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亚麻酸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均体质量为(10.38±0.10)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配制6种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59%、1.10%、1.60%、2.10%和2.50%的实验饲料饲喂卵形鲳鲹,每天饲喂2次,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喂含0.59%和1.10%亚麻酸饲料的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1%组和2.5%组。亚麻酸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肝体比、脏体比、腹脂率、肥满度及其成活率。0.59%组实验鱼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0.13%组和2.50%组。1.1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饲料中亚麻酸含量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亚麻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干质量的1.04%。  相似文献   
62.
2011年以来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在中国大范围流行致伪狂犬病(PR)再次暴发。广东某猪场发生疑似PR引起母猪较大范围的流产,为此本试验展开对该病诊断和防控方法的研究。随机抽取流产和未流产母猪血清,应用ELISA检测PRV gE和gB抗体;同时采集发病仔猪脑组织PCR检测PRV gH片段。对全场母猪紧急接种PRV变异株灭活苗,分别应用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前后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已发生流产母猪血清PR gE抗体均为阳性,而未流产母猪血清抗体见弱阳性;流产母猪PRV gB抗体的S/P值高达4.0,未流产母猪也达3.3。PCR检测3头病仔的脑组织均为阳性,测序表明其gB基因与2012年流行毒株BJ-YT-2012序列相似性为100%。ELISA检测免疫灭活疫苗前母猪血清PRV gB抗体S/P值为1.603,免疫4周后升高到2.88;特别是中和抗体从1:24升高到1:213。这与免疫疫苗1周后母猪流产开始减少,2周后母猪少见流产的结果吻合。研究结果提示,PRV经典株疫苗产生的PRV gB抗体对变异株的保护作用不佳,而变异株疫苗的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3.
番鸭新病——"花肝病"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番鸭“花肝病”(暂定名)自1999年春季以来 ,流行于广东、福建两省的番鸭群。该病的剖检特征为肝脏出现针头大小的坏死点 ,因此称之为“花肝病”。我们对其发病特点、病理变化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1.1流行情况自1999年春季以来 ,广东省的三水、中山、南海、番禺、广州市郊等地和福建省的莆田等地的雏番鸭发病。易感动物目前仅见于番鸭。发病日龄为7~35日龄 ,以15日龄以内的雏番鸭最易感。发病率50 %~95 % ,死亡率60 %~90 %。发病鸭群应用过多种疫苗免疫 ,也应用过抗番…  相似文献   
64.
石灰是食药用菌生产的重要辅料,研究旨在对当前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使用的石灰辅料进行质量摸底,同时研究石灰在糙皮侧耳栽培中的最适添加量,达到精准指导糙皮侧耳和其他食用菌生产的目的.采用消化石灰物相分析法,对8份不同来源石灰的Ca(OH)2、CaO、CaCO3和MgO含量进行检测.同时选用7号石灰按不同比例添加至玉米芯培养料,...  相似文献   
65.
为了建立适用于临床诊断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序列设计RT-PCR扩增引物,以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试验对照,通过优化RT-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双重RT-PCR定型检测方法。同时,运用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和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165份猪病料样品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双重RT-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28 bp和678 bp左右,可检出最小基因组RNA浓度为2.9×10-5μg/μL。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均从同一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其余样品中均未检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双基因定型检测,可在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66.
动物外来疫病——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该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等。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染,野生动物(如白尾鹿)偶有感染,猪可被实验性感染,未见人感染的报告。PPRV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给小反刍兽动物养殖及国家和外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7.
电子标识在奶牛现代化饲养管理及防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国内乳牛业发展现状,以及影响我国乳牛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水平较低、动物的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和缺乏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可追溯性管理等,参照国外已相对成熟的技术,同时对上海市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奶牛养殖场进行了细致的需求分析,提出并建立了基于RFID技术的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奶牛电子标识、自动精密喂养系统、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4个部分组成。在奶牛场实施后,可通过该系统来标识奶牛个体的属性,强化免疫、检疫工作,实现对奶牛的可溯源性及可控制管理;同时通过对奶牛个体的可追踪管理,进行精密喂养,提高料奶比,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正先天性心脏病(CHD)是胎儿期心血管发育异常、发育障碍或出生后应该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是控制心脏发育的基因产生突变以及这些基因在时间(发育阶段)和空间(组织特异性)调控表达异常所引起的。法洛四联症(TOF)是一种发绀缺陷,由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和不同程度的主动脉右移和  相似文献   
69.
利用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作为基因表达载体,将猪生长激素(pGH)基因直接转导到猪体内细胞,研究猪生长激素基因在猪体内的促生长作用.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含pGH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GH).将其感染293细胞和PK-15细胞,均可检测到pGH.用1 mL此重组腺病毒(1010TCID50)一次性肌肉注射60日龄的杂交长白猪.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猪平均增重比对照组的猪增加37%(注射后第4周)和19%(注射后第6周);饲料报酬提高28%(注射后第4周)和18%(注射后第6周).试验结果证明,由重组腺病毒表达的pGH具有生物学活性,在猪体内起到明显的促进生长的作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GH基因在猪体内的表达可维持约4周.  相似文献   
70.
猪2型圆环病毒广东株ORF2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PCR扩增猪2型圆环病毒广东株ORF2后部一段基因,将PCR产物用K pn Ⅰ和Hind Ⅲ酶切后与同样处理过的pBAD/g ⅢB载体连接,转化TOP10细胞后挑取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和测序后,用L-阿拉伯糖诱导,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ORF2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得到了表达,表达的多肽为28 k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