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0篇
  免费   748篇
  国内免费   869篇
林业   861篇
农学   633篇
基础科学   413篇
  896篇
综合类   5756篇
农作物   792篇
水产渔业   351篇
畜牧兽医   1952篇
园艺   913篇
植物保护   37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1017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自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54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为材料,根据采集地信息及其在20对SSR引物上的分子标记数据和15个表型性状资料,开展核心种质构建研究。不同取样量(5%、10%、20%、30%、40%、50%、60%、70%、80%和90%)分析表明,10%的取样比例可获得70%以上的变异保留比例,是较好的核心种质取样规模;对5种采集地分组取样策略(等量法、简单比例法、平方根比例法、对数比例法和多样性比例法)和2种无分组取样策略(最大变异保留法和随机抽样法)比较表明,简单比例法获得的核心种质代表性最好,为最优取样策略。最后,在简单比例法取样筛选出的54份核心样品中,又通过定向选择补充了6份具有优异表型性状的材料,构建了含60份无性系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分子和表型检验都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光谱红边参数监测黄萎病棉叶叶绿素和氮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 分析感染病害棉叶叶绿素(Chl)含量和氮素含量(LNC)与光谱红边参数间的关系, 建立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的光谱红边参数诊断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病情加重, 棉叶Chl a、Chl b、Chl a+b和LNC逐渐减小, 其中Chl a下降最快, Chl b下降最慢;(2)黄萎病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400~700 nm), 近红外光区(700~1300 nm)和短波红外光区(1300~2500 nm)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在520~680 nm间达极显著(P<0.01);光谱吸收率在可见光区和短波红外光区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达极显著(P<0.01), 在近红外光区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3)病害棉叶红边位置(REP)、红边振动幅(Dr)、红谷位置(Lo)、红边深度(Depth672)和红边面积(Area672)的值均减小, 红边宽度(Lwidth)的值增加, 且Area672减小的幅度最大, Dr减小的幅度最小, Lwidth增加的幅度较大;(4)病害棉叶Chl a含量、Chl b含量、Chl a+b含量和LNC均与红边参数REP、Lo、Depth672和Area672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Lwidth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Dr未达显著相关;(5)利用红边参数建立的棉叶Chl含量和LNC的诊断模型均达极显著(P<0.01), 其中以Area672为自变量建立的病害棉叶Chl a、Chl a+b和LNC的诊断模型和Lo为自变量建立的Chl b诊断模型的精度最高, 能很好的诊断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尾巨桉无性系10种不同造林措施组合林分43个月生林分生长量及经济效益分析发现,组合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4个性状均有显著差异,单株生长量最好的造林组合是Ⅲ-1(造林密度1 300株/hm2、施肥量3 650 g/株),其次是Ⅳ-1(造林密度1 43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Ⅴ-1(造林密度1 36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而林分蓄积量最大的组合是Ⅳ-2(造林密度2 00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其次是组合Ⅴ-2(造林密度2 330株/hm2、施肥量4 700 g/株)。经济效益上看,10种措施组合中最好的3个组合分别是Ⅲ-1、Ⅰ(造林密度1 200株/hm2、施肥量1 750 g/株)、Ⅵ-1(造林密度1 630株/hm2、施肥量3 650 g/株),林分43个月时的纯利润分别达7 300、4 600、3 700元/hm2。而造林措施组合Ⅴ-2、Ⅴ-1、Ⅳ-2则是亏本的组合,尤其是组合Ⅴ-2亏本最大,亏损达9 800元/hm2。  相似文献   
994.
玉米覆膜直播省工,增加土壤温度,保蓄水分,增加玉米抗旱能力。通过不同播期试验得出,在福泉市4月4日播种获得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5.
腐殖质呼吸是一种新型微生物能量代谢方式,菌种资源研究成为腐殖质呼吸的研究重点。利用厌氧富集分离方法,从木薯堆肥土壤中获得1株具有腐殖质还原特性的兼性厌氧菌株,编号为HN02。 HN02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为短杆状,菌落呈黄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最适生长盐度为1%,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7.5~8.5;可利用麦芽糖作为碳源,明胶液化和硝酸盐还原为阴性;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N02与天花板节杆菌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4%;HN02能在以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以AQDS为唯一电子受体的厌氧环境下将AQDS还原为AH2 QDS,还原率达40%。菌株HN02是1株具有腐殖质还原特性的天花板节杆菌,首次报道该菌属菌株具有腐殖质还原特性,为完善腐殖质还原特性的微生物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查阅国清寺相关资料,并考察主要佛寺遗存,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佛寺的发展历程、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及植物空间营造,归纳总结国清寺园林植物空间的理法。结果表明:性具实相、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净土思想等5大天台宗美学思想在国清寺植物造景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包含寺内的各类生物和谐相处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寺庙选址与布局等所体现的植物造景因素、鱼乐园植物配置所体现的植物配置方式的多样化、隋塔周边植物造景所体现的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以突出主体的思想、听雨轩长廊南面树林植物配置所体现的植物造景者对植物各部分的综合利用思想等,赋予了国清寺寺庙园林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借鉴。  相似文献   
997.
研究顶果木苗木在锰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特性及锰毒害后的恢复方法。结果表明,锰胁迫对苗木地径生长影响不大;苗高生长量随锰胁迫加剧,从9.3 cm递减到7.4 cm。随着锰毒害程度增加,顶果木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也增加,锰0.6%处理时分别为18.23%、22.30μmol.g-1;SOD酶活性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为锰0.4%处理的252.24 U.g-1.h-1,锰0.2%以下处理的SOD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232.49 U.g-1.h-1);叶绿素含量随着锰浓度的提高而递减,并伴随黄化、落叶现象。锰0.4%以下的胁迫处理可以通过浇施磷肥得以缓解锰毒,促进苗木生长;但锰增加到0.6%时,浇施石灰的解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8.
从医院未来发展来说,医院的外环境品质将是病人选择前来就诊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美的医院环境可以间接或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良好的医院环境作为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尤其体现在康复医院中.规划建设康复绿地提倡园艺疗法如:“森林浴”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事物,分析华西永宁院区康复绿地规划建设实践与总结可为医院康复绿地规划建设者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益阳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的调查分析,指出其园林设计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为自然园林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解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从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等方面概述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并提出了促进湖南林业发展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