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4篇
  免费   1381篇
  国内免费   2583篇
林业   2115篇
农学   2511篇
基础科学   1892篇
  3508篇
综合类   9041篇
农作物   1479篇
水产渔业   902篇
畜牧兽医   3811篇
园艺   1140篇
植物保护   1399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941篇
  2021年   1085篇
  2020年   971篇
  2019年   977篇
  2018年   640篇
  2017年   1033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1137篇
  2014年   1089篇
  2013年   1351篇
  2012年   1774篇
  2011年   1848篇
  2010年   1724篇
  2009年   1551篇
  2008年   1549篇
  2007年   1489篇
  2006年   1321篇
  2005年   1129篇
  2004年   683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而且大电流还会造成较大的线路压降,从而影响接在同一电网上的其它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所以本文针对大型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器进行了设计.本软起动装置将三相同步信号采集装置、电压和电流检测装置、晶闸管相位控制器、电动机的保护装置及光纤隔离装置集于一身,使大型异步电动机起动时间控制在了1min左右,缩短了对电网影响的时间,并减小了对电网的冲击;并且本软启动装置可以根据实际起动要求改变启动装置的参数,使启动状态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72.
参考Gen Bank上已发表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NS5基因序列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五邻体(penton)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检测DTMUV和EDSV的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42 bp和181 bp。通过退火温度及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了针对这两种病毒的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DTMUV和EDSV,且不与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小鹅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以及大肠杆菌的核酸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DTMUV的最低检出限为590个拷贝,对EDSV的最低检出限为3 260个拷贝;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对不同批次的样品扩增效果良好。通过检测两种病毒感染的阳性病料各10份,结果显示,该二重PCR检测方法对阳性样品的检出率可达100%。这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鸭坦布苏病毒和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3.
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地位越发显得举足轻重。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体系。如茶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名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关注文化,研究文化。文化也变得流行起来,并且渗透到了园林景观的领域。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程度。在景观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植物的文化性作为考察植物配置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景观工作者的重视。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环境中,合理的利用植物文化性能够体现整体环境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品味文化,达到提升审美情趣,感悟世界观、人生观和了解人文历史的目的。目前,对于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篇论文目的在于对植物文化性的概念进行定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植物文化性的分类和评价依据。最后,引入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植物文化性的实例分析,对植物文化性展开讨论。旨在使读者系统的了解植物的文化性,弘扬民族文化,使园林工作者在植物配植造景中更好的运用植物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74.
使用了三维GIS技术对区域建筑进行虚拟,首先采用ArcGIS to SketchUP6Plugin插件将具有空间参考坐标的广州大学建筑楼的地理数据导入SketchUP,在其中建立带有贴图的精细的广州大学建筑三维模型,最后将三维模型导回Arcscene中进行三维显示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5.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及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3种施肥模式.分析了再生水灌溉下稻田田面水、不同深度地下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变化及其流失负荷量,并研究了稻田的氮磷消纳能力及再生水对清水、肥料替代率.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田面水氮素浓度峰值出现次数多但峰值均较小,氮、磷径流损失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2.65及0.62 kg/hm2,比清水灌溉增加了26%及28.6%.地下水氮、磷浓度整体上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趋势,再生水灌溉下氮素淋溶损失比清水灌溉少11%.AWD下氮、磷径流、淋溶负荷较FI均减少,返青期灌再生水在淋溶损失方面与其他再生水灌溉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稻田对所灌的再生水中氮、磷的消纳能力分别为92%及81%;灌再生水后4~5 d,COD的去除率可达78.2%.采用再生水灌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再生水灌溉替代清水效率可达75%左右,FI模式下再生水带入肥量较AWD大,75%水平年氮素替代化肥效率达35.8%,而磷素的带入量和替代率均较小.  相似文献   
176.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优良的叶片形态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提高光合效率。为了研究叶片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个叶片半卷曲的卷叶突变体(roll leaf mutant,命名为rlm1),突变体rlm1主要特征为成熟叶片沿中脉向内卷,叶片最终卷成直立半圆筒状,叶片卷曲度达0.64,叶片直立参数达95,且光合效率显著优于野生型。通过图位克隆技术,确定突变体rlm1突变位点位于LOC_Os03g06654基因的第1个内含子,LOC_Os03g06654基因编码黄素单氧化酶(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RT-PCR表达分析表明LOC_Os03g06654基因因T-DNA插入而导致完全失活。该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卷叶基因Os COW1(Constitutively Wilted 1)为等位基因,而且突变体rlm1所表现的农艺性状均佳,可期待利用该突变体进行高光合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77.
从主导政治文化社会整合难度加大、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全球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冲击、网络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及相关学科发展滞后、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政治社会化渠道不完善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政治文化面临的挑战,此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的、法治的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8.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藏羊血制备食用蛋白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经分析食用蛋白粉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用酶量4.5g,酶解温度为46℃,酶解时间为7.5h,酶解的pH值为10.5,活性炭作用于水解液时由室温升至80℃所需最佳时间为6~8min。  相似文献   
179.
Biochar addition can exp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ck and has potential ability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Also, some incubation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biochar can increase soil inorganic carbon (SIC) contents. However,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for this from the field experiment. In order to make up the sparseness of available data resulting from the long‐term effect of biochar amendment on soil carbon fractions, here we detected the contents and stocks of the bulk SIC and SOC fractions based on a 10‐year field experiment of consecutive biochar applic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here are three biochar treatments as no‐biochar (control), and biochar application at 4.5 Mg ha?1 year?1 (B4.5) and 9.0 Mg ha?1 year?1 (B9.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char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SIC content (3.2%–24.3%), >53 μm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POC, 38.2%–166.2%) and total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15.8%–82.2%), compared with the no‐biochar control. However, <53 μm silt–clay‐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SCOC)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14%–27%) under the B9.0 treatment. Our study provides the direct field evidence that SIC contributed to carbon sequestration after the biochar application, and indicates that the applied biochar was allocated mainly in POC fraction. Further, the decreased SCOC and increase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ontents observed in field suggest that the biochar application might exert a positive priming effect on native soil organic carbon.  相似文献   
180.
以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成熟果实为试材,以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Reduced ascorbic acid,As A)含量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3%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 500μL,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 min,取出室温下放置1 h后,在700 nm下测定,所得数据稳定,准确性适合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 A含量的测定;测得含量为(40.20±6.23)mg/100 g F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