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0篇
  免费   845篇
  国内免费   799篇
林业   727篇
农学   1018篇
基础科学   721篇
  1409篇
综合类   3552篇
农作物   572篇
水产渔业   714篇
畜牧兽医   2012篇
园艺   523篇
植物保护   63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515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604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797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2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12篇
  1970年   10篇
  1968年   13篇
  196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71.
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综合肥力与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 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影响不显著;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2015年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016—2018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大豆冠层覆盖度与施炭量呈抛物线变化(R~2均在0. 89以上,P 0. 01),连续施加2年的C50处理各生育期提高量最大,与C0相比提高了81. 4%、36. 7%、31. 5%和39. 6%;连续4年,土壤pH值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对较优处理为C50、C50、C25、C25。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 861 5,P=0. 001 2,RMSE为0. 75),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最高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2年施加50 t/hm~2的生物炭。  相似文献   
172.
从浙江舟山市双峰盐场中筛选出一株分泌蛋白酶的嗜盐菌,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形貌特征确定其为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trueperi)命名为HalobacillustrueperiB1。经研究,该菌株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5%,表明其为中度嗜盐菌。该蛋白酶在50℃和pH 7.5条件下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力。对发酵培养时间的优化实验表明发酵8 h后B1分泌的蛋白酶活力最大。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结果表明,脱脂奶粉为最适氮源和碳源;75 g·L~(-1)为最佳发酵盐浓度,对钙镁离子的依赖不明显。确定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Na HCO_30.06 g,KCl_2.0g,CaCl_2·2H_2O0.48 g,Mg SO_4·7H_2O 1.0 g,FeCl_3 0.001 g,NaCl 75.0 g,脱脂奶粉10.0 g。在初始pH 7.5,温度为40℃条件下发酵8 h。  相似文献   
173.
多段进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农村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农村污水的水质特点,基于UCT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了多点分段进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以提高工艺,提高氮磷去除效率。为相关应用提供了支撑。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城郊农村污水为对象,通过模拟试验,研究进水方式对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相对于传统单点进水方式,两段和三段进水对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除污染效果更好,最佳污染去除率在三段进水条件下达到,此时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3%~97%、82.9%~86.2%和86%~91%,比单点进水和两段进水分别高15%和8%、13%和6%、13%和5%。结论采取多段进水运行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对氮磷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74.
龙超  吕建雄 《国际木业》2006,36(9):34-37
本文介绍了北美的分级测试项目的背景,简要介绍了锯材应力赋值的历史以及促使锯材工业进行此项研究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5.
以诸暨市体育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夏、冬两个季节诸暨城市公园绿地不同样地的小气候要素数值,结合游人行为观测,探究了风、湿、热等小气候要素与人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结果发现:①高郁闭度对T HI有一定调节作用;②乔木、草本植物和水体蒸腾作用强,具有一定保湿作用;③灌木比高大乔木对风的阻碍更明显;④坐憩行为对小气候舒适度较...  相似文献   
176.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南部农区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了该区域野生饲用植物的科属组成及其生活型和生态型特点,并对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饲用植物34科145属214种,优势科有禾本科(38属71种)、藜科(18属22种)、菊科(15属21种)、豆科(14属19种)、苋科(8属11种)、十字花科(8属10种);生活型植物以草本植物(1~2年生124种,多年生62种)为主,占86.92%,木本植物有28种,占13.08%;生态型植物以中生为主(183种)。依据适口性可将该区野生饲用植物划分为优、良、中、低4个等级,其中优等95种、良等77种、中等36种、低等6种。营养成分丰富且适口性较好的饲用植物主要集中在禾本科(21种)、豆科(17种)和藜科(13种)。  相似文献   
177.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s for breeders is to develop high-yield cultivars.The increase in crop yield has met with bottlenecks after the first green revolution,and more recent efforts have been focusing on achieving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trai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yield.Leaf shape is a significant agronomic trait of upland cotton that affects plant and canopy architecture,yield,and other production attributes.The major leaf shape types,including normal,sub-okra,okra,and su...  相似文献   
178.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土壤惰性碳的影响,对于客观认识草地在减少大气CO2排放中的作用,制定草地碳增汇策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3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地(冬季自由放牧—冬牧、围封禁牧—禁牧、开垦播种燕麦—燕麦),采用梅花形5点采样法采集野外样品,结合室内酸水解等分析方法,对0~30 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惰性碳进行分层研究。【结果】1)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冬牧最高(95.15g/kg),禁牧次之(70.56 g/kg),开垦播种燕麦最小(54.44 g/kg)。冬牧土壤惰性碳含量比禁牧高27.77%,冬牧比燕麦高32.54%。2)与冬牧相比,禁牧16年土壤0~10 cm土层有机碳下降了25.84%,开垦30年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下降了42.79%。禁牧16年土壤0~30 cm土层有机碳下降了10.89%,开垦30年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下降了9.48%。0~30 cm土层惰性碳平均含量冬牧比禁牧高22.67%,冬牧比燕麦高3.60%;与开垦相比,禁牧使惰性碳降低了19.78%。3)不同土地利用方...  相似文献   
179.
In this study, melatonin (MEL)-mediated plant resistance to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was examined to study local infection in Nicotiana glutinosa and systemic infection in Solanum lycopersicum.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100 µm MEL increased anti-virus infection activity to 37.4% in virus-infected N. glutinosa plants. The sam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relative levels of virus RNA analysed by qRT-PCR and virus titres measured by dot-ELISA, and increased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PR1 and PR5 genes analysed by qRT-PCR, in virus-infected S. lycopersicum. MEL treatment induced considerable accumulations of salicylic acid (SA) and nitric oxide (NO) but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H2O2) in the virus-infected S. lycopersicum plants. Transgenic nahG N. tabacum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MEL-induced TMV resistance was dependent on the SA pathw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RNA level of the TMV analysed by qRT-PCR and virus titres analysed by dot-ELISA were not reduced by the MEL treatment in the nahG transgenic N. tabacum seedlings treated twice with 100 µm MEL. The increased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PR1 and PR5 were greatly reduced when cPTIO, an NO scavenger, was included in the MEL treatment. A working model of MEL-mediated plant resistance to TMV is proposed. MEL-mediated plant resistance to viruses provides a new avenue to control plant vir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