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东红’猕猴桃为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目前鲜见关于不同浓度膨大剂(CPPU)处理的相关报道。研究不同浓度的CPPU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的CPPU处理浓度,可为‘东红’猕猴桃优质高效生产栽培提供有利参考,对‘东红’猕猴桃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东红’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用含0.1%的50 mL CPPU溶液分别稀释成40,20,16.7,10,8.3,6.7,5.6,5.0,4.2,4.0 mL/L等10个浓度的CPPU水溶液,在盛花后25 d浸果,以清水为对照(CK),于果实成熟期检测分析了果实大小、形状、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干物质含量等相关品质指标,以明确不同浓度的CPPU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此外,结合差异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确定‘东红’猕猴桃最适宜的CPPU处理浓度。【结果】不同浓度CPPU处理的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10 mL/L处理后,单果质量达到最大值,增幅高达59.2%,未经处理的‘东红’猕猴桃其单果质量较小;CPPU处理下的果实硬度均显著降低,贮藏时间总体随CPPU浓度的降... 相似文献
92.
93.
铺膜播种机覆土滚筒组是播种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也是铺膜播种机作业七道工序的一个末尾作业工序,虽是末尾但它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体铺膜播种机的工作质量。文中阐述了一种多功能棉花铺膜播种机覆土滚筒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棉花种植模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以毛花猕猴桃‘赣绿1号’为研究材料,‘赣猕6号’(相似品种)为试验对照,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测与分析,探明该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以期为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地区,‘赣绿1号’伤流期在2月上中旬,初花期在5月上旬,谢花期在5月中旬,果实成熟期在10月下旬,为晚熟二倍体品种;成叶长卵圆形,叶面无绒毛;其花为伞房花序,每花序单花3~5朵,花瓣粉红色,花药淡黄色;果实近圆柱形至长卵圆形,平均单果重46.5g,果形指数为2.52;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40%,最高达22.20%;干物质含量为21.75%;可溶性糖含量为9.25%,可滴定酸含量为0.94%,抗坏血酸含量为662.6mg/100g;果肉呈墨绿色,肉质细嫩,风味甜香。‘赣绿1号’植株树势较壮,耐热抗旱,适应性强,富含抗坏血酸,易剥皮,综合性状优良且遗传性状稳定。该品种在无霜期130 d以上,≥10℃积温达1500℃以上的地方均可栽培。宜选择海拔1000 m以下,pH 6.0~7.0,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灌溉方便的砂壤土建园。成龄果园一般每年施肥2~3次,萌芽肥以N肥为主,壮果肥以P、K、Ca肥为主,秋季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架式宜采用水平大棚架或T型小棚架。株行距2.5~3.0m×3.5~4.0m,雌雄株比例为6-8:1。蕾期及时“零芽”折梢修剪、幼果期及时疏果与套袋。采用单干双主蔓多侧蔓整形方式,冬季修剪时可采用中长蔓修剪法,短截、疏删与回缩相结合。 相似文献
95.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奉新县和信丰县的72份猕猴桃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以期为猕猴桃分子标记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的6对引物(FOR1、FOR7、FOR8、FOR16、A124和A059)可以完全区分供试种质,6对引物共检测出7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基因数9~17个,平均每个SSR条带能检测到11.7个等位位点;各对引物所得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792~0.904之间,平均为0.828。供试种质的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29~0.329,平均遗传距离为0.176。在相似系数0.087的水平上,供试种质可分为六大类。利用筛选出的6个SSR引物在72份供试猕猴桃种质上获得的多态信息,每份种质均得到唯一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96.
为探明江西省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并发掘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为野生猕猴桃资源保育及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2017—2018年对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进行收集与评价。结果表明: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其中以野生毛花猕猴桃居多,占收集种质的78.88%。2年共收集16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其中毛花猕猴桃雄株77份、雌株50份;中华猕猴桃雄株6份、雌株14份;长叶猕猴桃雄株3份、雌株1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分布海拔跨度为636~1 041 m,雌雄株交叉分布。从供试野生猕猴桃种质中挖掘出20份单花药花粉数均大于6 000个、雄蕊数均大于120枚、花粉活力均高于80%的优良授粉雄株种质;3份大果型种质,其单果质量为20 g以上;3份高干物质类型种质,其果实软熟后干物质含量均大于17%。该研究可为后期优良种质选育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97.
【目的】鉴定并分析中华猕猴桃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探明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在果实生长发育及芽休眠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中华猕猴桃红阳V3基因组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华猕猴桃MADS-box全基因组进行鉴定,分析其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并对其在果实生长发育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中华猕猴桃红阳基因组中鉴定到了68个AcMADS-box基因,共包含11个亚家族,不均匀地分布于22条染色体上,成员间共存在32对共线性基因对;在基因家族上游启动子区域发现与光响应、激素响应、逆境胁迫响应等相关的顺式元件;17个AcMADS-box基因在组织间高表达且有表达特异性,推测是参与调控中华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结论】初步鉴定并提供了AcMADS-box家族成员信息,16个AcMADS-box家族成员在根、枝、茎、叶、花中高表达,8个家族成员在花芽中高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MADS-box参与中华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99.
不同采收期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进行后熟品质比较分析,以探讨金魁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采收期不同而导致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差异较大。早期采收(10月18、23、3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168天、175天、182天)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6.5%),干物质含量亦较低(<19%);果实后熟品质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固酸比偏低。晚期采收(11月2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为203天)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低,固酸比较高,果实硬度下降较快,失重与腐烂严重,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谢花后189~196天采收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以上,干物质含量为19%以上;后熟果实固酸比较高,失重与腐烂较低,果实硬度下降平缓,后熟期较长。后熟软化后其果实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表明这段时间为金魁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0.
不同猕猴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猕猴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差异。【方法】以江西主栽的美味猕猴桃'金魁’和中华猕猴桃'红阳’以及本课题组自主选育的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酚、类黄酮含量和FRAP抗氧化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大体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品种其含量差异显著,尤其'赣猕6号’总酚含量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十几倍。对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赣猕6号’比其他两个品种具有较强的FRAP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赣猕6号’清除·OH和·O2-能力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金魁’FRAP抗氧化能力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而'红阳’FRAP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能力分别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结论】猕猴桃果实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猕猴桃抗氧化能力与总酚、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毛花猕猴桃'赣猕6号’比美味猕猴桃'金魁’和中华猕猴桃'红阳’具有更高含量的酚类物质和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为猕猴桃优良品种的推广、野生资源发掘、新品种选育、天然抗氧化保健药物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