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的矛盾入手,分析其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多重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多样化之间的不吻合.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建设发展为背景,开展了"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按照以培养方案的分段式设置、第二课堂的分段式培养作为两个横向的面,以就业和深造作为两条纵向的线,...  相似文献   
22.
[目的]为研究干旱胁迫对黄果柑果实品质、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进而为黄果柑的抗旱减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7年生黄果柑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覆膜及严格控水的方法设计3个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并对各处理下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干旱胁迫对黄果柑果实大小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轻度干旱...  相似文献   
23.
葡萄品种遗传关系的RAMP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目前南方大力推广的 18个葡萄品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 ,品种间遗传差异明显 ,多态性高。 33个引物组合产生的 14 8条DNA扩增片段中 ,12 0条具有多态性 ,占 81 1% ,每个引物组合可扩增 1~ 8条多态性带 ,平均 4 5条。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 0 75 9~ 0 94 5 ,平均值为 0 84 4。聚类分析显示 ,RAMP标记能将 18个品种完全分开 ,鉴定出引入栽培的京秀和信浓笑两个品种遗传关系很近。同时 ,RAMP标记的聚类结果与葡萄品种抗感霜霉病类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四川井研3个脐橙品种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有机酸积累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脐橙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主要取决于花后120 d有机酸分解的量;不同品种间,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CS、MDH、细胞质ACO和线粒体ACO活性差异不明显;但在花后120 d,纽荷尔和丰脐果实内的IDH和PEPC酶活...  相似文献   
25.
适应湿热生境和6、7月成熟供市,是南方苹果栽培、选育的主要目标。作者在四川和重庆中南亚热带、中亚热带至中北亚热带湿热少日照照叶常绿林区的丘陵、平原和山地历经10年(1994~2004年)多点区试和16个早熟品种比较试验,选育出耐湿热、早熟优质苹果新品种‘南部魁’,2004年1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6.
柑橘果实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对柑橘果实糖代谢研究概述的基础上,着重评述了蔗糖运输的相关酶、糖积累过程中催化蔗糖合成的酶、以及与糖代谢相关的酶基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运用分子生物学和反向遗传手段,来研究有关酶及酶基因对果实糖分积累的直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
不同生境对脐橙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柑桔业面临着更大的果品质量和市场激烈竞争等方面的挑战[1]。提高果品质量,已成为我国脐橙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柑桔果实众多品质指标中最主要的指标是风味品质。甜酸度又是果实风味品质的关键因子,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实内所含糖的种类、数量以  相似文献   
28.
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鉴定的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盆栽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从22个供试葡萄品种中鉴定筛选到1个高抗霜霉病的品种超藤和8个中抗品种饭刚黑、信浓乐、弗雷无核、黑蜜、优选皮奥萘、高妻、京秀、峰后。相关性分析表明,22个供试葡萄品种接种前和接种后2d,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相关不显著。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利用这3种酶的活性作为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鉴定的辅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9.
低温胁迫对枇杷幼果抗氧化酶系统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果肉和种子的生理指标及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探索幼果低温伤害的机制。【方法】以"大五星"枇杷最易受冻的幼果为试材,经不同低温胁迫(12,6,3,0,-3,-6℃)处理不同时间(12,24,36,48h),测定幼果果肉和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抗氧化酶活性,并研究低温胁迫对其组织结构和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的影响。【结果】枇杷幼果果肉、种子的LT50分别是-6.1和-4.9℃。果肉、种子分别在0和3℃以上的轻度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和REC均较低;但果肉、种子分别在-3和0℃以下重度低温胁迫下,保护酶活性逐渐降低,REC和MDA含量上升。0℃时幼果外果皮细胞出现明显破裂和自溶现象,-3℃时中果皮(果肉)细胞破裂,果实受低温伤害严重。而种子在3℃时种皮细胞出现破裂,0℃时种皮与种胚开始分离,种胚细胞自溶明显,低温伤害较重。【结论】轻度低温胁迫时,过氧化酶系统协同作用可有效清除枇杷幼果果肉和种子细胞内的活性氧;重度胁迫时,酶失去保护功能;枇杷幼果中种子耐低温能力最差,3℃时即出现低温伤害,其次为外果皮,而果肉耐低温能力则最强。  相似文献   
30.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向。“三全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充分整合高校资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全环节中的作用,对于农业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为例,探索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成长为甘于奉献、信念坚定的“三农”人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思想价值引领在农业高校育人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