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9篇
  31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7种常用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和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87.5 g/L银法利悬浮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具有一定防效和较好的增产效果,生产上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可采取几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假色槭种子透水性及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初步探讨假色槭种子休眠原因,比较了假色槭完整种子和剪裂种皮种子的吸水率,测定了种子各部位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良好,对假色槭种子休眠影响较小。假色槭种子的果皮、种皮、胚浸提液处理后,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但却严重影响了小麦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降低了叶绿素含量、淀粉酶活性,抑制了小麦种子对自身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吸收利用,而且随着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的不断提升,其抑制活性也表现得愈加强烈。在各部位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的生长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抑制影响强于种皮和果皮。说明假色槭种子果皮透水性不是其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各部位存在发芽抑制成分,尤其是胚的抑制活性最强可能是其休眠期较长、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苎麻骨纤维餐具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苎麻骨纤维餐具的降解规律,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采用活性污泥法对其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以生物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分析活性污泥对于聚丙烯(PP)、滤纸、苎麻骨纤维餐具、纸浆模塑餐具和塑料淀粉餐具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降解期间(28天),滤纸降解速度最快,纸浆模塑餐具次之,苎麻骨纤维餐具降解程度低于纸制,生物降解率达到60.59%。而聚丙烯餐具和塑料淀粉餐具基本不降解。增加降解物的表面积和提高活性污泥与降解物的比值,有利于苎麻骨纤维餐具的降解。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SSR和SCoT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遗传差异性分析上的应用性。【方法】利用SSR和SCoT标记,对9个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及3个亲本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94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90%,标记指数为3.19;筛选出的14条SCoT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清晰条带12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75%,标记指数为2.72。聚类分析表明,SSR和SCoT分子标记得出12个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44~0.80和0.40~0.8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2和0.64;在相似系数平均值处,SSR和SCoT分子标记将12个杨树材料分别分为3大类和5大类。Mantel检测显示,2种分子标记在12个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性显著相关(r=0.501 3,P=0.003)。【结论】这2种分子标记均适合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但SSR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和标记效率均高于SCoT标记。  相似文献   
75.
内蒙古高原克氏针茅种群的生态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野外形态调查和DNA分子标记方法,对内蒙古高原7个不同地理分布的克氏针茅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分布区克氏针茅种群的表型性状受环境影响改变程度的差异不同,其中营养枝高度、生殖枝高度、千粒重、颖果长、芒柱长具有随降水量递减而变小、变短的趋势;而颖果直径表现为随降水量的递减逐渐增加的趋势。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表明,16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2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8个(99.22%)。AMOVA分析显示,克氏针茅种群64.9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35.0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其所处生境的年均温呈显著相关关系(r=0.802,t=3.003t0.05=2.571)。聚类分析表明,7个种群一级聚类分为4个分支,有相似生态条件的种群具有优先聚类的趋势,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的相关性。克氏针茅有较大的形态变化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环境适应潜力大,可作为西部地区植被恢复及草地生态建设的首选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76.
PVC管“毒饵站”法农田灭鼠效果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先丹  刘红梅  黎藜  熊咏  吴俊 《农技服务》2010,27(5):596-597
通过PVC管"毒饵站"法农田灭鼠试验示范表明:应用PVC"毒饵站"灭鼠灭鼠效果好,达80%以上。害鼠对其取食率为44.20%,较常规裸露投饵法取食率14.82%高出29.38%,鼠药利用率高;平均所用毒饵量900g/hm2,明显少于裸露投饵法的2250g/hm2,总节约成本17.55元/hm2;使用较方便,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农田放养畜禽均较安全。该方法具有显著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是一种值得大面积推广的灭鼠方法。  相似文献   
77.
运用SRAP分子标记鉴定辣椒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摘要:以辣椒品种航椒4号和航椒5号及其亲本H09-4、H09-2、WS-3、B-2-2为试验材料,运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辣椒杂种与其亲本之间 扩增条带的多态性,鉴定和分析了航椒4号辣椒品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所试验的18对SRAP引物中有13对引物分别在2个辣椒杂交种和其亲本之间存在扩增条带的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的清晰条带数为23.5条,多态性比率为58.89%,其中有3条偏母型引物,2条偏父型引物, 2条互补型引物。用互补型引物DC1-EM9对航椒4号和航椒5号进行了各100粒种子SRAP鉴定,所测纯度分别为100%和97.3%,与田间纯度100%和98.9%非常接近,表明了SRAP分子标记技术是鉴定辣椒一代杂种纯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准确、可靠、快速的特点,在辣椒杂交种子纯度室内快速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为了寻找适于处理茄子种子休眠操作方法简便、处理时间短、处理条件容易控制、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和生产上实用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和赤霉素(GA3)联合处理具有休眠特性的长茄6号种子。结果表明:1.2%H2O2溶液浸种5min后,采用1000mg/L赤霉素溶液常温浸种3h,发芽势为91%,发芽率为93%,可以完全打破茄子种子的休眠,且未见药害发生,可以应用于茄子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79.
二点委夜蛾是近几年发现为害玉米的一种新害虫,危害性较大,由于其侵害部位以及形态上的相近,许多农民习惯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结合近年来二点委夜蛾在新乡县的发生危害情况,本文提出相应地防治措施,指导农民减轻其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80.
为探讨滇杨分枝特性差异的分子机理,对采集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的59个滇杨优树无性系3a生苗木进行了cDNA-AFLP差异研究,分析了苗木侧芽休眠时基因表达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了总条带608条,其中有353条差异性条带,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061,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56,遗传分化系数为0.0123,居群间的基因流为40.28,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分子生物学方差分析(AMO VA)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差异仅为0.99%,差异不显著(P=0.052),居群内差异占99.01%,差异极显著;表明滇杨侧芽在休眠期个体之间基因表达的复杂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亚分枝单元或最小分枝单元,大部分无性系能够以分枝性状相聚.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滇杨分枝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克隆等工作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