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2篇
  17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黄鹏 《经济林研究》1997,15(1):42-43
李树丰产栽培技术黄鹏(河南省林科所,郑州,450002)李是我国古老果树之一,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易丰产、鲜果供应期长和适于多种力旺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小水果”的迅速发展,李树新品种引种及规模栽培在全国许多省、市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探索李树...  相似文献   
22.
2005年6~7月份,阆中、苍溪等地区遭受多年不见的阴雨连绵达30天左右。致使农户新收的玉米未能及时晒干和处理;造成大批玉米出现霉变;滋生大量黄曲霉毒素。农户使用霉变玉米配制饲料或直接饲喂猪只,从而造成中毒,疾病无传染性,用青、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症状轻的病例停喂霉变原料配制的饲料大都能缓慢自愈;症状严重的病例出现黄疸、眼睑水肿,直肠出血,已接近濒死期。  相似文献   
23.
1发病情况 1988—2005年,笔者诊治新生仔猪溶血病已达30多例。仔猪出生后,膘情良好,精神活泼,吸吮初乳后数小时至10多小时发病。停止吃奶,精神委顿,畏寒,震颤,被毛粗乱,逆立,衰弱,后躯摇摆。较明显的症状是黄疸,以眼结膜及齿龈黏膜最明显。严重时,即使黑毛仔猪,皮肤亦可见黄染。  相似文献   
24.
国外李品种区域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速河南省李树品种结构调整,引进了国外李品种22个,并进行了区域化栽培试验。通过调查国外李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果实品质,确定了评价标准。采用综合评分的评价方法,筛选出了10个适合河南省发展的早、中、晚熟配套国外李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5.
对大石早生李进行土施或叶面喷施多效唑 ,均有控制新梢加长和加粗生长、降低树体高度、缩短节间长度、增加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比例、降低长果枝和中果枝比例、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单株产量的效果 ;对单果重没有明显作用 ,对果实硬度有增强趋势 ,而对座果率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降低趋势。分析认为 ,以土施 0 5g/m2和喷施 10 0 0mg/kg× 2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26.
空间布局对玉米/豌豆种间竞争力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豌豆种植模式的生产水平,在甘肃省绿洲灌区,试验通过调整玉米/豌豆带田中两作物的间距及玉米行距,研究了不同空间布局对玉米/豌豆复合群体的光合物质积累、种间竞争力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处理复合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都符合Logistic的"S"型生长曲线,其中间作玉米、豌豆的干物质积累量都以间距30cm的处理最大,较间距15cm和45cm的处理提高了19.5%、18.0%和25.9%、25.6%,间距的改变对间作豌豆的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显著.间作模式中整个共生期内玉米相对豌豆的竞争力均大于0,其中以间距45cm处理最大为0.50,较间距30cm和间距15cm的处理高31.6%和16.3%.间作与单作相比较增产优势明显,间作各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在1.20以上,两作物间距30cm时,经济产量最大,两作物总产量为12 915kg/hm2,比间距15cm和间距45cm的处理分别提高了11.8%和11.1%.  相似文献   
27.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矿物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生物产量、子粒产量及肥料贡献率。与当前施肥水平比较,玉米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750 kg/hm2的条件下,化肥不减量和减量15%生物产量分别为38 647、36 869 kg/hm2,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7.61%和2.66%;子粒产量分别为16 544、15 783 kg/hm2,增产7.56%、2.48%;肥料对生物产量贡献率分别为56.26%和49.07%,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11.05和3.87个百分点,表明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750 kg/hm2的前提下,将氮、磷化肥施用量在当前水平上减量15%可以保证玉米子粒产量稳定在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明确墨兰品种健叶与感染胶孢炭疽菌病叶的叶片表面结构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为墨兰品种抗病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感墨兰品种太平洋为样本,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感染胶孢炭疽菌墨兰叶片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以不同感病水平墨兰品种金华山(低感品种)、太平洋(中感品种)和万代福(高感品种)为样本,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感病墨兰叶片除色氨酸外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中感墨兰品种太平洋感染胶孢炭疽菌后,叶片表面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蜡质层破裂,表皮细胞受损,气孔功能渐失,严重影响叶片功能与整体观感。3种不同感病水平的墨兰品种感染胶孢炭疽菌后,氨基酸种类未发生改变,但总氨基酸含量均明显提高,其中以低感墨兰品种金华山提高最多,高感墨兰品种万代福提高最少,3个品种间差异显著;各种氨基酸在不同感病水平墨兰品种间的变化量差异显著,甲硫氨酸(Met)在高感墨兰品种中变化量最大,胱氨酸(Cys)在中感墨兰品种中变化量最大,天门冬氨酸(Asp)、组氨酸(His)和赖氨酸(Lys)在高感与低感墨兰品种中变化量较大,甘氨酸(Gly)和苏氨酸(Thr)在中感与低感墨兰品种中变化量较大,其他10种氨基酸则均在低感墨兰品种中变化量最大;丙氨酸(Ala)、谷氨酸(Glu)、苯丙氨酸(Phe)、缬草氨酸(Val)、丝氨酸(Ser)、精氨酸(Arg)和苏氨酸(Thr)7种氨基酸是影响墨兰品种感病强弱的主要氨基酸种类。【结论】胶孢炭疽菌侵染影响墨兰品种叶片表面结构和氨基酸含量,营养物质变化量与墨兰品种感病水平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29.
楸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鹏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49-151
为缓和材种比例失调和楸木供不应求的矛盾,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楸树速生丰产栽培的适生条件、苗木培育、植树造林、丰产林抚育管理及病虫防治等技术规程,为发展楸树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0.
瓣胃阻塞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减弱,导致草料停滞于第三胃内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而干涸。其次是长期饲喂含粗纤维较低的饲料;特别是铡短草喂牛,为本病的病因之二。依据瓣胃的机能,主要起着水泵和加工作用。当前胃弛缓时,瓣胃收缩力减弱,内容物停滞,而通过传统中兽医采用全中药灌服,还不能及时改变瓣胃缺水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