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137篇
  154篇
综合类   727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171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贻贝卵巢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作者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贻贝卵巢的超微结构,发现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相似,均由一个大而圆或多边形的核,粗面内质网,球形线粒体及丰富的游离核糖体等构成。但随着卵黄发生,细胞的体积越来越大。卵母细胞表面开始出现微绒毛,它是卵膜的一部分及卵将成熟的标志。卵黄的形成是双源的,但以外源为主。  相似文献   
62.
以铜唑防腐剂(CuAz)对沙柳沙障进行处理,比较CuAz防腐剂不同处理浓度对沙柳沙障抗折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的沙柳沙障抗折强度损失率存在显著差异,抗折强度损失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为3.5%<3.0%<2.5%<2.0%<1.5%<CK;不同浓度处理的沙柳沙障质量损失率存在显著差异,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63.
苏北农林生境蚂蚁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捕法和样方调查法获得苏北地区农林生境蚂蚁4亚科11属14种。优势种为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针毛收获蚁(Messor aciculatus)、中华小家蚁(Monomorium chinense)和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从生境分布来看,前2种亦是研究区域的广布种。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地区7种农林生境中蚂蚁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以及人为干扰和生境异质性对蚂蚁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生境中蚂蚁群落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等指标均不相同。山地针叶阔叶林中蚂蚁群落种类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蔬菜果园农田蚂蚁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低。人类干扰越强的生境,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越低;生境质量和异质性越高的生境,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越高。PCA分析可将这7种生境蚂蚁群落分为3大类型。相关分析与群落结构PC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4.
就如何提高学生高效率地自主学习专业课是高效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其成果对于推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采用教学制度的改革创新同移动慕课的混合教学的方式,同时结合食品营养学就业导向这种三位一体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旨在培养更多的食品营养学方向的人才。  相似文献   
65.
MA Meifan;CHI Yuxia(Qilu Industry Universit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Ji'nan,Shandong 250353,China)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紫花苜蓿不同种植布局对苹果园害虫及天敌的影响,在山东省沂水市苹果园设置了紫花苜蓿逐行、隔1行和隔2行种植的布局方式,以自然生草区为对照,系统调查了4种生草方式苹果园果树上和生草上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害虫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最少,比隔1行种植区少20.29%,比隔2行种植区少48.53%,比自然生草区少49.91%;苹果树上天敌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隔1行种植区最多,是逐行种植区的1.13倍、隔2行种植区的1.29倍、自然生草区的1.78倍;生草上天敌的调查总量,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最多,是隔1行种植区的1.05倍、隔2行种植区的1.19倍、自然生草区的1.66倍;益害比方面,紫花苜蓿逐行种植区和隔1行种植区的益害比明显高于其他生草区。综合防治效果和种植成本,紫花苜蓿隔1行种植的布局方式更合理。  相似文献   
67.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roles of 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 member C (FAM3C) in 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FAM3C in dysplastic oral keratinocyte (DOK) and 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WSU-HN6 cells were detected by RT-qPCR and Western blot. The WSU-HN6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siFAM3C or FAM3C antibody. After 24, 48 and 72 h, the viability of WSU-HN6 cells was measured by CCK-8 assay, and the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B (Akt)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denovirus was used to mediate over-expression of FAM3C in the DOK cells. The DOK cell v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CCK-8 assay after adenovirus infection for 24, 48 and 72 h, and the activation of Akt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DOK cells,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FAM3C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WSU-HN6 cells (P<0.05). The viability of WSU-HN6 cells transfected with siFAM3C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t 48 h and 72 h (P<0.05). siFAM3C treatment inhibited the activation of Akt (P<0.05). FAM3C antibody treatment also suppressed the viability of the WSU-HN6 cells at 48 h and 72 h and the activation of Akt (P<0.05). Over-expression of FAM3C in the DOK cells promoted the cell viability at 48 h and 72 h and activated Akt (P<0.05). CONCLUSION: FAM3C might promote 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cell growth by activating Akt.  相似文献   
68.
三江平原地区不同有机物料腐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 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大豆秸秆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 经过150 d的分解, 玉米和大豆秸秆残留率在33.7%~61.1%之间, 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 土埋处理>露天处理, 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豆秸秆, 露天条件下大豆和玉米秸秆分解速率一致。从细胞结构上看, 玉米秸秆随着还田时间的延长, 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遭到破坏, 细胞壁变薄, 细胞内物质消失, 细胞排列疏松; 大豆秸秆组织结构变化不明显。露天和土埋处理各有机物料有机碳分解率分别为39.9%~48.9%、49.6%~65.8%, 土埋玉米和大豆秸秆腐解速度明显高于露天处理。两个处理氮、钾分解率无太大差异, 分别为51.1%~67.7%、74.6%~91.7%, 而磷素变化比较明显, 露天和土埋处理玉米秸秆的磷释放率平均比大豆秸秆高49.4%、56.7%。作为还田物料玉米秸秆要好于大豆秸秆。  相似文献   
69.
淮河流域降雨-侵蚀背景及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为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的防治提出新的挑战。研究探索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变化特征、时空演变及对侵蚀的潜在影响,是深刻认识气候变化与土壤侵蚀之间关联,减少未来水土流失防治不确定性的前提和基础。以降雨侵蚀力为指标,对淮河流域降雨—侵蚀背景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8年间流域多年降雨的潜在侵蚀能力为5 269.12 MJ/(mm.hm2.h),峰值位于南部的大别山区。时间演变上,全流域多年降雨—侵蚀背景未呈现显著增减趋势。空间变化上,周口、大别山区及蚌埠附近三个地区潜在侵蚀背景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北部鲁中南低山丘陵沿脉区域也呈现一定上升趋势,以上区域应优先加强侵蚀防治对未来降雨变化的适应研究。  相似文献   
70.
灌溉用水量的预测对于灌区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灌溉用水量。介绍了BP网络的算法步骤,并且以铁甲灌区为例,使用软件MATLAB7对所设计的网络进行学习和训练,隐含层单元数的选取采用实验法,最终以隐单元数为13的网络预测性能最好,误差也达到精度要求。所建模型可以预测铁甲灌区的灌溉用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