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8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11篇
  55篇
综合类   683篇
农作物   178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92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要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年伐量必须小于生长量。在森林资源调查的同时,怎样测定调查范围内各主要树种的蓄积年生长量则历来是测树工作者所关心的课题。调查范围内各主要树种的群积年生长量的测定属林分生长量测定的范畴,其重要意义在于为确定合理的采伐量提供科学依据。测定林分生长量较为常用的方法有材积表法、标准木法和固定标准地法。材积表法  相似文献   
82.
<正> 我们在进行油茶、杉木等主要经济、用材树种杂种优势的细胞遗传基础研究中,设想通过染色体组型和显代的研究,探讨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以及优树早期鉴定和选择的理论根据。为此,从1980年3月开始,对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I)的染色体组型和显带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以普通油茶、板栗的根尖细胞为材料,采用低渗、去壁、火干、变性Giemsa染色等步骤处理,其技术流程是:  相似文献   
83.
海南岛油茶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海南岛内现有的油茶资源,于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选取了海南省15个市县的33个样地的油茶种群及个体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海南岛内油茶资源的分布情况、生境状况及形状特征,并就其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和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4.
以三个感染了不同病毒的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对脱毒效率及脱毒苗的成活率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不同病毒种类最适宜的脱毒技术方法。用茎尖剥离,热处理结合茎尖剥离技术和病毒唑结合茎尖剥离技术,设计不同的热处理周期和病毒唑浓度对材料进行脱毒处理,在计算植株的成活率及成苗率的基础上对其进ELISA检测法检测脱毒率。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方法中热处理加茎尖剥离和病毒唑加茎尖剥离的复合脱毒的方法在提高试管苗的脱毒率上有明显的优势,单一的茎尖剥离处理的茎尖成活率及脱毒率普遍较低。通过变温热处理加茎尖剥离处理中(5周)热处理时PVY, PLRV, PVS均可达到较高的脱毒。脱毒率最高为V病毒100%。病毒唑浓度为45mg/L时,通过病毒唑及茎尖剥离方法得到的PVY和PLRV的最高脱毒率为100%。PVS的最高脱毒率为92%(结论)。比起单一的茎尖剥离技术复合脱毒技术较有优势,在5周的热处理加茎尖剥离技术(只取一个叶原基的茎尖)处理适合PVS病毒的脱毒。变温热处理培养后茎尖剥离处理适于PVY病毒脱毒。试验中三种方法均适合脱去PLRV病毒。经过设计不同的热培养温度和化学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85.
86.
张黎 《现代园艺》2014,(8):77-78
结合城市园林建设和防护的工作实际,分析园林植物保护中病虫害防治的几个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园林植物保护的实效,更好地绿化城市容貌、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居住环境,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7.
采用盆栽方式模拟田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皇竹草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6d)淹水条件下皇竹草形态没有明显变化,而长期(21d)淹水导致皇竹草茎长出大量须根,叶片出现失绿;淹水条件下皇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叶绿素荧光Fv/Fm,Fo,Fm 下降明显,叶绿素含量减少;干旱条件下,皇竹草叶片逐渐出现枯黄,且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叶绿素荧光Fv/Fm,Fo,Fm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88.
选用选育的优质鸡S3、W、S09、F及B系组成二元杂交组合:W♂×S09♀、S3♂×S09♀、W♂×B♀,及3个三元杂交组合:B♂×(W♂×S09♀)♀、F♂×(S3♂×S09♀)♀、S09♂×(W♂×B♀)♀,分别于12周龄对各杂交组合鸡的外观、生长及肉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继二元杂交基础上进行的三元杂交组公母鸡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外貌及体型方面:体斜长、龙骨长及胸深均相应提高,变异系数则相对更小,整体更趋于细致紧凑、均匀齐整;生长及肉用性能方面:12周龄时3组三系杂交公鸡体重分别为1385.50 g、1507.36 g和1482.02 g,相比于二系提高了23.5%、17.7%和35.7%,母鸡体重分别为1112.68 g、1197.69 g和1120.36 g,提高了27.9%、25.4%和26.1%,屠宰率、半净膛率及腹脂率等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元杂交组合F♂×(S3♂×S09♀)组的体型、生长、饲料转化及肉用性能等均优于B♂×(W♂×S09♀)♀和S09♂×(W♂×B♀)♀组,其中12周龄3组公母鸡平均体重依次为1352.53 g、1249.09 g和1301.19 g,3组腹脂率为0.94%、0.60%和0.78%,两项指标F♂×(S3♂×S09♀)组显著占优(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3.08、3.05和3.13,F♂×(S3♂×S09♀)同样最高,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各组成活率都达到90.6%以上的较好水平。本试验为黄羽优质鸡配套系的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9.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氮、磷、钾、钙、镁等养分状况,茶树株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结果】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茶、豆间作能有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茶、豆间作还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显著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结论】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