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7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1810篇
林业   1747篇
农学   2277篇
基础科学   1373篇
  2697篇
综合类   4101篇
农作物   824篇
水产渔业   557篇
畜牧兽医   2210篇
园艺   429篇
植物保护   109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705篇
  2014年   657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876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816篇
  2007年   899篇
  2006年   776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415篇
  1998年   360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毛白杨起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其同源染色体联会较差,在终变期、中期Ⅰ可见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价体,在后期Ⅰ、末期Ⅰ亦可经常见到落后染色体的存在,证明部分同源染色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毛白杨属杂种起源.进一步依据毛白杨、新疆杨和它们的杂种毛新杨染色体的联会情况及花粉育性等推断,银白杨或新疆杨有可能作为起源亲本之一参与了毛白杨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2.
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检测与抗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检测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群组成与对传统杀菌剂单剂的抗性严重度。以江苏溧阳、通州和盐城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为试材,鉴定其优势种群,检测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株中全部检测到亚细亚镰孢,是绝对优势种群;禾谷镰孢占比最高是溧阳地区的14%,最低是通州地区的8%,平均占比为11.33%,显著低于亚细亚镰孢占比;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介于26.3%~54.5%;未检测到戊唑醇和咪鲜胺具有抗性的赤霉菌株。综上,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群是亚细亚镰孢,其对多菌灵单剂已产生严重抗性,未发现对戊唑醇和咪鲜胺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13.
对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对黄瓜胚根萌发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番茄(179,F-F.1.5-031017,番茄,福州福清)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的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低,平均重量为85.00mg/10粒,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高,平均为183.33mg/10粒。不同寄主发酵滤液对黄瓜胚根重量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甜瓜(128,F-T.1.7-030514-03,甜瓜,福州永泰)、番茄(179,F-F.1.5-031017,福州福清)和班兜(107,F-B.1.1-030221,福州建新),第二类为西瓜(134,F-X.1.7-030320-03,西瓜,福州永泰)和网纹甜瓜(144,F-T2.1.1-030616-01,网纹甜瓜,福州义序),第三类为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  相似文献   
114.
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新鲜和淋雨苜蓿青贮2个因素,添加剂分别为对照、甲酸、绿汁发酵液、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绿汁发酵液+玉米粉、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7个水平,共14个处理。青贮90 d后,测定各处理的pH、氨态氮、有机酸、营养成分和硝基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淋雨和添加剂均极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pH、氨态氮、乳酸和乙酸含量(P<0.01)。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P<0.05)。淋雨和添加剂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缓冲能值(P<0.05),添加剂对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淋雨、添加剂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P<0.01)。添加剂可改善淋雨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其中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合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5.
谈茶叶香气制备与保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历来在茶叶生产及科研工作中被人们所重视,但对香气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工作 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微量分析技术日臻完善以及茶叶香气物质提取分离技术得到发展以后才开始的,茶叶香气提取分离是茶叶香气分析检测的基础,对分析检测结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含量低、不稳定、易发挥、而且在制备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不得不采用一些特殊的制备技术,李名君和王华夫曾分别对茶叶香气的几种制备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法、顶空分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了论述,这些方法对促进我国茶叶香气的研究起了积极作用,笔者近年来对茶叶香气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就其中茶叶香气制备及保存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入手,介绍了其基本内涵和研究进展,阐述了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即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研究,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7.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 ,规模的不断扩大 ,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间、区域间引种的频繁等致使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加。加之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污染 ,导致一些危害严重的水生动物疫病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和扩散 ,给国家和养殖业者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养殖水产品的质量是当今国际贸易关注的焦点 ,也是我国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关键。1997年 ,我国出口欧盟的水产品中屡次被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病菌 ,并且欧盟停止了双壳贝类和鲜活水产品对其的出口 ,也对其他水产品加工品也实行严格检疫。目前…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制定最新动向,文章介绍了2015—2019年CAC的农药评估优先列表,就未来5年内CAC将评估的新化合物、新用途及再评估的化合物进行了总结评述,并对这些化合物在我国的登记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供有意向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提交数据的政府或相关企业、以及国内关注国际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进展的相关科研机构参考。同时,文章对我国应如何参与国际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工作提出了建议,认为我国可通过提交扩大农药使用范围数据,加强我国农药在小作物上的登记,从而促进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9.
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发展决策理论运用到林业产业结构的研究中,进行了实践性的尝试.并通过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林业产业中第一、第二产业及第二产业中木材加工及木竹棕苇制品业目标下各项的发展系数,确定各项贡献的大小并进行排序,明确了林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建设发展方向,为林业产业的结构优化提供了规划建议和定...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叶面喷施10 mmol/L甜菜碱预处理24 h后,以100 mmol/L甘露醇灌根模拟渗透胁迫,测定巴西蕉幼苗胁迫处理不同时间后其叶片和根中的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分析外源甜菜碱对渗透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生长和生理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可显著降低渗透胁迫下巴西蕉幼苗叶片和根中MDA积累量,提高巴西蕉幼苗叶片和根中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积累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显著上升并减缓渗透胁迫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显著提高渗透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减缓Fv/FmYII、ETR、YNPQYNO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因此,外源甜菜碱能有效缓解巴西蕉的渗透胁迫,提高巴西蕉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