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1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林业   315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171篇
  471篇
综合类   1993篇
农作物   220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844篇
园艺   329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离体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同来源楸树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高浓度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浓度为300mg/L;吲哚乙酸和2,4-D对花粉的作用效果与楸树的种源有关,总体上均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花粉萌发率均在吲哚乙酸为15mg/L时达到最大值,只有2个种源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花粉萌发率在2,4-D为200mg/L时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和2,4-D均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各个浓度的萘乙酸均抑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02.
2006年四川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按照自然地理条件相近、森林覆盖率有较大差异的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于干旱末期,调查了四川盆地丘陵区13对乡镇(森林覆盖率高的乡镇森林覆盖率为28.26%~56.23%,平均为38.22%,相对应的低的乡镇森林覆盖率为5.65%~27.10%,平均为16.41%)内的溪河流量、堰塘和水井干枯情况以及人畜饮水现状。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森林覆盖率低的乡镇溪河断流率平均为69.1%,断流天数平均为52 d;而覆盖率高的乡镇溪河断流率平均为25.5%,比前者少43.6%,断流天数平均为35.3 d,比前者少16.7 d,溪河平均断流起始时间比前者推迟17.3 d。森林覆盖率低的乡镇堰塘、水井平均干枯率分别为62.5%、70.0%,新打水井中,出水井率为48.2%;而覆盖率高的乡镇堰塘、水井平均干枯率分别为40.9%、43.7%,比前者分别低21.6%、26.4%,新打水井中,出水井率为57.7%,比前者高出9.5%。人畜饮水困难数占总人畜比例,覆盖率高的乡镇比覆盖率低的乡镇分别少24.0%、23.2%。  相似文献   
103.
利用RACE-PCR技术获得了牙鲆FREP1(fibrinogen related protein)基因1 131 bp cDNA全长序列,其中开放阅读框786 bp ,所编码的蛋白C 端含有纤维蛋白样结构域标签(WWYSRCGSAGLNG)。RNA整体原位杂交检测发现只在孵化后2 d和5 d(2 dph、5 dph)仔鱼的肠道中有FREP1基因表达,而在9 dph和13 dph仔鱼胸鳍、肠道、鳃和皮肤中均有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该基因主要在成鱼的肠、鳃、皮肤和鳍条上表达,而脾脏、心脏、肾脏、肝脏和肌肉表达量很低或没有表达。鳍条和皮肤较其他组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鳃和肠相比其他组织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于该基因主要在鳍条、皮肤、肠和鳃中表达,提示FREP1基因可能和牙鲆先天性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104.
以甾体含量为主要指标,以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为辅助指标,对液体悬浮法生产猪苓甾体所需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猪苓菌丝甾体化合物积累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8.0 g.L-1,酵母膏4.0 g.L-1,磷酸二氢钾1.00 g.L-1,硫酸镁1.00 g.L-1,维生素VB10.1 g.L-1,1%羟甲基纤维素钠10 mL.L-1;在此培养基中每瓶所得菌丝体干重得率为2.050 g,干菌丝体及发酵液中甾体含量分别达到3.864 mg.g-1和37.68 mg.L-1;同时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和发酵液的猪苓多糖含量分别为11.542 mg.g-1和58.85 mg.L-1。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探针杂交筛选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BAC基因组文库,利用引物步移的方法对阳性克隆BAC047_K12进行序列测定,得到2815bp的SCYA126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SCYA126基因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拼接的序列与SCYA126 cDNA序列完全一致,编码92个氨基酸,在N端含有2个相邻的半胱氨酸(CC)和2个不相邻的半胱氨酸,为典型的CC趋化因子亚家族成员;其上游调控序列包含TATA框启动子序列和一些与免疫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另外,根据与GenBank接收号为BM029630的EST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SCYA126基因组中的内含子没有被剪接,导致翻译后可能产生N端部分缺失的SCYA126蛋白。在胰脏和肝脏中确认了高表达的包含内含子的mRNA的存在,而且其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正常剪接的SCYA126mRNA。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八角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质谱法(MS)和核磁共振法(NMR),对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了7种化合物,分别为Nortrachelogenin-8′-O-β-D-glucopyranoside(1)、Dihydrobuddlenol B(2)、Naringenin-4′-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L吡喃鼠李糖(4)、Benzeneethanol-4-O-β-D-glucopyranoside(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6)和莽草酸(7)。【结论】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7.
垃圾堆放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受到关注,重金属是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本文对苏北某市的一废弃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农田土壤进行分析,通过测定重金属的全量以及有效态含量来评价垃圾场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垃圾场周边农田土壤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说明垃圾场周围的土壤可能存在重金属Cd的农产品污染风险。Hg、As、Pb、Cr四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非污染土壤,但都未超过土壤质量二级标准。随着距离的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呈现出减少趋势,垃圾堆放点对周边大约150m范围内的土壤产生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找到能够准确反映植物生理水分含量的植物电特性敏感测试频段,采用宽频高灵敏度1260阻抗分析仪及1287电化学界面和1294阻抗接口联用的方法,以卷心菜作为研究对象,在10Hz~1MHz宽频段范围检测随叶片含水率变化的叶片电特性,分析得到了用生理电阻测量样本含水率的敏感频段为小于1kHz,用生理电抗(容抗)测量样本含水率的敏感频段为25kHz左右。同时,在此敏感频率的激励下,得到植物生理水分与电特性的相互关系曲线,为植物缺水状况快速诊断和相应仪器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稀土促进松茸菌丝体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浓度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生长的初步研究表明: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证实①50 ×10- 6 ~100 ×10- 6 的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的促进作用最大;②在固体培养时30d 松茸菌丝体生长最旺盛,这时可以作为菌种转接与扩繁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外源甲状腺素(T4)及可的松浸泡卵和仔鱼,结果表明: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牙好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体长没有显著影响;外源甲状腺素(T4)对0~10日龄的仔鱼生长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0~10日龄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和可的松对11~24日龄仔鱼的生长不显著,外源甲状腺素(T4)对11~24日龄的仔鱼变态有显著影响,和对照组(0)相比,0.05×10-6和0.1×10-6的影响显著;外源可的松对11~24日龄的变态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