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林业   280篇
农学   165篇
基础科学   176篇
  291篇
综合类   1446篇
农作物   184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601篇
园艺   243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The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natural frequency of delaminated advanced grid stiffened composite plates by hump resonance method.The composite laminated plate element and the rib element are adapted to simulate the laminated plate and the ribs.Based on the composite laminated plate and beam element model considering first-order shear effect,a damping model on the basis of Rayleigh damping model in conjunction with Adams' strain energy method(MSE) and a Hertz nonlinear dynamic contact model to avoid the overlap and penetration phenomeno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ub-laminates at the delaminated region.A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of dynamic response for the de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s is carried out by precise time-integration method,and then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achieved when the dynamic deflections reach the hump peak.For the frequency-domain analysis provided in the former research papers,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avoid the embedded phenomenon in the mode shapes at the delamination zone,while in the current time-domain analysis,the embedded phenomenon can be successfully overcome by using nonlinear contact model.By vibration excitation test,the specimens were excited by different excited frequency and the amplitude 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btained are used to extract the frequency.The extracted frequencies of the narrow de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s measured,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predicted natural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   
162.
建立一种动态的珍贵树种评价体系,对完成区域内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的建设,落实《种子法》有重要意义。应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层次分析网络,最终从392个资料上记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或科研价值的乡土树种中评选出179个珍贵树种,并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珍贵树种评价的结果为河北省进一步评价珍稀濒危树种奠定基础,可作为珍贵树种评价方法标准制定依据,珍贵树种的检索和调查内容可作为确定珍稀濒危树种的一部分对普查内容进行补充,评价方法为其他资源从价值角度动态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对美国加州近年来的葡萄生产和葡萄酒、葡萄干加工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为推动我国葡萄业生产和加工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4.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水象甲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zqphilus Kusche1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在试验的4个水稻品种(系)中,取食辽粳454的稻水象甲α-NA羧酸酯酶活性最高(1.20μmol/mg?min),是取食T03的4.65倍。β-NA羧酸酯酶活性以取食辽粳294的稻水象甲最高(2.11μmol/mg?min),是取食T03的4.48倍。  相似文献   
165.
以切花月季卡罗拉茎尖、茎段、叶片、花蕾为试验材料,对卡罗拉进行了初代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段比茎尖更适合作为芽诱导培养材料;基本培养基以1/2MS为宜,适合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 MS +6-BAl.5mg/L+ NAA0.5mg/L或1/2 MS+ZT l.5 mg/L+ NAA 0.5 mg/L,芽诱导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6.
灌溉方式对新疆棉花条田盐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体的双向切片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淹灌两种不同模式下不同土层之间以及膜灌带的不同区域之间盐分分布的差异,进而得出盐分在不同的灌溉方式下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盐分由于灌水方式不同各处理之间变化趋势不同,同时,由于北疆棉田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模式,宽行和窄行以及膜灌带两侧钾素和盐分的在各土层之间含量也呈现出显著差异.滴灌处理盐分在土壤表层有轻微表积现象,随深度增加盐分含量下降;常规淹灌处理,土壤表层含盐量低于滴灌处理,而随深度增加在0~60 cm深度范围内盐分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7.
168.
朱立  储蓉  孙超 《种子》2009,28(8)
根据科学研究与种植实践经验系统论述了十大功劳繁殖、产地环境选择、种植技术、收获与加工等方面,为十大功劳生产技术标准和提高其商品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9.
我国不同区域农机田间作业油耗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农机田间主要作业环节油耗的差异,初步明确了不同区域农机田间作业的节油潜力,以及农机化作业水平、农机具构成等影响农机田间作业油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0.
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阐明近几十年来水稻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对于优化水稻布局、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5年以来的县域水稻生产数据, 分析了我国水稻产量、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水稻生产重心迁移轨迹, 在此基础上量化了水稻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度。结果发现, 我国水稻产量变化以49年周期为主, 21年为辅, 面积变化周期为26年, 单产变化周期为60年; 1985—2015年间, 在水稻种植区域内, 近50%地区产量上升, 约70%播种面积减少, 80%以上区域单产增加; 我国水稻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迁移229 km和225 km, 而东北稻作区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北偏东方向迁移238 km和242 km; 我国水稻生产主导因素中单产占比由56.3%下降至28.3%, 面积由34.7%上升至63.1%。结果表明, 全国各稻作区单产提升、东北早熟单季稻区面积增加、华中双单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面积减少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特征。因此, 合理布局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持续提高的水稻单产是稳定和提升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机械化程度和比较效益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