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8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353篇
林业   1286篇
农学   1637篇
基础科学   984篇
  1757篇
综合类   4383篇
农作物   860篇
水产渔业   546篇
畜牧兽医   1636篇
园艺   570篇
植物保护   76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974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731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休眠期气候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11年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期生产力观测数据及相应气候资料,分析了近20a来宁夏云雾山地区休眠期(11月-翌年3月)温度及降水变化趋势,利用简单线性回归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探究了休眠期月和日不同尺度温度和降水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特征,以揭示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生产力对休眠期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近20a来研究区休眠期平均气温以0.09℃·a-1的速率极显著升高(P<0.01),其中1月和3月升温最为显著(P<0.01);(2)休眠期降水量较少,且年际间变异较大,各月降水变化趋势亦不显著;(3)休眠期内不同阶段温度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具有不同影响,但整体呈现抑制效应,降水变化对生产力影响不显著;(4)休眠期温度升高抑制草地生产力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温度升高引起的地表积雪减少、冻融交替频繁及土壤微环境变化有关。休眠期降雨较少,降雨与草地生产力并不存在显著作用关系。降雪作为降水的固态形式,其对生产力的影响特点及作用机制尚待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9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莉莉  胡亮  杜波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593-2597
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褐飞虱是对水稻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它栖息于稻丛基部,吸食韧皮部汁液。褐飞虱具有不同的生物型。在抗性品种的选择压力下,将产生一种新的生物型褐飞虱群体克服该抗性品种。因此,寻找新的抗性基因是培育新的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关键。合适的水稻抗褐飞虱的鉴定方法是克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基础。常用的方法有苗期集团鉴定、蜜露量测定、电子取食监测系统等。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定位了21个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并且Bph14基因已经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克隆。该结果为克隆其他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以及研究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以3种食用百合试管苗为试材,采用限制生长保存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生长抑制剂对食用百合试管苗保存效果的影响,并对保存后的试管苗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以期建立食用百合种质资源离体保存体系。结果表明:龙芽百合试管苗用10mg·L~(-1)防落素(PCPA)处理保存300d后,试管苗生长缓慢,存活率达96.00%;川百合试管苗用2.0mg·L~(-1)青鲜素(MH)处理保存150d后,试管苗的抑制生长效果明显,结鳞率和存活率高达100.00%;兰州百合试管苗用10mg·L~(-1)多效唑(PP333)处理保存300d后,试管苗抑制作用明显,结鳞率达100.00%,存活率达94.40%。比较限制生长保存后与未保存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图谱,各处理和对照图谱带相似,初步证明了以上保存方法的可行性,较好的保持了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4.
奶牛乳酸中毒是和瘤胃内增加大量乳酸相关联的,而乳酸来自于含有瘤胃高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日粮,或合有较低的有效纤维的牧草,或两者都有之。其症状包括两个分别不同的解剖区域,就是胃肠道和体液,同时又是和乳酸的产生、利用和吸收的效率和程度相关。临床表现的范围包括失去食欲到动物死亡。当瘤胃中的乳酸利用菌不断减少而乳酸产生菌不断增多时,乳酸就在瘤胃中聚集。酸中毒对动物身体生理学的系统影响有几方面,其中包括蹄叶炎,这是一种真皮弥漫性无菌性炎症。尽管营养是其发病基础,但病因学分析其起因包含大量的相互作用的因子,如代谢和消化紊乱,产后应激以及局部创伤等,这些因子又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导致脚部的退化变质。蹄叶炎的严重程度和酸中毒损害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相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持续的脚部供血不足,导致趾间的局部缺血。由于高产奶量的牛群需要更多的能量从而频繁面对亚临床酸中毒和蹄叶炎的威胁,而良好的管理对预防蹄叶炎是相当重要的,好的饲喂和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5.
就有机锌对奶牛的营养作用效果、影响有机锌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综述。认为添加有机锌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免疫机能、繁殖性能,改善体健康。同时影响有机锌作用效果的因素有:有机锌的产品质量、添加量和添加时期、饲料营养水平、参照物类型和评价指标等。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黄芩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对20个不同产地不同年份的黄芩种子的品质进行净度、千粒重、形态大小、含水量、饱满度、生活力和发芽率7项指标检测,并将各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以此作为分级参考依据,建立了黄芩种子Ⅰ、Ⅱ、Ⅲ级各级指标范围。其中,发芽率和种子活力作为主要分级依据,净度、千粒重、形态大小、含水量、饱满度作为次要分级依据。制定了的黄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为Ⅰ、Ⅱ和Ⅲ级,其质量分级标准符合实际情况,为黄芩种子的质量评价和人工栽培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应用化学分析和田间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麻黄氮磷钾营养生物学特征及氮磷钾对麻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在麻黄全生育期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与麻黄生物量增加而造成养分吸收较多有关。也发现麻黄早期生长对磷素和钾素需求较高。麻黄单株产量可分为: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时期、第二次快速增加和单株产量下降4个阶段。回归方程为:Y=11672.96 21.0064N 7.7418P 11.9732K 0.0164NP 0.0066PK-0.0006NK-0.0349N2-0.0317P2-0.0303K2,氮磷钾的增产顺序为N>P>K。氮磷增产等效点方程为N=153.8817 0.9258P,产量互补效应为2.7134,增产效应转化阈值为153.8817kg/hm2;氮钾增产等效点方程为N=130.5376 0.8671K,产量互补效应为1.7545,增产效应转化阈值为130.5376kg/hm2;磷钾增产等效点方程为K=62.9673 1.0417P,产量互补效应为1.5466,增产效应转化阈值为62.9673kg/hm2。氮磷钾与麻黄含碱量和生长性状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花椒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剂,梯田埂坎栽植,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防止滑塌侵蚀。在栽植上,应根据不同梯田埂型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根据不同树型和树龄,采用疏枝开心、短截等修剪方法;由于抗寒力差,应注意防止冻害。  相似文献   
999.
米国华  梁振兴 《作物学报》1995,21(2):210-214
本文系统研究了冬小麦穗-茎维管系统的联络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分析了其在小麦幼穗发育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小麦穗部维管束主要在旗叶节与茎内维管系统联络,其次是倒二节。其联系是逐步完善的。在幼穗的护颖分化-小花分花以前,穗、茎之间缺少维管联络;到雌雄蕊分化期,穗、茎维管系统依靠原形成层束达到初步联络;药隔形成期时,这种联络已比较完善,达到筛管联结;直到四分体形成期时,穗-茎维管系统的联络才发育完善,同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当前桥梁设计施工及养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桥面铺装常见病害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在针对不同病害的预防措施和病害形成后的处治方法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