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为了解广西地区口蹄疫(FMD)、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布鲁氏菌病和小反刍兽疫(PPR)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动态、疫情流行风险,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2016—2018年运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玉林市和百色市20个定点监测场点的猪、牛、羊...  相似文献   
52.
从发病猪场死亡仔猪的肝、脾和淋巴结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观察、鉴别培养和生化分析,鉴定为链球菌。该菌株对小白鼠存在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先锋V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磺胺类药、蒽诺沙星、环丙沙星低敏。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硫酸锌(ZnSO4)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黄独的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MS+KT 2 mg/L+NAA 0.1 mg/L为液体培养基,ZnSO4设0.0、0.1、0.5、1.0和2.0 mg/L 5个浓度,然后切取黄独带芽茎段进行接种并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每7 d观察一次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情况,分别记录芽数、芽长、根数、根长、叶数等5个指标。【结果】随着ZnSO4浓度的增加,黄独带芽茎段的芽数、芽长、根数、根长、叶数均减少;当ZnSO4浓度达1.0~2.0 mg/L时,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完全被抑制,芽数、芽长、根数、根长、叶数均为0。【结论】在ZnSO4胁迫下,黄独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但是在黄独幼苗培养前期,在培养液中适当加入锌元素可促进生根,而在后期则应降低锌浓度。  相似文献   
54.
55.
1997年5月份以来,我区一些大型猪场及个别养殖户的仔猪暴发了一种以呼吸困难、颈部肿胀、皮肤发组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从各场病死猪中分离出较一致的细菌,经实验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经药敏试验,本菌对氯霉素、氟赈酸高度敏感。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及扑灭。一、发病及流行情况广西上林县一养猪场的200只2-3月龄仔猪,断奶后10—20天发病,发病率高达60%,且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达对%,场内的母猪群未见发病。曾用土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均不能控制疫情。南宁市郊区个体养殖户陈某饲养的则只对日龄…  相似文献   
56.
公猪精液CSFV、PRRSV、PCV-2、PRV和PPV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CR技术对采自广西6市12个种猪场的441头(份)公猪精液进行CSFV、PRRSV、PCV-2、PRV和PPV的带毒情况检测,结果有75%的猪场公猪精液存在带毒现象,被CSFV、PRRSV、PCV-2、PRV和PPV污染的精液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0.20%、2.04%、7.48%、0.45%和0.45%,总阳性率为20.63%,表明精液传播病毒仍然是当前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公猪精液的管理和公猪疫病的控制与净化,从源头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57.
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的诞生是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新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突变检测、核酸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药物筛选等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领域.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检测细菌的程序、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黄夏,韦婷,李华明,俸玉雏,陆光进,李小莲,黄胜斌(广西兽医防检站南宁530001)我区1995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地区雏鸭群暴发一种主要侵害2—3周龄雏鸭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眼鼻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抽搐,死亡...  相似文献   
59.
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EIA)简称马传贫,又称沼泽热,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特征是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病理反应以及临床反复发作,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  相似文献   
60.
2005~2006年广西地区猪流感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广西猪群中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的流行情况,本调查主要采用RT-PCR方法,对2005~2006年从12个规模猪场随机采集的530份猪鼻腔棉拭子(不同年龄段)和108个猪场送检的239份有呼吸道症状病猪的组织病料样品(肺、脾和淋巴结等)进行了SIV检测;同时,对SIV阳性组织病料样品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的检测,以确定猪群中SIV的感染以及与其他病毒混和感染情况。结果显示:从不同年龄段猪的鼻腔棉拭子中均能检测到SIV,且平均阳性率为15.85%(84/530)。从11个市30个猪场54份的组织病料中检出SIV,组织病料和猪场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2.59%(54/239)和27.78%(30/108)。SIV常常与PRRSV、PCV2、CSFV、PPV和/或PRV二重或多重混和感染,占检测样品的19.25%(46/239),其中以SIV与PCV2和PRRSV混合感染最为常见,阳性率分别占检测样品的13.81%(33/239)和8.37%(20/239)。由此可见,SIV已经感染广西猪群,且SIV常与其他病原体以混合感染的方式对广西养猪业构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