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在石硖龙眼花芽分化时期,根部施用氯酸钾,观察和测定若干生理指标及枝梢抽花穗率、单株产量和果实败育率,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氯酸钾,(1)提高了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2)净光合速率(Pn)在生理分化期低于对照,进入形态分化期则高于对照;(3)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4)内源乙烯的发生量远远高于对照,出现高峰的快慢因氯酸钾施用量而异,施用量大,则出现高峰快,反之则慢些;(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对照,而高于喷洒乙烯利等常规促花措施;(6)枝梢抽花穗率略有提高,果实败育率下降,单株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2.
南韩娃娃菜:该品种早熟,定植后55~60天可收获.耐抽薹,株型小巧,适合密植,适于运输.叶球合抱,内叶深黄,品质佳.采收时株高约20厘米,球宽约8厘米,单株重0.6~0.8公斤.(彩图参见81页图5)  相似文献   
43.
总结了连江县冬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早熟、高产、抗病新品种及优质脱毒种薯,田块选择与翻耕起垄,种薯处理,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和择晴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44.
以甜玉米吉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以肥料为变量,对甜玉米产量等性状展开研究。通过对吉甜6号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施肥量对个体农艺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等)影响明显,这是造成植株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提高施肥水平对提高甜玉米产量具有明显作用,表现为提高单穗产量,从而使总体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45.
对罗汉果青枯病菌的生长温度、pH、碳氮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青枯病菌Lu L3菌株能在pH5.0~8.5和12~40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6.0~7.5,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8~35 ℃。测试的6株病原菌株,其生长均能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山梨醇、麦芽糖、甜醇和甘露醇作为碳源,利用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硝酸铵、硝酸钾和脲作为氮源。气温、土壤种类和罗汉果的生育期对病原菌入侵寄主有影响。在20~35 ℃范围内,气温升高利于病原菌的入侵,病害发生严重;病原菌在黏土中入侵寄主容易,在壤土中入侵寄主困难;罗汉果植株越小越利于病原菌的入侵,花蕾期后,未观察到植株被病原菌侵染。接种病原菌Lu L3菌株后,12 h时植株的根表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24 h时根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36 h时茎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  相似文献   
46.
对罗汉果青枯病菌的生长温度、pH、碳氮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青枯病菌Lu-L3菌株能在pH5.0~8.5和12-40℃的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6.0~7.5,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8~35℃。测试的6株病原菌株,其生长均能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山梨醇、麦芽糖、甜醇和甘露醇作为碳源,利用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硝酸铵、硝酸钾和脲作为氮源。气温、土壤种类和罗汉果的生育期对病原菌入侵寄主有影响。在20~35℃范围内,气温升高利于病原菌的入侵,病害发生严重;病原菌在黏土中入侵寄主容易,在壤土中入侵寄主困难;罗汉果植株越小越利于病原菌的入侵,花蕾期后,未观察到植株被病原菌侵染。接种病原菌Lu-L3菌株后,12h时植株的根表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24h时根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36h时茎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  相似文献   
47.
广西速丰桉树人工林二元胸高形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速生丰产按树人工林719块样地数据为基础,通过优选模型结构,以模型本身为权函数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参数,研究建立了速生丰产按树人工林二元胸高形数模型。经检验,模型用于林分蓄积估计的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小于规定的±3%;模型总体预估精度达99%以上,大于规定的97%;满足林业数表建模要求。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威灵仙黑斑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形态特征及菌株的ITS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病原菌鉴定,通过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威灵仙黑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 (Fr.)Keissler;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72%霜疫力克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80%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对菌丝抑制率均达90%以上。此研究结果可为该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9.
枯草芽孢杆菌微囊剂的制备及其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新  黄永  程娟  王伟 《农药学学报》2015,17(4):462-468
为开发环境相容性好、贮藏稳定性高的生物农药新剂型,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枯草芽孢杆菌微囊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微囊剂壁材麦芽糊精与芯材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以下简称发酵液)的最佳配比;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喷雾干燥条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该微囊剂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微囊剂时,壁材与芯材的最佳配比为m(麦芽糊精)∶V(发酵液)=1∶1;喷雾干燥的最优条件为进风温度125℃,进样流量750 m L/h,喷雾压力0.20 M Pa;所制备微囊剂常温贮存360 d后,菌体存活率仍高达91.36%,显著高于对照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该枯草芽孢杆菌微囊剂用量为300 g/hm2(芽孢浓度为1.5×107cfu/m2)时,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最高,为72.76%。  相似文献   
50.
直链淀粉含量是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之一,理想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是13%~18%,有香味的稻米特别受消费者欢迎。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Wx、Badh2(fgr)2个基因进行定突变,分别在Wx的5’UTR内含子剪切点和编码区序列(CDS)的第13外显子处设计靶点,Badh2的编码区序列(CDS)的第3和第9外显子处设计靶点,构建2个双靶点CRISPR/Cas9载体,通过遗传转化导入受体‘中早35’中,2个独立的转化事件分别得到14株和13株T0代转化苗,对T0突变情况分析表明,突变频率分别为57.1%,46.2%;对Wx基因编辑后产生的4个无转基因标记的T2代稳定株系进行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2.2%、11.3%、7.4%、4.9%,比未编辑的对照‘中早35’(24.6%)大幅降低;同时对Badh2编辑后产生3个无转基因标记T2代稳定株系进行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228.16μg/kg,198.31μg/kg,2095.24μg/kg通过口嚼判断这3个株系确实有不同程度的香味,而没有香味的对照‘中早35’为0.000001μg/kg,以上所有株系的农艺性状与对照‘中早35’一致。综合结果表明,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编辑水稻Wx、Badh2基因,获得了稳定遗传、较低直链淀粉含量且带有香味的突变体,为优质稻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和创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