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1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林业   315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171篇
  471篇
综合类   1993篇
农作物   220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844篇
园艺   329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细锯脂鲤背鳍和脂鳍的发育观察和转录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细锯脂鲤脂鳍和背鳍形态和骨骼发育,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脂鳍、背鳍原基和背鳍共3个组织的转录组,发现细锯脂鲤背鳍原基28 DAH(Day After Hatch,DAH)出现,30 DAH仔鱼背鳍鳍条已出现分化,35 DAH背鳍鳍条已硬骨化,脂鳍在32 DAH开始出现。背鳍原基、背鳍和脂鳍这3个组织共同表达基因有14 115条,分别占背鳍原基转录组的84.01%、背鳍的83.19%、脂鳍的84.14%,提示脂鳍发育的主要调控机制与背鳍发育较为相似。相同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方面,相比脂鳍,背鳍原基和背鳍之间的基因表达模式要更为相似。发现有些与鳍发育相关的基因在背鳍和脂鳍转录组中存在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脂鳍发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不同厚度PE膜包装对青皮核桃果实采后鲜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厚度PE膜包装对青皮核桃果实采后鲜贮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探寻简易、高效的青皮核桃保鲜技术提供依据。以“温185”青皮核桃为试材,以普通地膜包装为对照,采用PE30(30μm)、PE40(40μm)及PE50(50μm)3种不同厚度薄膜包装处理,于(-1±1)℃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青皮核桃贮藏过程中营养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PE40包装自发气调能力最强,贮藏14 d后,袋内气体达到平衡,O2体积分数为5.5%~6.5%,CO2体积分数为4.5%~5.5%。与对照相比,不同厚度PE膜包装可较好地维持青皮核桃含水量、色泽及硬度,抑制核仁含水量及酸价的下降。PE40包装对青皮核桃果实采后鲜贮效果显著,可使其贮至70 d时,腐烂指数为12.17%,裂果率为16.67%,核仁保鲜率达到100%,生产上推荐使用PE40包装对青皮核桃进行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63.
利用改进熵值法对2017年广西各县(市/区)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采用GIS空间统计模型分析了其空间集聚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广西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17年广西各县(市/区)耕地利用效率值总体不高,各地区之间空间差异性显著;(2)广西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4.
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固碳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利用InVEST固碳功能评价模块,定量评价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背景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研究区碳固定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2000—2010年草地、灌丛、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204.0、285.3和122.7 km2,耕地面积减少了3984.5 km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地覆被变化显著.研究区10年间碳固定能力整体提升,其中,延安市境内各流域平均固碳增加量为3.3 t/hm2,固碳总增加量为13.3×106 t,榆林市境内各流域平均固碳增加量为4.0 t/hm2,固碳总增加量为14.5×106 t,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固碳效益显著.耕地、草地、荒漠向林地的转化固碳效益最大,其单位面积固碳增量达100 t/hm2以上,耕地向林灌草的转变使研究区固碳总量增加达3405.77×104 t,其中73.37%的总固碳量比重来自耕地向草地的转化.通过生态系统碳固定重要性分级和空间分区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科学实施、维持区域碳平衡和碳达峰,保障区域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危害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已成为限制番茄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自然番茄抗病资源及抗病基因是控制TSWV的有效方法。秘鲁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 Mill.)和智利番茄(Lycopersicon chilense Mill.)等野生番茄是目前发现的抗TSWV的主要自然资源。其中,秘鲁番茄中的显性抗病质量基因位点Sw-5在TSWV抗病遗传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后续开发和培育了多种与Sw-5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含有Sw-5的抗病品种。除此之外,病毒RNA介导基因沉默技术在番茄TSWV抗病育种中也逐渐受到重视。由于目前陆续出现了打破Sw-5基因位点的TSWV分离种,因此今后的工作亟须发掘TSWV新的抗病资源和基因。  相似文献   
66.
