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46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目的】揭示弱光和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品种耐弱光性或耐低温弱光性的关系,为辣椒种质耐性鉴定筛选适宜的指标和方法。【方法】以已知耐弱光性和耐低温弱光性的1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动态测定弱光和低温弱光下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研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品种耐性的相关性。【结果】28℃/18℃、100μmol·m-2·s-1弱光处理或15℃/5℃、100μmol·m-2·s-1低温弱光处理均使辣椒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且低温弱光处理的降低幅度大于弱光处理的。28℃/18℃、100μmol·m-2·s-1弱光处理5、10、15和20d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辣椒耐弱光性综合隶属函数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15℃/5℃、100μmol·m-2·s-1低温弱光处理10、15和20d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辣椒耐低温弱光性综合隶属函数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弱光或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以作为品种耐弱光性及耐低温弱光性的鉴定指标。弱光下辣椒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品种的耐弱光性越强;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越低,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越强。  相似文献   
82.
根瘤菌接种对豌豆产量及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根箱模拟试验,利用分室法及多隔层法研究了接种根瘤菌ACCC16101和ACCC16103对豌豆籽粒产量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CCC16103对根际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程度大于ACCC16101,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程度小于ACCC16101;ACCC16103接种显著提高了生殖生长阶段根际细菌的数量,降低了该阶段放线菌的数量;接种ACCC16101和ACCC16103利于土壤向细菌型转变,ACCC16103对细菌/真菌比值提高的程度更大;接种ACCC16103显著提高了豌豆籽粒的产量;籽粒的产量与盛花期的细菌数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3.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高效用水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田间试验对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方式下玉米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探明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农田高效用水的机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不同位置大垄、垄沟、小垄土壤平均含水量在0~60 cm土层内差异显著(P0.05),且垄沟含水量最高,其次为大垄,小垄最低;播种期0~60 cm土层平均体积含水量全膜双垄沟播与露地平作差异显著(P0.05),升高14.19%,且拔节期以前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土壤贮水量最高,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有利于玉米的出苗及前期的生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半膜平作增产26.76%,水分利用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14.83%。  相似文献   
84.
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系统根系分布及吸收活力的调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设计内径为30 cm的PVC管作为试验装置,模拟大田生长状况,在不同的水肥条件下,研究了间作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及其根系的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适当的干旱(W2:60%~65%)有利于根系的下扎和产量的提高,严重干旱(W1:30%~35%)大大地降低了带田小麦和玉米的根量和产量,并增加了作物根系和叶片的质膜透性,同时根系活力也降低;供磷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下层根量,提高根系活力,供磷与不供磷相比,0~30 cm土层,小麦根系活力提高65.9%,玉米提高65.0%;小麦根系总量平均增加94.66%,玉米增加67.67%;小麦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平均下降8.33%,根系下降7.96%,玉米叶片平均下降1.62%,根系下降2.50%.不同处理之间比较,产量均以W2P1水平较高,说明其水肥耦合性最好.究其原因,其细胞质膜透性最低,根系活力、根量、根长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镇原县特大干旱年份(1999年9月-2000年7月)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生产力的实际测定,并与不同种植方式的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Triticum alstivum、玉米Zea may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苜蓿和黄花菜在干旱年份抗旱性强、经济效益高,在当地建立御旱型种植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6.
不同耕作措施下绿洲灌区冬小麦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及免耕立茬(NTSS)能提高冬小麦产量,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E),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与传统耕作(TT)相比,NT(免耕)、NTS、NTSS与TIS(秸秆翻埋)的产量分别提高27.27%、30.60%、24.31%和18.58%。WUE顺序为NTS〉TIS〉NT〉NTSS〉TT。当裸露土壤水分过度蒸发耗损使0~10cm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覆盖处理(NTS、NTSS)的E高于无覆盖处理(TT、TIS及NT),叶面蒸腾量也相对较高,植物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87.
不同供氮水平下间甲酚对玉米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发芽和管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根系分泌物间甲酚对玉米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间甲酚对玉米幼苗根系产生的化感作用较弱,对地上组织的化感作用较强,其中苗高受间甲酚的影响最明显。氮素与间甲酚对玉米生物产量和根重均存在显著的互作作用,施氮量与间甲酚对成熟期玉米生物产量产生的化感作用呈显著负相关,施N量为300mg·kg^-1(土)时,浓度为300×10^-6mol·kg^-1(土)的间甲酚对玉米生物产量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但施N量为150mg·kg^-1(土)时,相同浓度的间甲酚对玉米生物产量表现为促进作用。间甲酚可增大玉米的根重,施氮可显著提高间甲酚增加根重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中,当存在化感物质时,选择适宜的施肥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8.
模拟日光温室低温弱光逆境,以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为试材,以叶绿素a荧光为探针,研究了持续低温弱光和低温弱光后不同光强对辣椒幼苗光抑制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辣椒栽培中持续低温弱光天气转晴后的光强管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5℃/5℃(昼/夜),100 μmol·m-2·s-1光照条件下处理1~7 d,耐性强的佳木斯辣椒未发生光抑制,而耐性差的陇椒6号处理3~7 d时发生了光抑制。经低温弱光胁迫0~7 d的辣椒叶片在300~1200 μmol·m-2·s-1光下连续照射4 h,均使其Fv/Fm降低。经低温弱光胁迫1、3 d,300、600 μmol·m-2·s-1光照射4 h,陇椒6号叶片的Fv/Fm在弱光条件下可以恢复,800、1200 μmol·m-2·s-1光照射则不能恢复,光合机构发生了不可逆破坏。低温弱光胁迫5 d以上,300~1200 μmol·m-2·s-1光照射4 h,陇椒6号叶片的Fv/Fm均不能恢复。经低温弱光胁迫1~5 d,300~1200 μmol·m-2·s-1光照射4 h,佳木斯辣椒叶片的Fv/Fm在弱光条件下均可以恢复;胁迫达7 d,则300~1200 μmol·m-2·s-1光照射后,其Fv/Fm不能恢复。低温弱光使辣椒幼苗对光抑制的敏感性增强,低温弱光后强光对耐低温弱光性差的品种引起的光抑制程度较耐低温弱光性强的品种严重。  相似文献   
89.
保护性耕作对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陇中黄土高原连续实施5a的4种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加秸秆覆盖(NTS)下豌豆地收获后的径流起始时间、径流量、土壤侵蚀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为85mm/h的条件下,NTS可以延缓径流,减小径流强度。与NT,TS,T这3种处理比较,NTS的径流量分别降低了2.4%,12.1%,34.7%。入渗量分别增加了2.7%,13.6%,38.6%。径流出现时间分别延迟1.17,0.83,3.83min。土壤侵蚀量减少了0.3%,17.7%,62.4%。可见,免耕秸秆覆盖的水土保持效应最为明显,传统耕作的方式极易发生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90.
小麦茎秆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测定了小麦成熟期茎秆的力学性能,研究了茎秆的应力-应变规律.试验观察了茎秆的微观组织结构,得到了茎秆扫描电镜下的解剖构造图像.分析了小麦茎秆承载能力与微观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茎秆横截面的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小麦茎秆是一种典型的多相、筛状、不连续、不均匀和各向异性的复合材料,茎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弹性,其承载能力取决于机械组织的厚度、维管束的数量以及各组织及其细胞之间的连接形式和连接强度,小麦茎秆的抗拉强度为30.36~52.65 MPa,弹性模量为1.14~2.05 G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