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斑点叉尾鮰柱形病(Columnaris Disease)病原:斑点叉尾鮰柱形病,又称冷水病(Cold-wa-ter disease)、细菌性鳃病(Bacteral rot gill disease of channel catfish),是由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和肠型败血症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是一种高发病和高致死的传染性疾病,为了对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与危害大、死亡率高的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进行鉴别诊断,以达到生产上有效区分并防治这两种细菌性疾病的目的,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主要症状、耐药性和病原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阐明以上两种鲴鱼疾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3.寄生虫性疾病(1)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病原: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是斑点叉尾鮰一种危害较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由于病鱼体表粘液增多,游动异常,常见鱼体与固体物摩擦,继而在体表、鳍条和鳃上出现大量小白点,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对南江黄羊流行性鼻内腺癌病例进行了临床症状与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南江黄羊流行性鼻内腺癌临床上以流鼻涕、喷嚏、呼吸困难与鼻塞音等呼吸道症状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肿瘤起源于筛骨黏膜,单侧或双侧生长,呈菜花状或结节状,灰白色或粉红色.质脆,无包膜,表面覆盖大量黏液,部分或完全占据鼻腔.组织学上,肿瘤主要表现为乳头状与腺管状2种生长方式,根据肿瘤组织与细胞的形态特性将其分类为低度恶性腺癌,未发现肿瘤向其他组织与器官转移.超微结构上,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异形性,且在肿瘤细胞胞浆内与胞外腺腔内都发现了圆形、直径80~110 nm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5.
<正>鱼类真菌性鳃病,也称鳃霉病,是指鳃部受真菌感染后出现病症或死亡的一类疾病。鳃霉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鳃组织,当真菌附着鳃组织后,菌丝在感染部位繁殖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入侵毛细血管内造成局部出血,并诱发血栓形成,阻塞血液流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继而鳃组织正常生理结构因缺氧而发生退行性病变,患病鱼在发病2天后即可能发生死亡。生产上,鳃霉病症状与细菌性烂鳃或寄生虫性鳃病有相似之处,检查时极易混淆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沟鲶(Channel Catfish),属于鲶形目(Silurifbrmes)、鮰科(fctaluridae)鱼类,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加工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我国自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在各省市进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沟鲶(Channel Catfish),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科(Ictaluridae)鱼类,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加工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我国自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在各省市进  相似文献   
18.
3.寄生虫性疾病(1)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病原: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是斑点叉尾一种危害较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由于病鱼体表粘液增多,游动异常,常见鱼体与固体物摩擦,继而在体表、鳍条和鳃上出现大量小白点,故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相似文献   
19.
(2)斑点又尾鲥柱彤病(Columnaris Disease) 病原:斑点义尾蛔柱形病,又称冷水病(Cold—water disease)、细菌性鳃病(Baeteral rot gi11 disease of channel catfish),是由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nJnaris)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以Primer p14(5’-GATCAAGTCC-3’)为引物对分离自患病斑点叉尾海豚链球菌强毒株DGX07进行RAPD分析。同时参照GenBank中海豚链球菌sim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DGX07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约1 500 bp的simA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之后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BamHⅠ+XhoⅠ)鉴定,鉴定正确后送测序公司测序。RAPD分析结果显示,DGX07和标准菌株均能扩增出750 bp大小的条带。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分析显示,simA基因全长1 566 bp,由521个氨基酸组成,与海豚链球菌simA和simB亲缘性达100%,存在1个由4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具有Bap31和Gram_pos_anchor两个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具有与蛋白翻译后修饰功能相关的磷酸化位点22个和N-糖基化位点2个,编码多肽链中亲水区大于疏水区,是一种膜外蛋白,并具有多个抗原优势位点区域。密码子偏爱性分析表明,斑点叉尾源海豚链球菌simA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差异较大,密码子偏爱性与酵母较为接近。获得GenBank登录号为JF33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