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285篇 |
免费 | 1906篇 |
国内免费 | 44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078篇 |
农学 | 6261篇 |
基础科学 | 3274篇 |
6851篇 | |
综合类 | 12032篇 |
农作物 | 2639篇 |
水产渔业 | 1686篇 |
畜牧兽医 | 5347篇 |
园艺 | 1474篇 |
植物保护 | 29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411篇 |
2022年 | 1149篇 |
2021年 | 1636篇 |
2020年 | 1441篇 |
2019年 | 1482篇 |
2018年 | 1011篇 |
2017年 | 1330篇 |
2016年 | 1278篇 |
2015年 | 1745篇 |
2014年 | 1596篇 |
2013年 | 2101篇 |
2012年 | 2373篇 |
2011年 | 2573篇 |
2010年 | 2396篇 |
2009年 | 2393篇 |
2008年 | 2240篇 |
2007年 | 2333篇 |
2006年 | 2095篇 |
2005年 | 2139篇 |
2004年 | 993篇 |
2003年 | 861篇 |
2002年 | 750篇 |
2001年 | 815篇 |
2000年 | 935篇 |
1999年 | 1300篇 |
1998年 | 1088篇 |
1997年 | 933篇 |
1996年 | 901篇 |
1995年 | 796篇 |
1994年 | 742篇 |
1993年 | 725篇 |
1992年 | 588篇 |
1991年 | 524篇 |
1990年 | 431篇 |
1989年 | 356篇 |
1988年 | 279篇 |
1987年 | 171篇 |
1986年 | 135篇 |
1985年 | 81篇 |
1984年 | 49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54篇 |
1980年 | 32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11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13篇 |
1963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给出了描述旋耕刀曲面形状特征的3个角度参数:滑切角、起土角及偏切角,对比研究了日本典型旋耕刀FT803及Y151和我国国家标准旋耕刀ⅡT245的这3个角度参数值,指出了旋耕刀曲面形状对其耕作性能和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2.
应用灰色理论对5份魔芋种质资源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创新种质的综合表现及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以期为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展开度、株高、叶片长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23.
924.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科植物的分布规律;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介绍了该区木兰科植物的开发价值及园林用途。 相似文献
925.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T.durum×H.villosa)F1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兼具硬粒小麦穗形和簇毛麦护颖颖脊刚毛、叶片和叶鞘边缘茸毛和对白粉病免疫等双亲性状的结实性正常的植株。经细胞学鉴定,其2n=42,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I(MI)有20.5个二价体,1个左右单价体,在80%左右的花粉母细胞中有21个二价体,对其自交后代连续3年、5个世代的鉴定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已基本稳定。用染色体 N——分带技术进行带型分析的结果证明,它是一个包含有硬粒小麦 A、B 染色体组和簇毛麦 V 染色体组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AABBVV.该双二倍体株高100—110厘米,穗长9—12厘米,每穗有20—24个小穗,每穗30粒左右,千粒重25—35克,籽粒蛋白质含量20%左右,对白粉病免疫,抗锈病,感染赤霉病。将它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F1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在 MI 有14个左右二价体和14个左右单价体,自交结实率仅3%左右。但用普通小麦回交,结实率可逐代提高。在回交后代群体中,已分离出对白粉病免疫的植株,是一个可望在小麦育种计划中利用的新中间型材料。 相似文献
926.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产业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论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特征、分析了制约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症结因素,并提出了创新农业知识,建立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发展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产业化,将农业科技推向广度、深度,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知识型农民,优化生态系统,倡导持续、标准化农业和重视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927.
为了探究杂交后代与双亲染色体组型的差异, 证明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和蓝身大斑石斑鱼 (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可行性, 以及建立石斑鱼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制片技术, 本研究以 4 月龄和 16 月龄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4 月龄母本后代和父本为实验材料, 通过头肾 -秋水仙素法和外周血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制片, 经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 结果表明青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 2n=48, 占比 91.00%, 核型公式为 2n=48t, NF=48; 蓝身大斑石斑鱼具两个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为 2n=48, 占比 82%, 核型公式为 2n=2sm+46t, NF=50, 臂比为 1.76±0.11; 杂交后代(E. AT)具一个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为 2n=48, 占比 78%, 核型公式为 2n=1sm+47t, NF=49, 臂比为 1.75±0.29。同时, 本研究对 4 尾 16 月龄杂交后代鱼的性腺进行组织切片, 观察发现所有个体性腺中具有大量卵母细胞, 杂交后代均为雌性, 初步说明杂交后代所具有的异形染色体与性别无关, 推断异形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父本提供了 23 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 1 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母本提供了 24 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后代异形染色体发生、遗传变异, 以及杂交后代性状选育和种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928.
Junhua Yan Xingzhao Liu Xuli Tang Guirui Yu Leiming Zhang Qingqing Chen Kun Li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13,18(1):21-30
A number of continuous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and long-term biomass inventories had proved that old-growth forests are carbon sinks worldwide. The present study estimated the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NEP) for an old-growth subtropical forest at the Dinghushan Biosphere Reserve in South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both seasonally and annually. The measured NEP over 7 years (from 2003 to 2009) showed that this forest was a net carbon sink, ranging from 230 (in 2008) to 489 g C m?2 year?1 (in 2004). The greatest value of NEP was found in the driest year and the lowest value in the wettest year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ithin a year, NEP during the dry season was about 81.4 % higher than for the wet season. Accordingly, the dry season at seasonal scale and dry years at interannual scale are key periods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is forest. The strong seasonality of ecosystem or soil respiration (ER or SR) compared with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amounts of carbon being sequestered during dry seasons. A decrease of GPP and an increase of ER or SR demonstrated the lower carbon uptake in rainy years. From this study, we conclude that GPP and living biomass carbon increment are not overriding parameters controlling NEP. The variations in ER or SR driven by the rainfall scheme were the dominant factor determining the magnitude of NEP in this forest in South China. 相似文献
929.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