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10篇
  免费   5487篇
  国内免费   7449篇
林业   6486篇
农学   4467篇
基础科学   3646篇
  7606篇
综合类   42881篇
农作物   6615篇
水产渔业   4079篇
畜牧兽医   12453篇
园艺   6619篇
植物保护   3494篇
  2024年   528篇
  2023年   1638篇
  2022年   3691篇
  2021年   3766篇
  2020年   3443篇
  2019年   3473篇
  2018年   2439篇
  2017年   4103篇
  2016年   2575篇
  2015年   4104篇
  2014年   4366篇
  2013年   5259篇
  2012年   7452篇
  2011年   7443篇
  2010年   6976篇
  2009年   6210篇
  2008年   6438篇
  2007年   6032篇
  2006年   4886篇
  2005年   3996篇
  2004年   2441篇
  2003年   1521篇
  2002年   1761篇
  2001年   1487篇
  2000年   1348篇
  1999年   49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7篇
  1961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32篇
  195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建立葡萄脱毒技术并繁育和推广葡萄良种脱毒苗木,对于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研究团队在广西最先开展了葡萄脱毒技术研究。目前已建立了10种葡萄主要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建立了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的葡萄脱毒技术,且已成功对‘阳光玫瑰’葡萄、‘夏黑’葡萄和‘巨峰’葡萄三个优良品种的带毒单株进行了脱毒。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12.
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鉴其他作物脂肪氧化酶的鉴定方法,根据花生脂肪氧化酶同工酶等电点差异,利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建立花生脂肪氧化酶同工酶的鉴定方法,并探讨其适宜实验条件。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为广泛开展花生脂肪氧化酶筛选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13.
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适宜栽培因子及加工属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品种(A)、穴粒数(B)及种植密度(C)三因素正交试验,同时进行品种加工属性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和穴粒数的极差R′较大,其次是种植密度。泉花538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4.4和9.7个百分点,泉花627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5.3和9.3个百分点,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分居第一、二位,而且加工属性较佳,适宜加工咸酥花生。另外还就各因素对产量影响以及最优处理组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14.
为探讨抗虫和感虫荞麦品种对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取食的反应, 选择抗虫品种‘蒙0207’‘晋苦6’和感虫品种‘蒙0208’‘晋苦2’, 研究害虫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取食情况下, 荞麦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 防御酶[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TI)、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的变化, 以及西伯利亚龟象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48 h后, 各处理组荞麦叶片中可溶性性蛋白、可溶性糖、单宁、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以及PAL、CAT、TI、CI活性均有增加。在供试的4个荞麦品种中, 抗虫品种被取食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较感虫品种更大, 感虫品种被取食后单宁含量,PAL、TI、CI活性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更大。在不同取食程度下, 抗虫品种中的TI和CI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西伯利亚龟象成虫取食抗虫荞麦品种后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感虫品种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能诱导荞麦抗虫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但对荞麦抗性品种与感虫品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15.
为研究橄榄鲜食品种(系)的氨基酸组成和营养品质,试验以福州主栽的灵峰、闽清2号和清榄1号橄榄为材料进行氨基酸含量测定,并对其进行营养和品质风味评价。结果发现,灵峰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20.078 mg.g–1,而清榄1号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均衡。在各类氨基酸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为3种橄榄鲜食品种(系)的主要氨基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过剩,而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可能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在橄榄特征风味形成过程中,组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均会影响鲜食橄榄甜味的形成,精氨酸对苦味的形成存在较高的贡献率,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大量存在可能是其鲜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灵峰的药用氨基酸组分含量最多,达到13.94 mg.g–1。研究认为,不同橄榄鲜食品种(系)的氨基酸营养和风味品质存在差异,而药用氨基酸可能是橄榄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16.
为丰富福建葡萄品种资源结构,2014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春光’、‘蜜光’、‘宝光’、‘峰光’等4份优良鲜食葡萄品种,对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结果习性及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总结其在福建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4个欧美杂交葡萄品种较现有主栽品种巨峰具有坐果稳定、着色成熟一致、果肉硬脆耐储等优势,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17.
臭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菌和害虫。本研究采用草莓上的二斑叶螨体表观察和田间防效试验评价了臭氧水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4.0-4.5 mg·L-1和1.0-1.5 mg·L-1的臭氧水均能够显著降低二斑叶螨的虫口密度,防效高达95.46%和91.28%,且显著提升二斑叶螨的死亡率,但臭氧水浓度过高会抑制草莓植株的生长,破坏草莓的叶片。通过对二斑叶螨体表的观察发现,利用臭氧水的强氧化性,有效破坏了二斑叶螨的体表组织,因此在二斑叶螨发生期连续使用臭氧水可以有效控制螨的为害。本研究综合防效和安全性评价表明,1.0-1.5 mg·L-1的臭氧水对二斑叶螨具有良好的防效,对草莓和授粉的蜜蜂也具有安全性,为二斑叶螨的防治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18.
通过对云南澳洲坚果主产区的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及产业扶贫等方面的调查,结合国内外澳洲坚果产业数据,分析云南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查找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云南澳洲坚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19.
兔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兔的培育和商品兔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既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兔、实现养兔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广兔的人工授精技术,是加快兔种改良步伐,充分发挥优良种兔配种作用,促进养兔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归纳出我国在兔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同时也对推广兔人工授精技术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20.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Leptopilina japonica是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 对斑翅果蝇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为更好地利用日本细毛环腹瘿蜂防控斑翅果蝇, 本研究在室内观察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行为活动和生长发育特征。采用室内接虫法研究了该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的寄生能力。分别运用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搜寻效应方程和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分析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 其拟合方程为:Na=0.70N/(1+0.03N); 寄生效能(a/Th)为15.78; 在一定空间内, 寄生蜂的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 至寄主密度达25头/罐后寄生量趋于平稳; 寄生蜂的搜寻效应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减弱; 当斑翅果蝇的密度分别为10、20、30头/罐时寄生蜂自身密度干扰模型分别为E10=0.487 8P-0.871 3; E20=0.442 0P-0.676 8和E30=0.346 2P-0.433 7, 在同一寄主密度下,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寻找效应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弱。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对斑翅果蝇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寄生效能, 但寄主密度较大会导致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寄生效能减弱, 随着寄生蜂自身密度的增加, 其种内个体间会出现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