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237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213篇
  179篇
综合类   1473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792篇
园艺   295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HPLC法测定芦荟体内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对芦荟中芦荟苷、芦荟大黄素的提取方法。对HPLC法同时测定芦荟体内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分别对流动相、检测波长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仪器精密度试验、方法精密度试验以及回收率测定,最终确立了应用HPLC测定芦荟体内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的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82.
为优化大豆养分管理措施,在河南省周口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在大豆减肥增效中的应用效果。试验包括基于大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NE)、70% NE(NE基础上减N 30%,NR)、70% NE+促生菌剂(RP)、70% NE+根瘤菌(RR)、70% NE+促生菌剂+根瘤菌(RPR)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NE处理相比,单纯减氮30%(NR)的大豆产量降低了14.4%~23.3%,植株氮、磷吸收量在两个试验地分别减少了15.0%~16.8%、16.7%~26.9%。NE推荐施肥量减氮30%配施促生菌和根瘤菌处理(RPR)产量最高,在哈尔滨试验田与NE处理产量相似,在周口试验田较NE处理增产40.9%。相对于NR处理,周口试验田RP和RR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7.2%和32.4%,哈尔滨RP和RR处理分别提高了12.9%和6.2%。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无显著影响,RR处理土壤硝态氮较NE处理降低了24.1%~34.4%,周口试验田RPR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哈尔滨RPR处理的速效钾分别较NE处理提高了89.8%和37.5%。总之,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钾养分,促进大豆的养分吸收和产量,在保障大豆高产条件下进一步实现减肥增效。  相似文献   
83.
构建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律援助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中占有突出地位。针对农村法律援助面临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采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等措施。  相似文献   
84.
本试验研究氯化钙和草酸处理对香蕉果实抗冷性的影响,寻找更多减轻香蕉果实贮藏冷害的途径。以“威廉斯”香蕉为试材,经氯化钙和草酸处理后,在(8士0.5)℃条件下贮藏,分析冷藏期间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氯化钙和草酸处理能有效减轻香蕉果实的冷害症状,抑制MDA含量、细胞渗透率和H2O2含量的增加,促进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增强CAT、POD、SOD活性,从而提高采后香蕉果实的抗冷性,减轻低温冷害对香蕉果实的伤害。  相似文献   
85.
丘陵地区农田分散、零碎,宜机性差。通过对农田地形调整、优化沟渠、筑固田埂、提升地力和地块连通等宜机化改造措施,提升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达率,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内江市通过近两年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五良融合发展的实践证明:农田宜机化改造是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体制改革,水利管理中关于人员编制、工程维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日渐显现,因此为保障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水利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在矛盾中寻求新的平衡点是重中之重.哲学思想展现了对事物的客观认知,从哲学角度切实开展运营、决策等研究,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针对免耕条件下玉米播种施肥时,采用自然回土方式存在的种肥间距不稳定、种子覆土量不足等问题,采用主动覆土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方法】设计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利用EDEM对该装置的作业性能进行离散元仿真,研究圆盘直径、圆盘入土深度、圆盘张角、排种管前后间距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对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圆盘直径(150,175,200,225,250 mm)、排种管前后间距(60,80,100,120,140 mm)及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10,135,160, 185,210 mm)为试验因素,利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分析各关键因素对种子覆土厚度的影响。与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对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出了影响种子覆土厚度的主次因素:圆盘后方开口间距、排种管前后间距、圆盘直径;最优组合是圆盘直径201 mm,圆盘后方开口间距103 mm,排种管前后间距115 mm。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与仿真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63%和11.45%;设计的装置种肥间距和种子覆土厚度较不加覆土圆盘的装置分别增加了14.30%和19.30%,种肥间距与种子覆土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21%和7.26%。【结论】所设计的基于双圆盘覆土的种肥分施装置作业效果满足种肥分施要求,为后续种肥分施技术与装置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水稻品种在布隆迪不同生态点的种植表现,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为我国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在非洲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多点鉴定的方式,以布隆迪水稻品种V18为对照,对我国7个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抗病性等进行评价与鉴定.同时,利用布隆迪水稻品种V18和TOX,以当地传统大田种植方式为对照,进行不同栽培模式研究.[结果]在生育期方面,与对照V18相比,IMBO试验基地桂育7号、特优63、特优649、特优7571、特优831和新香占的生育期较短,MOSO试验基地桂丰2号、桂育7号、特优63、特优649、特优7571和特优831的生育期较短,两地均表现为多数参试品种比对照V18趋向于早熟.在产量方面,IMBO试验基地桂丰2号、桂育7号、特优63、特优649、特优7571、特优831和新香占的产量分别较对照V18增产18.97%、24.14%、25.86%、50.00%、31.03%、29.31%和24.14%;MOSO试验基地桂丰2号、桂育7号、特优649、特优7571、特优831和新香占的产量分别较对照V18增产37.04%、29.63%、14.81%、33.33%、33.33%和33.33%.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特优63、特优649和特优7571的综合抗病性较强.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以实际产量为选择依据,插秧行间距20 cm×15 cm是较适合TOX品种的种植方式,插秧行间距20 cm×20 cm是较适宜V18品种的种植模式.[结论]综合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因素,筛选出适宜布隆迪种植的水稻品种特优649和特优7571.此外,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可有效提高布隆迪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9.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我国农业技术也在更新换代。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拖拉机处于重要地位,农业生产中很多地方都需要借助拖拉机来进行工作。尤其是随着农业的发展与拓展,更需要拖拉机技术与之匹配。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从拖拉机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工作特性出发,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0.
设施农业高效用水信息化发展及其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设施农业用水信息化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用水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研究了设施农业高效用水信息化的技术体系,重点分析了基础数据的监测网络及共享平台、作物需水信息评价与检测、输配水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工作过程,旨在为提高设施农业用水信息化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