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66篇
  免费   1892篇
  国内免费   4364篇
林业   5049篇
农学   6229篇
基础科学   3266篇
  6808篇
综合类   11906篇
农作物   2607篇
水产渔业   1673篇
畜牧兽医   5297篇
园艺   1444篇
植物保护   2943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1136篇
  2021年   1622篇
  2020年   1433篇
  2019年   1472篇
  2018年   999篇
  2017年   1315篇
  2016年   1269篇
  2015年   1737篇
  2014年   1586篇
  2013年   2089篇
  2012年   2332篇
  2011年   2548篇
  2010年   2382篇
  2009年   2376篇
  2008年   2222篇
  2007年   2311篇
  2006年   2090篇
  2005年   2121篇
  2004年   986篇
  2003年   852篇
  2002年   722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918篇
  1999年   1291篇
  1998年   1087篇
  1997年   930篇
  1996年   898篇
  1995年   793篇
  1994年   739篇
  1993年   725篇
  1992年   586篇
  1991年   524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356篇
  1988年   278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为了建立蒙古甘草和新疆红杆甘草植株再生体系,本研究采用胚轴、叶片、子叶和茎段做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二者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最适外植体及最佳培养基。实验结果显示:MS+2.0 mg/L NAA+2.0 mg/L 6-BA为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其中,胚轴与子叶是最佳诱导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均高于90%。本研究建立的快繁体系可为甘草优良品种繁育及甘草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2.
生长素类物质毒莠定(picloram,PIC)对宿根花卉东方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ssp.orientalis)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同浓度PIC处理对百子莲愈伤组织(Callus)的成胚能力具有不同效应。本研究以在含1.0、1.5和2.0 mg/L PIC的MS培养基上继代的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EC)为材料,以愈伤组织为对照,通过检测活性氧(reastive oxygen species,ROS)关键组分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明确不同浓度PIC处理下细胞内氧化还原动态变化对成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5 mg/L PIC处理的EC细胞状态较佳且成胚能力最强,1.0和2.0 mg/L PIC处理的EC具有成胚能力,但成胚率较低。EC中O2·-含量较高,均高于愈伤组织;1.5 mg/L PIC处理的EC中H2O2含量最高(为148.53μmol/g)是愈伤组织的38.50倍;愈伤组织中OH·含量极显著高于EC,为1.5 mg/...  相似文献   
133.
水稻的柱头外露率影响异交结实率,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则直接影响制种产量。本研究利用高柱头外露率的两系籼稻不育系1892S和低柱头外露率的籼稻品种‘扬稻6号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考查了F6和F7世代的柱头单外露率(SSE)、柱头双外露率(DSE)、柱头总外露率(TSE);采用基因分型测序技术(GBS)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了16个柱头外露率相关的QTLs,包括7个控制柱头单外露率的QTLs、4个控制柱头双外露率的QTLs、5个控制柱头总外露率的QTLs。这些QTLs分别位于第1、2、4、5、7和8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70%~18.00%。其中位于第1和4染色体上的QTLs在两年的试验中均被重复的检测到。这些检测到的QTLs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提供了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34.
本文调查了内蒙古托克托县白枸杞瘤螨为害引起的虫瘿在枸杞植株不同方向枝条,不同相对位置枝条,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叶片上的分布,及螨虫对枸杞叶片和果实造成的为害。结果表明,白枸杞瘤螨有较重为害西北方向枝条的倾向。枸杞生长中后期,虫瘿的分布多集中在植株的上、中部和枝条端部的嫩叶上。白枸杞瘤螨为害形成的虫瘿直径在1~7.5mm之间,不同大小虫瘿出现的频率呈正态分布,直径2~4mm的虫瘿占绝大多数。虫瘿直径与其内活螨数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虫瘿直径小于4mm时,直径与其内活螨数量呈正相关趋势;直径大于4mm时,呈负相关。受害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果实的纵径、横径、重量均显著减小,受害叶的叶长、叶宽约为正常叶的3/4,叶面积约为正常叶面积的1/2,干果重量减少11.5%。  相似文献   
135.
毛健夜蛾昼夜节律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毛健夜蛾昼夜行为节律,在光周期L//D=12 h//12 h、恒温28℃下,较系统地观察了其化蛹、羽化、交配、产卵及卵孵化行为.结果表明:(1)化蛹主要发生在光期,但无明显的化蛹高峰期;(2)羽化也主要发生在光期,主高峰期在10:00-11:00;(3)交配主要发生在暗期,两个明显的主要交配高峰期分别为19:00-20:00和0:00-1:00;(4)产卵也主要发生在暗期,在熄灯后的4h内和光开启前的4h内产卵数最多;(5)卵孵化主要发生在0:00-12:00,孵化的高峰期为8:00-10:00.这些结果表明,毛健夜蛾的化蛹、羽化、交配、产卵和孵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相似文献   
136.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明确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过程及机理,对防治稻瘟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稻瘟病菌常用致病菌株GUY11和ZB25,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过量表达菌株,并通过荧光显微观察菌株侵染寄主水稻过程中侵染结构的形成与发育,包括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染钉形成、侵染菌丝增殖、坏死斑形成及产孢。另外,通过比较过量表达菌株对稻瘟病高抗水稻和易感水稻的侵染过程,发现侵染过程的差异主要集中于侵染钉的穿透和侵染菌丝的定殖。本研究为分析稻瘟病菌对寄主水稻的定殖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7.
吡虫啉对豌豆蚜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的亚致死剂量(LC20、LC30、LC40)对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虫啉亚致死剂量的增加,豌豆蚜F0代成蚜的寿命显著缩短,产蚜量显著降低。亚致死剂量也使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降低,而发育历期、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38.
利用PCR特异性引物检测了一株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高拮抗活性的Burkholderia cepacia菌株HD-86的毒性,结果未检测到该菌株中与人体致病相关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致病因子(BCESM)毒力基因,从而验证了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性.菌株HD-86发酵上清液对相似穿孔线虫拮抗活性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80℃高温处理60 min后其拮抗活性仍然极高,在pH为8~10的范围内随着碱性增强其拮抗性效果越好,紫外线处理对其拮抗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9.
七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通过分生孢子萌发试验、菌丝抑制试验、接种离体枝条试验及田间病斑涂抹药剂防治试验,研究了7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倍稀释液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85%以上,20倍稀释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80%以上。显微观察发现,Hhs.015 (BAR1-5)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可导致病菌芽管、菌丝畸形。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对离体枝条病斑扩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AR1-14、Hhs.015 (BAR1-5)和TGYXCSA-7处理5天后防治效果分别达83.2%、69.7%和85.6%。田间刮除病斑后涂抹放线菌发酵原液也可明显抑制病斑复发,防效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0.
 从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及浙江5省7市采集的14科33种观赏植物上分离到199株软腐欧文氏杆菌菌株,44项理化性状鉴定结果:126株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 carotovora简称Ecc)、7株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简称Ech)、66株介于Ecc和Ech之间的中间型(I、Ⅱ、Ⅲ、Ⅳ、V)。Ecc和中间型菌株是我国观赏植物的主要病原细菌。在本文中首次报道了竹芋科(竹芋)、苋科(千日红)两科及一些植物种:芦荟、白穗花、玉簪、黄精、富贵竹、兜兰、砂仁及饿术草是软腐欧文氏杆菌的新的寄主植物。血清学研究表明,Eca、Ecc及Ech这三个种之间不发生交叉反应,但同一个种内是可以起反应的。另外,Ecc与中间型相互之间有沉淀反应,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