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0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895篇
林业   869篇
农学   640篇
基础科学   418篇
  940篇
综合类   5731篇
农作物   801篇
水产渔业   375篇
畜牧兽医   1970篇
园艺   919篇
植物保护   40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987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768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苹果汁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汁是我国苹果产业的主要加工产品,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准确快速评价苹果汁品质对苹果汁的加工、储藏、流通和贸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不同的苹果汁产品的感官评价语言与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加工品质指标、感官品质指标和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的仪器测定方法与最新研究进展,品质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不同苹果汁产品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2.
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紫秆海芋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紫秆海芋外植体诱导成活最好的部位是芽,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配方是:MS+BA 1.5 mg/L+NAA 1.5 mg/L+碳粉3 g/L,诱导成活率高达100%,并且无污染;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最佳配方是:MS+TDZ 2.0 mg/L+NAA 1.0 mg/L,诱导成苗率为100%;继代增殖的最佳配方是:MS+BA 1.5 mg/L+KT 1.0 mg/L+NAA 0.5 mg/L+琼脂5.8 g/L,增殖率410%,并且植株长势良好;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是:MS+BA 0.2 mg/L+NAA 1.0 mg/L+IBA 1.0 mg/L,并且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粗3个数值较理想。  相似文献   
923.
本研究根据HbADF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的编码区,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bADF。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经1 mmol/L IPTG诱导,获得相对分子量为20 ku的融合蛋白。表达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可溶蛋白并获得HbADF融合蛋白,用抗HIS标签的单抗对纯化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鉴定。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bADF蛋白特性及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4.
橡胶树种苗培育过程中需要避免强光照射,但光照强度对橡胶树幼苗叶片生理活性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以橡胶树品系GT1的实生苗为材料,对植株进行不同光照强度处理,测定其淡绿期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和活性氧代谢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橡胶树淡绿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Fv/Fm)呈现上升规律,同时过氧化物的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抗氧化酶对活性氧清除的作用,1 000μmol/m2·s的高光照强度并没有对橡胶树叶片造成伤害。说明200~400μmol/(m2·s)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合橡胶树苗淡绿期叶片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925.
简要分析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重点,提出粤西地区甘蔗、香蕉产业发展重点及对策,以促进粤西地区甘蔗和香蕉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26.
采用SPME-GC/MS方法分析槟榔花雄花和花梗中的香气成分。雄花中鉴定出47种香气成分,主要为乙酸异戊酯、苯乙烯、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丙酸异戊酯、3,7-二甲基-2,6-辛二烯-2-甲基丁酸酯、乙酸己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6.24%、8.44%、7.41%、5.62%、4.11%和3.93%;花梗中则鉴定出24种香气成分,主要为(Z)-3-己烯醇乙酸酯、(E)-3-己烯醇乙酸酯、乙酸己酯和乙酸异戊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7.71%、26.51%、20.96%和11.97%。在槟榔花雄花和花梗中仅有6种共有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49.24%和60.35%。槟榔花雄花和花梗的香气均以酯类成分为主,但在其组成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27.
左雪冬  胡玉林  邓峰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0):2008-2012
以毛叶枣品种‘蜜丝枣’为试材,分析无色透明薄膜袋、白色无纺布袋、白色单层纸袋、外黄内黑双层纸袋4种果袋对‘蜜丝枣’果实品质及抗氧化酶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善‘蜜丝枣’果实的外观色泽,提高果实抗氧化酶POD、CAT活性;套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丝枣’果实的内在品质,降低了果实风味。套袋后,在4种果袋中,只有无色透明薄膜袋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比对照提高22.1%),而套其他3种果袋却会不同程度抑制果实生长,导致单果重不同程度下降;套无色透明薄膜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程度最小,仅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而对可溶性总糖无显著影响,对维生素C含量略有提高。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的影响,推荐‘蜜丝枣’果实套袋材料为无色透明薄膜袋。  相似文献   
928.
对加快推进江苏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杰等 《中国稻米》2014,(1):32-35
水稻是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是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水稻机插秧,彻底改变传统稻作生产曲背弯腰的痛苦劳作方式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现阶段提高江苏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江苏省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水稻种植的主导性技术。本文概述了江苏省水稻机插秧的发展情况,总结分析了现阶段水稻机插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江苏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29.
红壤是我国重要的土壤类型之一,其耕地地力低下问题亟待解决。探究不同改良措施影响下红壤地力提升效果,对实现中低产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休闲(F)、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无机肥配秸秆还田(NPKS)、无机肥配施生石灰(NPKL)、无机肥配施骨粉有机肥(NPKA)和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NPKC)等改良措施下不同土层和改良年限土壤中pH及养分含量的变化,并利用微孔板荧光法比较了土壤中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措施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与CK相比,2020年NPKC处理0~20 cm土层中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有效磷(AP)含量分别提高了73%、29%、61%和1 847%,同时该处理也显著增加了参与碳循环α-1,4-葡糖苷酶(αG)、β-1,4-葡糖苷酶(βG)、β-1,4-木糖苷酶(βX)、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参与氮循环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酐酶(NAG)活性。相关分析表明,SOM与αG、βG、βX、CBH和NAG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 < 0.01),pH与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 < 0.01)。改良措施对0~20 cm土层酶活性的影响大于20~40 cm。2019年,NPKA处理0~20 cm土层中CBH酶活性较CK提高了352%,而在20~40 cm土层中CBH酶活性仅较CK提高了2%。此外,不同改良措施土壤中ACP酶活性也呈现出随改良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综上可知,无机肥配施有机物料显著提升红壤养分状况,改善土壤酶活性,可作为贫瘠红壤地力提升的有效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30.
竹炭基生物炭对茶叶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竹炭对茶叶品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的影响,本研究以多年种植的茶园土为对象,茶叶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CK1);有机肥7 500 kg·hm-2对照处理(CK2);有机肥7 500 kg·hm-2+竹炭1 125 kg·hm-2处理(T1);有机肥7 500 kg·hm-2+竹炭2 250 kg·hm-2处理(T2);有机肥7 500 kg·hm-2+竹炭3 375 kg·hm-2处理(T3),探究茶园多年种植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胞外酶对施入竹炭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竹炭的施入对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T)、细菌生物量(B)、真菌生物量(F)、茶叶产量(Y)、Mg含量、过氧化氢酶(PER)活性、酸性磷酸酶(ACP) 活性、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和蔗糖酶(SU)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各处理表现为T2>T1>T3> CK2>CK1;对放线菌生物量(A)、真菌/细菌(F/B)比值、百芽重(BW)、发芽密度(BD)、水浸出物(WE)、咖啡碱(Caf)、茶多酚(Po)、氨基酸(Am)、儿茶素(Cat)和Vc含量也具有促进作用,各处理表现为T2>T3>T1>CK2>CK1。竹炭施入通过改变F/B比值和酚氨比,从而改善了病土食物网结构、土壤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结构以及茶叶的品质。在外界种植环境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竹炭添加量的增加,T、B、F、A、F/B、BG活性、PER活性、ACP活性、SU活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酚氨比、G-/G+呈现下降趋势,压力指数先减少而后升高。竹炭添加量为2 250 kg·hm-2(T2)时更为有效。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茶叶品质、茶园土壤质量演变特征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