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26篇 |
免费 | 325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11篇 |
农学 | 734篇 |
基础科学 | 209篇 |
408篇 | |
综合类 | 4231篇 |
农作物 | 234篇 |
水产渔业 | 83篇 |
畜牧兽医 | 626篇 |
园艺 | 88篇 |
植物保护 | 230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793篇 |
2010年 | 371篇 |
2009年 | 371篇 |
2008年 | 326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587篇 |
2003年 | 428篇 |
2002年 | 286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212篇 |
1994年 | 167篇 |
1993年 | 591篇 |
1992年 | 425篇 |
1991年 | 348篇 |
1990年 | 202篇 |
1989年 | 15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98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1970年 | 3篇 |
1968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33年 | 3篇 |
1932年 | 3篇 |
192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缩节安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棉花黄萎病(Verticiliumdahliae)发病初期田间用缩节安叶面喷施的方法处理棉株可减轻黄萎病的叶面症状,控制该病的发生扩展;在重病田以20、40、60mg·kg-1的浓度于7月上旬,在河南新乡叶面喷施1~2次,病指相对减退率为44.7%~66.7%,产量增加0.86%~9.59%。 相似文献
82.
樟子松是沙地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沙地樟子松林天然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红花尔基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半湿润、短无霜期。沙地樟子松于20 世纪50 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引种成功,但一直不能天然更新,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梢直至死亡的现象,而天然沙地樟子松林无论在更新还是生长上却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为了认识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天然林的更新特征,于 2004 年 7-8 月对红花尔基天然沙地樟子松林的20 块样地、3 种林窗(2 圆形、5 窄长方形、3 宽长方形)樟子松天然更新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龄大的林分(大于 50 年)总平均更新指数高于林龄小的林分(小于 50 年),最大更新指数达29株m-2。更新的苗龄绝大多数小于10年生。回归分析表明,林龄是决定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虽然樟子松是阳性树种,但林冠的郁闭度似乎对天然更新没有直接影响。林窗更新调查结果表明,林窗内更新指数都较高;对于圆形林窗更新高峰出现在林窗南缘和东缘,而对于窄长方形林窗,更新高峰则出现于东缘;而且更新苗龄相对较大(最大达 38 年)。上述结果表明樟子松更新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如果没有较大林窗或较大的其它干扰,如火、风雪害或皆伐等,更新苗木将很难进行入主林冠层。 相似文献
83.
84.
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的3个主要问题:均分土地与规模经济、土地调整与长期投资、土地流传与资源配置效应,指出了改革的一些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85.
四川马尾松低产林经营类型划分及其应用研究(Ⅱ)──典型低产林经营类型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划分了四川马尾松低产林经营类型的基础上,选择了乐山市洪雅、青神和眉山三个县进行以采伐更新为主的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研究,总结出了8个低产林经营类型的最佳改造技术组合。分析了调整林种结构,发展经济林在低改中的重要意义。试验表明幼林阶段适当地间种农作物有助于林地土壤改良和提高林分生长量。试验和调查结果还表明封山育林对于保持水土、保护现有林分不受破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提高林分产量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对于以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全砍重造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玉米氮素动态变化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为雨养条件下玉米单产进一步突破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选择先玉335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播种密度(8.5万株/hm2和9.5万株/hm2)。化肥施用总量一定,磷钾肥作为底肥施入,氮肥按不同比例分期施用,以尿素作为追肥肥料,在拔节期和吐丝期施入。分别于拔节期、吐丝期、吐丝后15 d、吐丝后30d、吐丝后45 d、吐丝后60 d测量叶、茎、鞘、苞叶、籽粒、穗轴、雄穗和花丝的氮含量。[结果]氮素积累量在吐丝后45 d前后达到最大;高密度有利于氮量积累;植株总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高密度下相关系数大;高密度下籽粒氮含量和氮收获指数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吐丝期氮肥比例相对高有利于叶片和穗部(籽粒+苞叶+穗轴)氮素在生育后期的积累及茎鞘氮素的转运,前期氮肥比例大易造成穗部氮代谢延后。氮素吸收高峰在吐丝到吐丝后15 d;吐丝期氮肥比例高的施肥方式提高了生育后期的氮素吸收速率,在较高密度下吸收速率前移。[结论]氮肥施用比例适当后移,对氮肥利用有利;前期氮素累积太多对后期氮素吸收利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根据DLVO理论,带电胶体颗粒相互作用是范德华引力和静电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Hamaker常数是表征范德华引力的一个关键参数,因此获得胶体的Hamaker常数是定量表征颗粒相互作用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土壤胶体Hamaker常数的新方法.并以蒙脱石、紫色土和黄壤胶体为实验材料,成功实现了其Hamaker常数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蒙脱石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6.5×10~(-20)J,紫色土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7.5×10~(-20) J,黄壤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5.3×10~(-19) J.虽然理论上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胶体的Hamaker常数应该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测定Hamaker常数的标准方法,本法的精读验证难以实现.所以,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物质Hamaker常数,其可靠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还少丹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衰老小鼠心肌线粒体DNA(mtDNA)缺失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还少丹低、高剂量组,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分别给予蒸馏水和还少丹水煎液灌胃。连续给药6周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心肌组织mt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条带,用光密度扫描定量各组mtDNA的缺失率。结果空白对照组未见mtDNA缺失型扩增条带,其余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型扩增条带;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小鼠心肌mtDNA缺失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与高剂量组之间比较mtDNA的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少丹能减少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心肌mtDNA的缺失程度,提示该方能降低mtDNA的氧化损伤,保护mtDNA的结构完整性,从分子水平上为还少丹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