牧兽医   3481篇
园艺   1566篇
植物保护   1150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956篇
  2021年   1098篇
  2020年   954篇
  2019年   940篇
  2018年   677篇
  2017年   1036篇
  2016年   753篇
  2015年   1071篇
  2014年   1131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843篇
  2011年   1920篇
  2010年   1788篇
  2009年   1482篇
  2008年   1661篇
  2007年   1454篇
  2006年   1273篇
  2005年   892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岩      王丽伟  文莲莲  魏珉    史庆华    杨凤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7,44(12):2372-2382
采用LED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Micro-Tom’为试材,设置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3︰1(3R1B)3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及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和3R1B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蓝光下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升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随着果实成熟,红光和3R1B处理下番茄红素含量及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S)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蓝光和对照,尤以3R1B处理最明显;蓝光则显著降低了番茄红素含量,GGPS和PSY1表达受到抑制。综上,蓝光能够促进维生素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则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且通过提高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GPS和PSY1的转录水平和活性,促进番茄红素合成,尤以3R1B处理最佳。说明适宜比例的红蓝组合光有利于番茄果实转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02.
‘首领’是从观赏荷花‘钗头凤’芽变中选出的新品种,重台,小株型。立叶高20~30 cm,叶径13.5~26.5 cm×11~20 cm。花色为复色,花瓣外被18~22枚,内被122~140枚,花冠直径15.0~17.5 cm。着花密度较高,7~13朵·m~(-2)。  相似文献   
90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ronic hypoxia on the aggressiveness of MCF-7, a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 MCF-7 cells were cultured under hypoxia (1% O2, 5% CO2 and 94% N2) or control (95% O2 and 5% CO2) condition. The viability,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and migration abilities of the MCF-7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CCK-8 assay, cell counting, and cell invasion and migration assays.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and the alteration of cellular polarization of the MCF-7 cells were tested by soft agar colony formation assay and Matrigel-3D culture assay,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chronic hypoxia 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MCF-7 cells in vivo were investigated by xenograft in nude mic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MCF-7 cells were observed under an inverted microscope. Hypoxia-induced alterations in the levels of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 and phosphoryl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p-GSK-3β) as well a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molecules, such as E-cadherin, N-cadherin, vimenti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3 and MMP-9,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Chronic hypoxi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viability,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and migration abilities of MCF-7 cells in vitro, enhanced the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facilitated cellular polarization alteration in Matrigel-3D culture, and promoted cancer metastasis in vivo. Hypoxia up-regulated HIF-1, activated GSK-3β, down-regulated E-cadherin and increas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N-cadherin, vimentin, MMP-3 and MMP-9. CONCLUSION: Chronic hypoxia enhances the aggressivenes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probably through EMT.  相似文献   
904.
以白皮松、侧柏、桧柏和沙地柏为试材,采用盆栽称重方法,研究了水汽压亏缺与叶片气孔导度对苗木蒸腾耗水的影响,以期测得苗木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苗木的水分利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苗木日平均水分利用率表现为白皮松(3.01μmol·mmol~(-1))侧柏(2.62μmol·mmol~(-1))沙地柏(2.57μmol·mmol~(-1))桧柏(2.35μmol·mmol~(-1))。3种典型天气中,苗木蒸腾耗水为晴天半晴天阴天。苗木昼夜蒸腾耗水排序为白皮松(0.030g·cm-2·d~(-1))沙地柏(0.026g·cm-2·d~(-1))侧柏(0.018g·cm-2·d~(-1))桧柏(0.008g·cm-2·d~(-1))。苗木的蒸腾耗水与水汽压亏缺、叶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受其影响最大的是白皮松。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园林绿化树种耗水状况、提高园林绿地水分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5.
以4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设置改良霍格兰营养液0.5、1.0、1.5倍3个浓度,探讨了不同养分供应量对"玫瑰香"葡萄树体营养生长、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浓度处理下的新梢长度、粗度和主干基部直径均表现为1.5倍1.0倍0.5倍,0.5倍浓度和1.0倍浓度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高于1.5倍浓度,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均表现为1.0倍浓度处理最大,而可滴定酸含量为1.5倍0.5倍1.0倍。从整体情况来看,适当提高营养液浓度(1.0倍),有利于增加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的提前着色;营养液浓度过高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反而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不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风味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06.
近年来,四川省草莓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主产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年突显出许多阻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该研究运用SWOT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并针对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07.
以辣椒品种"天椒11号"为试材,采用2.5%咯·恶霉灵、10%苯醚·嘧菌酯、10%甲霜·锰锌和17%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辣椒种子,以未包衣种子为对照,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衣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筛选出适于新疆辣椒生产的种衣剂,为辣椒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种衣剂处理均能提高辣椒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幼苗株高、根长、茎粗、叶龄、鲜干质量,抑制辣椒立枯病病菌效果较好,5种浓度下抑菌率在44.67%~91.33%,田间立枯病防效为61.97%~86.21%。综合各指标,10%苯醚·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08.
以广泛种植的2个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和"水果黄瓜"为试材,叶面喷施0.30%、0.60%、0.90%硝酸铵,研究了不同浓度硝酸铵对幼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有效且合理地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喷施硝酸铵可提高2种黄瓜幼苗的鲜质量,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不大,促进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的增加;随着喷施硝酸铵浓度的增大,可提高2种黄瓜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明显;随着喷施硝酸铵浓度的增大,2种黄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后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则呈现出先降后升,但较对照差异均不显著;"长春密刺"和"水果黄瓜"的叶面喷施硝酸铵最适浓度分别是0.30%和0.60%。  相似文献   
909.
以"苏州青"和"矮脚黄"2个小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室内模拟砂培培养法,研究了供钾水平(0.0、2.5、5.0、7.5、10.0mmol·L~(-1))对其根、叶柄和叶片同化物及钾素分配的影响,以期为采用钾高效利用技术提高小白菜产投比的钾营养诊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供钾水平对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随其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大。其中,"苏州青"的同化物分配对供钾水平的响应较"矮脚黄"相对敏感,其可食部分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产量)最大时的供钾水平相对低于"矮脚黄",而植株不同部位钾含量最高时的供钾水平却相对高于"矮脚黄"。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钾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叶柄、叶片和根系,且不同部位钾含量最高时所需要的外源供钾水平及钾在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百分比均表现为叶片叶柄根系,说明小白菜植株不同部位对供钾水平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供钾水平可能通过协调同化物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并维持分配比例的稳定性,达到促进小白菜生长的效果。与正常供钾水平比,供试的2个品种小白菜对过量钾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别通过明显降低"苏州青"的根系钾含量及矮脚黄的根系同化物的分配,而减少了钾在其各自根系中的分配。缺钾通过降低同化物,特别是钾在小白菜叶柄中的分配而明显增加了其向叶片和根系的分配,进而提高了小白菜的根冠比。随着供钾水平的升高,只有叶柄的同化物和钾分配的百分比均有所升高,且以钾分配百分比的升高幅度远大于同化物。综上所述,叶柄钾含量和叶柄钾分配百分比对小白菜钾营养状况存在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10.
百合花色及相关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色是百合属植物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目前世界上对百合种质创新研究大力开发,但在花色创新方面进入瓶颈期。我国百合种质资源丰富,但种质创新发展相对缓慢。花色创新更是在起步阶段。该研究总结了百合花色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百合花色育种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百合的花色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