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4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林业   247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126篇
  318篇
综合类   1478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804篇
园艺   259篇
植物保护   1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猪宰后肌肉SOD与MDA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后肌肉SOD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猪宰后肌肉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肌肉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则逐渐上升;不同品种猪间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除MDA5 d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并且SOD活性始终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MDA含量则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②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肉色、滴水损失、系水率、烹饪损失、肌内脂肪(IMF)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较丰富的IMF含量和较低的PUFA含量。③猪宰后肌肉SOD、MDA与持水性能、肉色、嫩度等重要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证明SOD活性越高和MDA含量越低的肌肉,其系水力越高、肉色越鲜艳,并且肉质越细嫩。研究结果提示:猪宰后肌肉SOD通过消除或降低氧自由基而抑制脂质氧化,参与调控了肉质特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2.
养殖环境生物应激因素对鸡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认识不同养殖环境对肉鸡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选用1日龄健康AA(Arbor Acres)肉鸡32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4个重复。在不同的鸡舍环境卫生管理条件下,定期测定环境参数气载需氧菌、气载真菌和气载内毒素的浓度,与此同时再对鸡只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外观步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鸡舍环境质量差,使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增高,对鸡的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清洁卫生条件,是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3.
将新城疫病毒(NDV)Colon-30株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AV)-127株分别接种于非免疫鸡胚和鸭胚,制备抗原液。抗原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纯化的天然免疫增强剂蜂胶乳化,制成鸡新城疫(ND)-减蛋综合征(EDS76)蜂胶二联灭活疫苗,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测定。对3-6周龄易感雏鸡以2倍使用剂量肌内注射,安全性良好;对1日龄雏鸡接种1个使用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15d生长曲线表明,对雏难 影响。对6周龄雏鸡注射1个使用剂量,每批疫苗免疫10只鸡,免疫后5-32d,鸡血清中EDS76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6.5-11.8log2,ND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8-9.8log2;对ND免疫攻毒试验表明,3批疫苗,每羽份含有的半数保护量(PD50)分别为≥127、≥131和≥127。  相似文献   
44.
以高羊茅火凤凰2号(PhoenixⅡ)为试验材料,研究铜(Cu)、镉(Cd)、铅(Pb)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别用CuSO4·5H2O,3CdSO4·8H2O和Pb(NO3)2溶液模拟重金属胁迫处理高羊茅种子,设置低浓度、中浓度、较高浓度、高浓度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Cu^2+(200、300、400、500mg/L);Cd^2+(1、50、100、150mg/L);Pb^2+(500、1000、1500、2000mg/L)。通过测定火凤凰2号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叶表面积、根冠比等13个生长指标,研究高羊茅在3种重金属胁迫下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高羊茅对镉胁迫的耐受性最好,中、低浓度铜胁迫下幼苗耐受性较差,较高浓度及高浓度下对铅胁迫的耐受性最差。铜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低浓度镉、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胁迫程度的增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当Pb^2+≥1500mg/L时,高羊茅幼苗根系生长受到完全抑制,生长量为0,出现“无根苗”。  相似文献   
45.
奶牛乳质性状相关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质性状为奶牛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包括乳蛋白量、乳蛋白率、乳脂量和乳脂率等。乳质性状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乳质性状的功能基因或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并将其应用于奶牛乳质性状的分子育种实践已经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乳质性状的功能基因或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就参与泌乳调控的乳质相关基因、脂肪合成与次生物质代谢通路,以及其他一些与乳质性状相关基因及功能性单核苷酸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6.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的天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生产价值。近年来由于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草原有害生物逐年加重,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历史数据总结了我国草原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为害强、损失重的特点,分析了防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客观指出了目前防治工作存在的监测能力、资金、设备不足,科研支撑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等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创新防治机制和技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等方面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为下一步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7.
为建立新西兰兔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比较新西兰兔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实验采集 1 日龄新西兰兔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方法,分别从 2 种组织中分离前体脂肪细胞,进行细胞原代培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利用 RT-PCR 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细胞在分离后 2 h 已经贴壁,24 h 时呈现出短梭形的细胞形态,第 2 天细胞变成长梭形,第 3 天进入对数生长期。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诱导分化后均被油红O 染色,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脂质积累在诱导分化的第 2 天显著高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P<0.05);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 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基因的表达趋势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相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第 4 天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第 6 天,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 PPARγ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蛋白脂肪酶(LPL)表达量在第 0天和第 2天差异不显著,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第 2 天显著高于第 0 天(P<0.05);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肪酸合酶(FAS)基因第 0、2、4 天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第 2、4 天显著高于第 0 天(P<0.05)。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新西兰兔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模型,并发现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早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为进一步研究新西兰兔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机制和脂肪沉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以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为试验对象,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环境胁迫因子,通过RP-HPLC分析、抑菌活性和蛋白浓度比较,观察其皮肤分泌物的特异性分泌,以期揭示两栖类动物抵御环境微生物时皮肤分泌抗菌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用E.coli胁迫1~18d后皮肤分泌物粗提物洗脱峰数量明显减少了61.54%~84.62%,对4个持续出现的8、9、11和14号洗脱峰的抑菌活性试验显示,8、9号峰对G-和G+菌均表现较强的活性抑制,而11、14号峰仅对G+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此外,E.coli胁迫后第7天组皮肤分泌物的洗脱峰数量、持续出现峰的峰面积值及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增加,第23天组均恢复至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两栖类皮肤抗菌肽可能在参与机体先天免疫系统防御和启动后天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西藏地区牦牛品种或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从33个RAPD多态性引物中筛选出8个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西藏地区的巴青牦牛、类乌齐牦牛、丁青牦牛、桑日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江达牦牛、康布牦牛、桑桑牦牛、嘉黎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等11个类群的核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Nei氏标准距离和UPGMA聚类法分析了类群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在0,185 7~0.405 3之间,其中帕里牦牛最小(0.185 7),说明相对较纯,群体较整齐;而工布江达牦牛最大(0.405 3),显示该群体内部具有较多的遗传变异.(2)在11个类群中,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大小分别为:工布江达牦牛(0.405 3)>江达牦牛(0.353 6)>斯布牦牛(0.344 8)>康布牦牛(0.342 8)>嘉黎牦牛(0.332 3)>桑日牦牛(0.282 3)>巴青牦牛(0.279 3)>桑桑牦牛(0.269 8)>丁青牦牛(0.259 7)>类乌齐牦牛(0.224 1)>帕里牦牛(0.185 7),具有西藏东部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而西部牦牛类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的趋势,预示着西藏东部可能是牦牛的起源地之一.(3)遗传距离构建的分子聚类关系图表明:西藏11个牦牛类群可分为2大类,帕里牦牛(PL)为一类,其余10个牦牛类群为另一类.综上所述,西藏牦牛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品种或种群内的遗传分化显著,这是西藏牦牛业持续发展和牦牛适应外界环境的遗传基础,是将来培养牦牛新品种或品系的重要基因资源;西藏牦牛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  相似文献   
50.
秸秆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主要论述了现阶段秸秆处理的主要方法,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3个方向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优劣,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方法,并结合文献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