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11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机生产边界法是一种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线性规划方法。在得到待定系数的估计值后,可求得理论产出,进而可以求得各投入单元的技术效率。以年渔获产量为产出,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和渔船数为投入,应用该方法计算浙江省1996—2004年的海洋捕捞能力。结果表明2000年浙江省捕捞技术效率最高,达到99.9%。在与DEA法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两者计算结果相近,都能较准确的反映捕捞能力水平;在使用SPF法分析捕捞能力时,要注意技术无效率投入的剔除。此外,在用SPF法计算捕捞能力时,应将除去劳动力外的投入因子全部货币化,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中国东海、黄海及南海捕捞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2009~2014年东海、黄海、南海的海洋捕捞渔船数、总功率、总吨位作为不变投入,专业劳动力作为可变投入,海洋捕捞产量为产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捕捞能力利用度以及理想投入进行分析,总结2009~2014年各海域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计算无偏能力利用度,评价投入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各生产投入因素对能力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海海域捕捞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能力利用度受资源衰退的影响明显,并有下降趋势,存在大比例的生产浪费,生产规模亟需优化;东海海域能力利用度和纯技术效率都呈稳定增长趋势,近年对生产投入的控制有一定成效,可变投入配置比例也较合理;南海海域能力利用度和技术效率趋势与东海海域相同,但减船转产实施的不明显,生产投入还有一定的缩减空间。  相似文献   
63.
帆式张网扩张帆布与网具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帆式张网模型水池试验,研究了扩张帆布对帆式张网网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扩张帆布冲角表征值为161~174°时,网具阻力较小,网口垂直扩张和水平扩张较大,网具性能较好;随着冲角表征值的变大,网具性能有所下降。(2)帆式张网网口垂直扩张随扩张帆布高度增加而变高,随流速的加大而增高幅度有所减小。(3)抽取中间3块扩张帆布(5m×3),帆布扩张力明显不足;当流速小于20kn时,抽取中间1块比抽取最后第2块网具性能更好。(4)当流速从10~35kn时,经增加2根扩张帆布的撑杆后,网口垂直扩张略有增加,增加幅度为16%~22%;水平扩张随流速的增加扩张性能提高明显,增加幅度为25%~122%。  相似文献   
64.
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的地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使用地统计方法研究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空间变异特征及时空分布,分析数据为1982―2010年日本大西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渔捞数据。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渔场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6月、10月和11月空间相关性显著(P<0.05),其他月份空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渔场的空间变异特征,其相关系数介于0.6~0.9之间,模型拟合较好;预测图表明大眼金枪鱼渔场变化呈现出两种轨迹,一种是大西洋中部与美洲近岸之间的循环变化,另一种是大西洋中部与非洲近岸之间的循环变化;预测结果验证表明,地统计能较好地对渔场空间分布进行预测,但是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预测值显著高于2009―2010年实测值,资源状况差异可能是引起本次研究预测值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南极磷虾的时空分布及遥感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圈部份为南极水域(南大洋),面积约3.6&#215;10^6km^2,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目前已知鱼类多达200余种。南极磷虾是可以直接开发利用的渔业资源,据估计,每年可捕获的资源量约1.5&#215;10^8t,相当于世界渔获量的总和,是当今可利用的最大的渔业潜在资源^[1]。  相似文献   
66.
通过感官检定和理化检验,分析了不同贮藏温度(0℃、6-8℃和30℃)条件下巴特柔鱼的鲜度变化,结果表明:柔鱼内脏、墨汁最早影响柔鱼的TVBN值,柔鱼的背皮也是影响柔鱼TVBN的因素之一;在30℃的贮藏条件下,柔鱼鲜度的变化十分迅速,去内脏的柔鱼胴体6h后其TVBN〉30mg/100g,9h后腐败;而柔鱼肌肉12h后其TVBN〉30mg/100g;在6-8℃和O℃的贮藏温度条件下,柔鱼肌肉的TVBN≤30mg/100g的放置时间分别为6d和14d。  相似文献   
67.
