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38篇 |
免费 | 1483篇 |
国内免费 | 294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34篇 |
农学 | 2214篇 |
基础科学 | 1424篇 |
3478篇 | |
综合类 | 12411篇 |
农作物 | 1746篇 |
水产渔业 | 1049篇 |
畜牧兽医 | 4398篇 |
园艺 | 1813篇 |
植物保护 | 14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3篇 |
2023年 | 562篇 |
2022年 | 1339篇 |
2021年 | 1426篇 |
2020年 | 1262篇 |
2019年 | 1257篇 |
2018年 | 886篇 |
2017年 | 1388篇 |
2016年 | 1078篇 |
2015年 | 1448篇 |
2014年 | 1539篇 |
2013年 | 1809篇 |
2012年 | 2358篇 |
2011年 | 2376篇 |
2010年 | 2179篇 |
2009年 | 1947篇 |
2008年 | 1817篇 |
2007年 | 1582篇 |
2006年 | 1272篇 |
2005年 | 971篇 |
2004年 | 516篇 |
2003年 | 416篇 |
2002年 | 481篇 |
2001年 | 400篇 |
2000年 | 347篇 |
1999年 | 212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8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9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7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利用闽江口湿地分布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闽江口湿地日照、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闽江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日照时数总体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和季降水量(春季除外)呈上升趋势,但趋势都不显著;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年际波动大。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弊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闽江口湿地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追氮量对不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三个不同追氮量处理,分析了不同追氮处理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参数.结果表明,在0~240 kg/hm2追氮范围内,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随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8*,0.999*).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追氮量有利于改善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与对照相比干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加工品质指标均显著提高,沉降值和面包体积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小麦面粉加工品质在不同品种问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3.
阐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高等院校实现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发展科技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94.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蛋白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双向电泳及MALDI-TOF-MS技术分析绥农10号真叶接种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后的蛋白质组变化。在抗病品种绥农10号叶片中共获得19个差异表达蛋白点, 其中有12个上调表达, 6个下调表达, 1个特异表达(仅在接种后出现)。利用生物质谱分析8个上调表达点、1个下调表达点和1个特异表达点, 最终鉴定得到8个有注释功能的蛋白, 根据功能可分为4类, 第1类为参与新陈代谢的蛋白, 包括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大亚基及前体、琥珀酰-辅酶A;第2类为参与信号传导的蛋白, 包括激酶受体类蛋白、氧化还原酶和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第3类为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蛋白, 包括衣壳蛋白的zeta-3亚基;第4类为转录因子, 是参与茉莉酸介导的F-box蛋白。这些蛋白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抗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大蒜根腐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解析根腐病发生时大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明确大蒜根腐病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关系,探明根腐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为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以新疆连续3年的大蒜根腐病发病田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大蒜根际土壤总DNA的真菌ITS区序列进行大规模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在门的水平上,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真菌是大蒜根腐病根际土壤的优势真菌类群,其中高水平的子囊菌门菌群与病害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属的水平上,注释获得137个属,其中19个属与大蒜根腐病有较大的相关性。镰刀菌属真菌数量在病土中高于健康对照。随着连作年限的延续,根腐病的发生愈发严重,土壤中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真菌属的数量逐年降低,大蒜根腐病的发生与植株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密切相关,土壤真菌类群的平衡和多样性改变是根腐病发生的一大诱因。 相似文献
996.
为科学利用大豆的生物固氮作用,筛选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模式下最佳组合,本试验以‘大丰26’(IC1)、‘大丰30’(IC2)、‘强盛51’(IC3)及‘强盛388’(IC4)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长期定位试验测得各玉米品种氮素利用及产量数据。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模式下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为IC2>IC3>IC4>IC1 (P<0.05)。相比IC1、IC3及IC4处理,IC2处理下年平均氮素积累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及氮素偏生产率分别显著增加了10.8%、11.0%、15.3%;17.3%、32.3%、26.2%;36.8%、34.9%、30.1%;18.8%、20.6%、12.5%,而IC2处理年平均氮素收获指数较IC4处理显著降低4.6个百分点(P<0.05);此外,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表明,‘大丰30’与大豆带状复种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可作为山西省最优组合推广。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为了优化复合酶提取黑松松针多糖的工艺,并考察其抑菌性,根据松针粉的结构特点选取纤维素酶、果胶酶高效提取黑松松针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这两种酶提取松针多糖的条件(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建立了双酶复合提取黑松松针多糖的工艺,且证实分步加酶法提取的多糖得率较高,即:液料比20∶1(mL/g),酶解温度50℃,pH 6.5,先添加2.5%纤维素酶,酶解时间2 h,后添加1.5%果胶酶,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得到的黑松松针多糖得率达6.17%,远高于单酶提取效果。松针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方法简便,可用于提取黑松松针多糖,为松针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甜菜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究调控甜菜素合成关键基因BvDDC1功能,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甜菜‘Yellow chard’的甜菜素含量和BvDDC1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BvDDC1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甜菜叶片中甜菜素含量随甜菜生长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且BvDDC1在不同时期甜菜叶片中均有表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甜菜素含量越高,BvDDC1表达量越高。BvDDC1序列全长为1509 bp,编码50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预测其在膜外发挥作用。系统进化树显示与菠菜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甜菜素生物合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