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68篇 |
免费 | 1113篇 |
国内免费 | 185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11篇 |
农学 | 1572篇 |
基础科学 | 1290篇 |
1897篇 | |
综合类 | 7568篇 |
农作物 | 1131篇 |
水产渔业 | 1153篇 |
畜牧兽医 | 2618篇 |
园艺 | 933篇 |
植物保护 | 8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261篇 |
2022年 | 647篇 |
2021年 | 700篇 |
2020年 | 696篇 |
2019年 | 699篇 |
2018年 | 455篇 |
2017年 | 788篇 |
2016年 | 625篇 |
2015年 | 810篇 |
2014年 | 878篇 |
2013年 | 988篇 |
2012年 | 1319篇 |
2011年 | 1443篇 |
2010年 | 1355篇 |
2009年 | 1209篇 |
2008年 | 1167篇 |
2007年 | 1100篇 |
2006年 | 890篇 |
2005年 | 730篇 |
2004年 | 449篇 |
2003年 | 487篇 |
2002年 | 736篇 |
2001年 | 624篇 |
2000年 | 479篇 |
1999年 | 242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密花香薷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9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34%.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18.83%);D-柠檬烯(11.17%);2,5,5-三四基-1,3,6-庚三烯(6.30%);6-亚甲基-双环[3,1,0]己烷(5.90%);氧化石竹烯(3.94%);石竹烯(3.36%);4-碳-3,5-二甲基环己-1-烯(2.88%);α-3-环己烯-1-醇(2.06%). 相似文献
992.
渭北旱地夏闲期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对土壤水分、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渭北旱地秸秆和绿肥还田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对黄土高原旱区作物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以夏季裸地休闲为对照,研究免耕小麦秸秆还田和种植豆科绿肥及二者混合对渭北旱地冬小麦产量,播前、开花期和收获后土壤水分、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数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无影响;夏闲期种植绿肥和秸秆+绿肥处理使播前和开花期60~160cm土壤贮水减少;种植绿肥处理表层0~20cm土壤硝态氮在播前显著增加10.7kg·hm-2,收获期增加18.4kg·hm-2;开花期种植绿肥土壤有效磷提高43.4kg·hm-2,收获期有效磷数量仍较对照高24.4kg·hm-2;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对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影响。可见,一年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种植绿肥降低了土壤贮水,但提高了表层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数量,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灌溉量对草坪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7月和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试验基地,对不同灌溉量下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结缕草分别进行光合观测,分析3种草坪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3种草的净光合速率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3种草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光响应曲线的斜率也是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结缕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饱和点显著高于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且光补偿点最低. 相似文献
994.
用 γ射线辐照研究了五种木材辐射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效果,以及3 种辐照方式和辐射剂量对接枝增重率的影响⒚结果表明:五种木材的接枝增重率分别处在 23.6% ~166.5% 范围内, 其中杉木的接枝增重效果最好⒚辐照方式和辐射剂量对接枝增重效果有一定影响,浸水辐照有助于提高接枝增重率,辐射剂量与接枝增重率呈正相关⒚ 相似文献
995.
番木瓜种子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0Co—γ射线与赤霉素(GA3)复合处理研究番木瓜种子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用10—40Gy^60Co-γ射线处理,番木瓜种子的出苗率、成活率、苗高和根长随辐射剂量增大而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质膜透性、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活性则随辐射剂量增大而升高。辐射后用10—50mg/L的GA3处理能有效地减轻辐射损伤,其中在低辐射剂量时较低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高辐射剂量时则较高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总结了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并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宁夏农产品的质量保证、品牌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论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宁夏农产品品牌推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类球红细菌红色素,分离鉴定出一种组分,属于类胡萝卜素。采用C30色谱柱,在甲醇-乙腈-MTBE(3 1 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475 nm的色谱条件下,类球红细菌红色素中有11个色谱峰在55 min内得到显著分离。借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子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RP-HPLC-ESI-MS/MS)法初步确鉴定出这11个色谱峰中一种主要组分,为Philosamiaxanthin,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6.5。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是中国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主产区发生最严重的阔叶杂草之一,严重威胁冬小麦生产安全。研究旨在明确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田间消长动态及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济南市选取播娘蒿发生严重的冬麦田,小麦播种前耕作方式为玉米秸秆还田浅旋耕,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及在田间的消长动态。设置小麦播种量67.5、135.0、202.5 kg?hm-2 3个密度处理,在不同小麦播种密度下,播娘蒿结合人工接种方法,分别控制为0、10、20、40、60、80、160、320、640和1 280株/m2不同密度处理,试验小区内播娘蒿分冬前、初春、返青期3次定苗。比较不同小麦播种量下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应用Excel作图分析播娘蒿危害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原因。【结果】小麦播后1周至11月中旬为麦田播娘蒿出苗高峰期,周平均气温在13.5-14.8℃,冬前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6.7%。3月下旬周平均气温上升至8.0℃左右,播娘蒿开始快速生长,4月上旬后平均株高开始超过小麦,5月中旬播娘蒿平均株高趋于稳定,达到115.6 cm,高出同期小麦43.4 cm。越冬期播娘蒿和小麦的平均单茎鲜重变化缓慢,4月上旬后,播娘蒿单株平均鲜重迅速增加,5月上旬达到最大值50.2 g,约为单茎小麦的4倍。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而实现,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在小麦播种量为67.5 kg·hm-2条件下,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428.9万穗/hm2降至27.8万穗/hm2,减少了93.5%。小麦播种量在135.0 kg·hm-2时,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549.3万穗/hm2降至188.1万穗/hm2,减少了65.8%。小麦播种量在202.5 kg·hm-2时,小麦穗密度从669.3万穗/hm2降至321.5万穗/hm2,减少了52.0%。当播娘蒿密度为320株/m2时,小麦67.5、135.0、202.5 kg·hm-2 3种播种量下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4.7%、71.9%、64.9%。小麦播种量为67.5和135.0 kg·hm-2种植密度下,当播娘蒿密度为640株/m2时,小麦产量分别为2 396.3、1 680.2 kg·hm-2,损失率分别高达97.5%、87.9%,濒临绝产。【结论】播娘蒿的出苗、株高和鲜重的变化与时间、温度密切相关,通过适时进行防除,能够有效控制播娘蒿的危害,适当密植能够减轻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