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主要分离鉴定普洱茶陈香味成分,并将其提取物微胶囊化,扩大其用途。提取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萃取法(SDE)对普洱茶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经气相色谱(GC)和气质联用色谱分析(GC/MS)鉴定,结果表明构成普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氧化芳樟醇Ⅰ(顺式呋喃型)、氧化芳樟醇Ⅱ(反式呋喃型)、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吡喃、1,2,3-三甲氧基苯等。同时,本实验以β-环糊精和魔芋胶为壁材对普洱茶香气成分进行微胶囊化;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微胶囊化最佳包埋工艺为:普洱茶香气成分与壁材的比例为1∶6,β-环糊精与魔芋胶的比例为500∶1,固形物浓度为20%,干燥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42.
以芦丁与Vc为对照,测定云南普洱茶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酸盐的能力及其还原力.结果表明:普洱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浓度成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不明显,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其中,乙醇沉析物、正丁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乙醇溶解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相同浓度下优于芦丁;水提取物、乙醇沉析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但效果不如Vc;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较好,还原力也很强.  相似文献   
43.
一、前言 我国西南,一般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省一市,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其边缘山区,至今保存着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当地各民族还沿袭传统,栽培乔木型大茶树,采制食用“油茶汤”,并视茶为神,把茶融汇在日常生活和当地民俗中。无论过节祭祀、婚丧嫁娶、走亲访  相似文献   
44.
以"紫娟"普洱茶茶褐素为对象,研究"紫娟"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饮食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即动物给药量0.135、0.405、1.215 g/kg)茶褐素组及阳性对照组。观察"紫娟"普洱茶茶褐素对大鼠摄食量、饮水量、体质量、体长、肝脏指数的影响;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茶褐素对实验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预期结束后,"紫娟"普洱茶茶褐素对大鼠的进食、饮水、体长无影响;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茶褐素组能抑制高脂饮食大鼠体质量的增长速度,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实验大鼠肝脏的脂变,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具有预防实验动物脂肪肝形成的作用,中、高剂量茶褐素组效果尤为明显(P<0.5)。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采用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法研究普洱茶茶褐素(TB,分子量50 k Da)对大鼠尿液代谢的影响。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TB组、高脂组和高脂+TB组,以生物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研究灌胃高剂量普洱茶茶褐素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TB组与正常对照组,高脂+TB组与高脂组的尿液代谢谱有明显差异;筛选出缬氨酸、柠檬酸、牛磺酸、丙酸盐、α-酮戊二酸、β-羟基丁酸等6种普洱茶茶褐素标志性代谢物;普洱茶茶褐素对大鼠尿液的影响可能涉及到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不同微生物发酵的普洱茶翻堆样中茶褐素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霉、黑曲霉、酵母菌、米曲霉及根霉的最后一翻样中茶褐素的量分别达12.57%、16.41%、15.51%、14.26%和17.84%。翻堆样中茶褐素提取物中的茶褐素、多糖和蛋白质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随茶褐素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减少值小于茶褐素的增加值。木霉、黑曲霉、酵母菌、米曲霉及根霉的最后一翻样中茶褐素提取物中的茶褐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5.30%、43.50%、39.21%、44.83%和39.56%;茶黄素分别为0.85%、0.77%、0.75%、0.77%和0.89%;茶红素分别为0.53%、3.49%、0.26%、4.00%和3.30%;多糖分别为27.81%、23.35%、33.09%、21.11%和27.14%;蛋白质分别为28.57%、26.96%、26.44%、26.00%和26.61%。说明不同微生物发酵样中茶褐素提取物的化学组成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以普洱茶茶褐素(分子量50 k Da,TB)为研究对象,通过灌胃茶褐素后分析大鼠体内微生物变化,揭示普洱茶茶褐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茶褐素能显著改善抗生素的脱污染作用,调整肠道菌群失调,且具有促进大鼠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殖,抑制大肠杆菌、肠球菌生长的作用,并随时间延长,效果愈加明显;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可加速茶褐素的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不同原料对红茶茶膏理化感官及色差品质的影响问题,提高红茶茶膏产品品质。将不同茶叶(祁红毛峰、四川蒙顶、凤庆滇红)利用酶解真空浓缩工艺制备工夫红茶茶膏,并对其理化、活性成分、色差及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蒙顶茶膏蛋白含量,TF、咖啡碱、儿茶素、GC、EGC、EGCG较高。凤庆滇红茶膏茶红素、总糖含量较高,儿茶素含量相对较低。祁红毛峰营养素含量和活性成分均介于四川蒙顶和凤庆滇红之间。四川蒙顶红茶宜作为红茶茶膏加工原料。色差分析a值、b值、△E、Cab、Sab与汤色得分相关系数较高,能更好地反映茶膏汤色状况,可作为茶膏汤色品质衡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9.
以0.1%(按干物质计)接种量接种黑曲霉,相对湿度50%,40~45℃密封发酵,10 d翻堆1次,发酵40 d完毕,进行普洱茶“固态发酵”,研究了不同翻堆样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新老工艺普洱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在翻堆样中茶总糖、多糖随发酵进程延长呈增长趋势,发酵40 d的4翻样中总糖含量最高达(9.49±0.23)%,多糖最高达(1.68±0.32)%,寡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由(2.7±0.22)%增加到(4.03±0.51)%,最终降为(2.15±0.62)%.以老工艺(粗)为对照新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寡糖含量差异显著,新工艺原料含量为(7.02±0.14)%,新工艺八级含量仅为(1.91±0.22)%.  相似文献   
50.
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学校实际,以符合专业内涵又体现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培养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课程的建设以及专业特色优势定位等方面,探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将强化实践教学,突出食品原料生产和产品保鲜加工以及云南民族传统食品的安全控制等作为专业建设的特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