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0篇
  35篇
综合类   20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为了寻求无公害的杀虫剂,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的含有去氢枞酸骨架的1,3,4-噻二唑衍生物。利用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新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化合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杀虫活性。研究表明在200 mg/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N-(5-去氢枞基-1,3,4-噻二唑-2-基-)-N'-苯基硫脲(3a)和N-(5-去氢枞基-1,3,4-噻二唑-2-基-)-N'-间甲基苯基硫脲(3c)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防效率分别达到93.3%和83.3%,而化合物N-(5-去氢枞基-1,3,4-噻二唑-2-基-)-N'-邻甲基苯基硫脲(3b)、N-(5-去氢枞基-1,3,4-噻二唑-2-基-)-N'-间甲基苯基硫脲(3c)、N-(5-去氢枞基-1,3,4-噻二唑-2-基-)-N'-对甲基苯基硫脲(3d)和N-(5-去氢枞基-1,3,4-噻二唑-2-基-)-N'-对氯苯基硫脲(3i)对玉米螟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防效率分别为66.7%、66.7%、73.3%和60%;此外,对化合物构效关系也进行了讨论,发现苯环上4位取代基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防效率贡献分别为HCH3ClCF3OCH3Br=F和CH3ClBrFH=CF3OCH3。  相似文献   
462.
报道了广西柳州发生在韭菜上的一种新病害,病原菌经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鉴定为樟疫霉P hy tophthora cinnam om iR and。该菌在胡萝卜培养基上生长最茂盛,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1°C。  相似文献   
463.
许多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3SS),将效应物蛋白分泌并转运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引起植物发病或过敏反应.效应物是病原细菌和植物分子互作的关键物质.全基因组筛选鉴定Ⅲ型效应物蛋白并研究其功能,对于解明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寄主范围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vrBs1作为报告基因,将其过敏反应诱导结构域(AvrBs159-444)克隆到不含启动子的穿梭质粒pLAFR6上,构建一个用于Ⅲ型效应物转运体外鉴定的报告质粒pLJB,并以已经鉴定为效应物基因的XC-1553的启动子验证该报告质粒,证明pLJB工作正常.该报告质粒为进一步进行全基因组筛选鉴定野油菜黄单胞菌Ⅲ型效应物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464.
不同激素配比对百合叶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兰州百合和台湾新铁炮百合的叶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D能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浓度为1.5~2.0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愈伤组织质量较好.一定浓度范围内的6-苄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以及萘乙酸(NAA)间的配组,能诱导小鳞茎的形成,并进一步分化成不定芽.当激素组合为6-BA 1.0 mg/L+NAA 0.5 mg/L时,兰州百合的出芽率与平均出芽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0.83%和5.22个;当激素组合为6-BA 2.0 mg/L+NAA 1.0 mg/L时,台湾新铁炮百合的出芽率与平均出芽数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和3.31个.  相似文献   
465.
[目的]已报道的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c 8004菌株基因组中XC1077被注释编码一个假定糖基水解酶,初步研究XC1077基因的致病性,为深入研究Xcc 8004中的糖基水解酶在植物病原菌侵染及定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单交换构建XC1077整合突变体NK1077,用带有全长XC1077基因序列的pLAFRJ质粒对NK1077进行功能互补并检测致病性.[结果]PCR及酶切验证表明整合突变体NK1077和互补菌株C1077构建成功.在MMX基本培养基上,NK1077及C1077的生长情况与Xcc 8004一致.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NK1077在满身红萝卜的致病性下降到Xcc 8004的48.3%,过敏反应(HR)检测结果表明NK1077在辣椒ECW-10R上产生的HR反应明显滞后,而互补菌致病力及过敏反应能恢复至野生型水平.[结论]XC1077基因在Xcc 8004中是一个与致病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466.
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模型易于实现(辨识模型即为神经网络本身)和对非线性映射的逼近性能良好,为非线性系统黑箱辨识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本文在研究BP神经网络MATLAB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用于非线性函数逼近的3层BP网络。训练结果表明:预测值与期望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BP网络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67.
基于香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在白细胞表面抗原CD53基因中筛选到一个结构变异(structure variant,SV)184,为了探索不同猪品种间此结构变异是否存在多态性变化,本试验选择香猪、大白猪、糯谷猪、柯乐猪、江口萝卜猪和荣昌猪作为试验动物,采用PCR方法对猪群中SV184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研究,应用RT-PCR技术,分析CD53基因的原初转录本序列结构,研究SV184对CD53基因的转录是否有直接影响。结果显示,6个猪品种中SV184的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香猪以VN基因型为主,其他5个猪品种是NN基因型占优势;计算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香猪以缺失的V等位基因为主,其他5个猪品种以正常的N等位基因为主。选择3种基因型个体的血液样本,逆转录后分析CD53基因的原初转录本的序列,从中检测到缺失型和不缺失的两种转录本形式,提示SV184对CD53基因的转录无直接影响。SV184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区分香猪和其他猪品种。  相似文献   
468.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五指山水满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本研究对五指山水满茶及其他6种茶(普洱茶、白毛茶、白沙绿茶、西湖龙井、兰贵人和碧螺春)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茶多酚、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种茶的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效果最好,且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关系,整体热稳定性比较好。在7种茶中,水满茶清除ABTS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且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均与样品浓度表现出量效关系,但水满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弱;还原能力是白毛茶最强,其次是白沙绿茶和水满茶。7种茶的总黄酮和茶多酚含量分别在3.06%~5.4%和14.6%~18.1%之间,其中,水满茶的茶多酚含量最低,但总黄酮含量却最高。因此,五指山水满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469.
广西黑皮冬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Isolate PD1 of Phytophthora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black pericarp wax gourd in Guangxi in 2005.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isolate were examined, and its sequence of ribosomal DNA-ITS was analyzed. The range of growth temperature of the isolate was 10-37℃ and the optimal one was 31℃. The pathogen was sensitive to 10 mg/kg of malachite green, and its ability for starch utilization was weak. A wide host range of the pathogen was confirmed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The sizes of sporangia were (37.5-71.7) μm×(20.8-47.5) μm (av. 55.0 μm×30.4 μm). Microcycle conidiation of the pathogen was observed.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 based on its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s as well as ribosomal DNA-ITS sequence.  相似文献   
470.
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制剂,按照农业部颁布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愈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