桁杆拖网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为探究桁杆拖网结构与部件对网具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在基于网口背部水平扩张相同的前提下,通过缩减网口腹部网目数,缩短下纲长度设计了3种桁杆拖网网口规格,桁杆长度为20 m,下纲长度分别为20.0 m(1号)、18.2 m(2号)、17.6 m(3号)。按照田内相似准则制作模型网,在3种沉力条件和5档流速下进行模型试验。结果显示:相同拖速与沉力条件下3号网扫海面积与1号网接近,2号网扫海面积较小。沉力对桁杆拖网的阻力、网口高度、扫海面积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对能耗系数无显著性影响,适当增大沉力可以提高网具的垂直扩张性能;拖速对网具阻力、网口高度、扫海面积和能耗系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3种网口结构的网具阻力与拖速均呈幂函数关系,指数介于0.778 4~0.859 3,阻力递增斜率变化较小。综上分析,缩短南极磷虾桁杆拖网下纲长度后有利于南极磷虾桁杆拖网垂直扩张性能提高,有利于提高网具稳定性,有利于增加拖网有效扫海面积,有利于提高渔具综合捕捞效率。  相似文献   
68.
智利竹Jia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在执行863-AA63-0701课题时收集的东南太平洋竹Jia鱼渔场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竹Jia鱼生产渔场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认为:渔场CPUE的分布与海水表层水温有关,CPUE超过20t的表层水温分别为:5月份:12.4-41.1℃,6月份,11.5-12.8℃;7月份:11.5-12.5℃,在拖速不足的情况下,借助风力和海流可以提高CPUE的产量;竹Jia鱼叉长组成与捕获的时间和海区有关。  相似文献   
69.
东海区底拖网对小黄鱼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东海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小黄鱼资源量发生了严重的衰退。为更有效可持续利用小黄鱼资源,本试验就东海区底拖网菱形目50、55、60、65、70、75和80 mm网囊网目对小黄鱼进行选择性研究,采用套网法对不同尺寸的网目网囊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当网囊为50和55 mm时产生较高逃逸率,但仍捕获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随着网目由小变大,囊网捕获小黄鱼的平均体长、体重也逐渐变大;(3)拖网时间加长,由于网囊中渔获积累产生的堵塞效应,严重影响非目标鱼类的逃逸率;(4)根据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L0.5)与不同网目尺寸拟合的直线:L0.5=2.625M-30.7(R2=0.915)。结合现行可捕标准以及渔业生产,建议拖网网目尺寸至少为60 mm。  相似文献   
70.
针对我国引进的大型中层拖网所使用的扩张帆布,通过拖网模型试验,设计了三种面积和三种不同冲角的扩张帆布调整试验,并比较了使用扩张帆布与使用塑料浮子对网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网口拉紧长度1040m,网口网目为a=20m六角形网目的大型中层拖网,使用长度为100m手纲、长度为48m叉纲、重锤重量为320kg×2、下袖端间距68.4m时,在帆布面积调整试验中,当冲角前纲长度为17.2m,冲角后纲长度为17.6m,拖速为2.57m·s^-1条件下,使用5.0m^2的扩张帆布比4.0m^2网口高度可提高11.92%,网具阻力上升6.74%,能耗系数下降6.5%。在冲角调整试验中,使用5.0m^2的扩张帆布,当冲角后纲的长度固定为17.6m,冲角前纲的长度从17.2m缩短为16.4m时,网口高度下降26.36%,网具阻力下降11.22%,能耗系数上升24.1%。大型中层拖网使用扩张帆布比使用塑料浮子在不同的拖速下网口高度变化幅度小,在高拖速时,有网口高、能耗系数低的优势,但在拖速低于2.06m·s^-1时,网口垂直扩张和能耗系数没有优势。试验的长宽比为20的扩张帆布的升力系数Cy可达1.16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