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试验选择品种差异较大的贵州荷斯坦奶牛和务川黑牛构建不同DNA池,设计1对引物分别扩增2个牛种α-乳清蛋白(alpha-lactalbumin, LALBA)基因5'调控区及第1外显子部分序列总长1126 bp。结果表明,LALBA基因5'调控区存在5个SNPs位点:T-114C、C-166T、A-225C、C-344T、T-778C,T-114C仅在务川黑牛表现多态性。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LALBA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NP位点导致11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消失,其中1个位于核心启动子区,产生5个新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前后RNA二级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目标序列未发现CpG岛。  相似文献   
22.
以小香鸡为试验对象,研究长期闲置的种公鸡和正常采精的种公鸡在精液品质和体形指数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期闲置使种公鸡体重减轻(P<0.05)、冠高变小(P<0.01)、精子活力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3.
利用贵州省家畜冷冻精液站西门塔尔种公牛2006、2007、2008年采精量、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和合格冻精产量7172条记录,建立动物模型,利用MTDFREML软件对种公牛的单个精液性状育种值进行估计,对育种值排序做秩相关分析,并跟据各性状的不同遗传特点,计算种公牛综合育种值。结果表明,各性状育种值排序有所差异;综合排名前10位的公牛依次是6021、2190、6019、6075、6059、6053、452、439、6051和6063。为该站种公牛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了全面了解弗莱维赫后代公牛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繁殖性能,经过2年时间,对8头18月龄以上弗莱维赫×西门塔尔(弗×西)种公牛和6头18月龄以上法系西门塔尔与法系西门塔尔输配所生种公牛(西×西)冷冻精液(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冻精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弗×西组平均初采月龄比西×西组早,且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次平均采精量、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和复苏率比西×西组高,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西×西组鲜精密度比弗×西组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均表现出较强的冻精生产能力,冻精产量较高,质量好,精子耐性较强,复苏率高,冻精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牛冷冻精液GB 4143—2008标准。弗×西组种公牛冻精质量比西×西组好,冻精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9.3%。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遵义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分别为80.00%、78.0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5.00%、71.83%,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3.93%、81.8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4.47%、74.4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5.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生产的三元杂交肉牛,试验选用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和夏洛莱牛冻精对西本母牛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犊牛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从初生到18月龄,夏西本牛的体重、体尺指标均最优,依次为利西本牛、安西本牛、西本杂牛;3组三元杂交牛不同月龄的体重、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西本杂牛(P<0.05).结论:虽然夏西本牛的体尺指标和生产性能最好,但由于其产犊难产比例较高,且当地养殖户不喜欢其白色的被毛,因此建议在本省推广利西本牛、安西本牛.  相似文献   
26.
选择8头18月龄以上弗×西种公牛,用优化冻精生产工艺生产冷冻精液,与优化前3年86头次本站饲养的肉用种公牛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冷冻精液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显示: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平均初采月龄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提前,但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及复苏率3项指标弗×西种公牛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有所提高,但2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鲜精密度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比弗×西种公牛有所提高,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次均采精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4.85 mL,试验前为4.46 mL,弗×西种公牛提高8.74%,2者间差异显著(P0.05);头年均冻精生产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15 736剂,试验前为14 272剂,弗×西种公牛年均冻精生产量提高10.26%,2者间差异显著(P0.05);优化冻精生产工艺使弗×西种公牛采精量和冻精生产量显著提高,冻精活力比试验前提高3.5%,其平均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26.6%。2组种公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均较高,分别为81.82%和77.68%,但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1.72%和70.11%,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2.81%和76.92%,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3.59%和71%,2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7.
28.
进口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西门塔尔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三年半的时间,对43头2~8岁的法系西门塔尔母牛选用进口德国弗莱维赫牛及贵州省家畜冷冻精液站法系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察其后代的繁殖率及健康情况,并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显示:人工授精后情期受胎率分别为81.81%和76.19%,产犊率分别为54.55%和61.19%,繁殖成活率分别为83.33%和84.61%,表明弗莱维赫牛和西门塔尔牛的繁殖率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所有后代未发生疾病,健康状况良好,2组均有胎儿过大致犊牛难产死亡情况发生。2个组合后代的初生重较大,母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48.10 kg和42.42 kg,差异显著(P<0.05);公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49.68 kg和47.46 kg,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母牛平均体重分别为434.12 kg和431.46 kg,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1 kg和0.72 kg,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公牛平均体重560.68 kg和546.44 kg,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94 kg和0.92 kg,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母牛初生重差异显著外,其他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9.
伴随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就麻江县温氏生猪标准化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作简要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P_GN07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征,为开发噬菌体“鸡尾酒”制剂防治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提供生物学材料。【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广西南宁某养鸡场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vB_EcoP_GN07;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宿主谱测定、pH和温度稳定性评估、最佳感染复数(MOI)测定、一步生长曲线测定、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了解噬菌体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性。【结果】透射电镜显示,vB_EcoP_GN07头部直径为45 nm±5 nm,尾部长约25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宿主特异性强;在4~60℃可以保持效价稳定,在pH 3.0~11.0可以保持噬菌体活性;该噬菌体的最佳MOI为10-2;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潜伏期为60 min,裂解量为560 PFU/cell;测序结果显示其属于双链线型DNA,长度为70 120 bp, GC含量为42.8%;噬菌体vB_EcoP_GN07共有81个开放阅读框,其中23个为已知功能蛋白。经BLASTN比对显示,vB_EcoP_GN07与NCBI数据库中其他噬菌体相似性较低,符合N4-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