为考察热处理对毛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采用大豆油、固体石蜡、导热油、二甲基硅油、空气5种介质在200℃下对毛竹竹材热处理0.5~8 h,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CIE 1976—L*a*b*颜色系统表征热处理前后竹材表面颜色,计算颜色总色差(ΔE*)、明度(L*)变化、红绿色品指数(a*)变化、黄绿色品指数(b*)变化,探讨热处理介质和处理时间对竹材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介质和处理时间均能显著改变热处理竹材表面的颜色,在相同的热处理时间下,不同介质改变毛竹竹材颜色的程度差异较大,大豆油、固体石蜡、导热油和二甲基硅油热处理竹材的ΔE*是空气的1.37~2.10倍。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处理后竹材表面ΔL*、Δb*的绝对值逐渐增大;Δa*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介质有关,空气与其他介质对Δa*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ΔE*则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7.
热应激对鸡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机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18只AA肉鸡于 2 2℃饲养。 30日龄时 ,随机分成 3组 ,分别进行 0 ,5和 10h的 4 1℃高温应激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DNA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caspase 3和Bcl 2的表达。结果 :应激处理 0 ,5和 10h时 ,(1)DNA合成期 (S期 )细胞比例分别是 2 77% ,3 2 8%和 2 31% ;(2 )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是 3 99% ,11 15 %和3 31% ;(3)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14 2 4 % ,2 7 0 1%和 10 84 % ,Bcl 2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是 2 0 5 9% ,15 13%和 2 7 92 % ;(4 )应激 5h与 0和 10h的细胞凋亡率、caspase 3和Bcl 2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5 )应激处理鸡的胸腺细胞凋亡率、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率从 0h到 5h逐渐升高 ,以后又逐渐下降。在高温应激过程中 ,胸腺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平行的变化关系 ,而与Bcl 2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反向变化关系。这些结果均说明 :高温应激能明显影响胸腺细胞凋亡 ,而这种细胞凋亡的变化受caspase 3和Bcl 2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68.
两种生物农药防治菜心黄曲条跳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条跳甲 Phyllotreta striolata 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大害虫?本文研究了种子丸粒化包衣?拌土撒施和叶面喷雾3种施药方式下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 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对为害菜心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utilis 的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采用苏云金杆菌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进行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的菜心, 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6.71和9.93, 显著低于对照(31.79); 拌土撒施处理的菜心, 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19.34和24.17, 显著低于对照(65.53); 〖JP+1〗叶面喷雾处理后第3?5?7天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58.95%/52.37%?69.56%/64.04%和81.12%/70.09%?本研究探索了菜心生产中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 研究结果将为菜心生产过程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决国内羊胴体分割自动化程度低、分割质量差的问题,以去腿剥皮后的羊胴体为研究对象,以多自由度工业机器人为操作主体,探索研发一套智能化分割设备,实现羊胴体自动化分割.使用专用气动夹具对羊胴体进行夹紧后,对胴体进行定位,并做好分割路径轨迹规划,导入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由机器人控制高速旋转刀具执行相应路径的分割;通过2个电动推杆实现羊胴体在装央工位与分割工位间的循环移动,机器人每完成一次分割即旋转180°进行下一次的分割,使分割操作不间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自动完成指定路径的分割,分割每只羊所用时间为154.6 s,性能稳定,基本满足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讨辽宁沿海非经济贝类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特征,本研究选取了托氏琩螺(Umbonium thomasi),利用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分型技术(GBS)对辽宁黄渤海沿岸的5个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的SNP标记开发和遗传特征分析。本研究共获得1315987个SNP标记,发现这5个托氏琩螺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851~0.1161和0.1424~0.1627,观测杂合度均低于期望杂合度,说明托氏琩螺群体存在杂合子缺失,有种群退化风险。C4-ZH群体可能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而发生种群缩小和多样性降低。遗传分化研究发现, 5个托氏琩螺群体处于中等分化水平,其中C5-JZ群体因为区域保护原因与其他4个群体的分化程度相对较高,且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C5-JZ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基因交流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开发了3个C5-JZ群体的特征性SNP标记。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辽宁沿海非经济物种的多样性水平,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