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秭归脐橙春季高接换种,当年恢复树冠。主要采取及时锯砧,及时施肥,及时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及时摘心抹芽,及时帮扶新梢,及时促花保果(七及时)措施,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大大缩短品种更新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加速秭归脐橙结构优化步伐。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对广西龙州某养殖场患腹水病的斑点叉尾鮰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方法从病鱼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病原菌,人工感染确定其致病性,以API20NE生化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斑点叉尾鮰的肝脏和心脏中分离获得两株致病力很强的菌株GXCW01和GXCW02,经API 20NE生化鉴定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GXCW01和GXCW02均属于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与Aeromonas sobri ATCC 43979(X74683)株和NCIMB 12065(X60412)株的亲源关系最近,相似性分别为99.0%和99.4%.菌株GXCW01和GXCW02的药敏试验结果基本相同,对复达欣、氧氟沙星、头孢呋肟、先锋噻肟、菌必治、呋喃妥因、先锋霉素Ⅵ、先锋必等8种药物极度敏感,对先锋霉素Ⅴ、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青霉素G、万古霉素等4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引起广西龙州某养殖场斑点叉尾鮰腹水病的病原菌是温和气单胞菌,可选用复达欣、氧氟沙星、头孢呋肟、先锋噻肟、菌必治、呋喃妥因、先锋霉素Ⅵ、先锋必等8种极敏感的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3.
采用PCR技术检测分离自广西钦州、北海和防城港3市凡纳滨对虾样品中的67株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3种毒力基因tdh、trh和tlh的携带情况,并将tlh基因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7株副溶血弧菌均未扩增出tdh和trh基因,而tlh基因检出率为100.0%,所检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型为tdh~-trh~-tlh~+。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lh,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大小约为53 kDa的产物,与预测值相符。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重组表达产物能与抗6×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54.
文章总结了现有纳米硒的制备技术,并对不同制备技术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综述了纳米硒在作物生长、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延长货架期方面的研究,纳米硒在缓解重金属胁迫对作物生理生化、植物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乃至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影响。纳米硒在提升作物含硒量的同时,使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表现为调节作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增强植株健康度、防治病虫害及降低作物减产和果实品质降低风险、抑制重金属元素积累等。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同时,将易于动植物吸收的纳米硒对农业及其他领域方面的优势进行汇总,为日后推进发展健康绿色农业和功能性农产品提供技术思路,同时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55.
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是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然而高盐碱环境严重抑制大豆生长,限制大豆产量。接种根瘤菌可增强大豆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从而提高盐碱地大豆产量。本研究从黄河三角洲黄河口地区分离到一株大豆根瘤菌DY23-9,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菌株为弗雷德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DY23-9菌株可与11种耐盐碱大豆共生结瘤,能够在D-苹果酸、L-天冬酰胺酸、L-丝氨酸、D-甘露醇和N-乙酰基-D-葡萄胺等18种单一碳源条件下生长,最短世代时间仅为4.13 h。与模式菌株USDA110和USDA205相比,菌株DY23-9具有耐低温和耐盐优势。菌株DY23-9在实验室条件和大田条件下均对耐盐碱大豆TZX-805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并显著增加盐碱地大豆产量。以上结果表明土著根瘤菌DY23-9在盐碱环境中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能够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大豆生产中发挥促生增产作用。本研究为耐盐碱大豆根瘤菌的开发利用及盐碱地大豆高效种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菌株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