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苏云金杆菌含有多种毒素,与人畜条件病原菌—蜡质芽孢杆菌有紧密的联系。研究表明用PCR等方法可检测到很多苏云金杆菌含有与蜡质芽孢杆菌类似的多种肠毒素基因,而且,商用肠毒素试剂盒也能检测到有些苏云金杆菌肠毒素的产生,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苏云金杆菌肠毒素基因同蜡质芽孢杆菌肠毒素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该文对苏云金杆菌毒素的基因检测、基因序列分析、活性检测及其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2.
苏云金杆菌含有多种毒素,与人畜条件病原菌—蜡质芽孢杆菌有紧密的联系。研究表明用PCR等方法可检测到很多苏云金杆菌含有与蜡质芽孢杆菌类似的多种肠毒素基因,而且,商用肠毒素试剂盒也能检测到有些苏云金杆菌肠毒素的产生,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苏云金杆菌肠毒素基因同蜡质芽孢杆菌肠毒素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该文对苏云金杆菌毒素的基因检测、基因序列分析、活性检测及其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3.
甘蔗间作花生是我国华南地区特有的高效种植模式。本文研究了甘蔗/花生间作不同耕层土壤养分、酶、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作而言,0~20 cm间作花生土壤有效氮、有机质、微生物量氮含量、真菌、放线菌数量、蛋白酶活性及间作甘蔗土壤细菌、放线菌、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氮含量及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增加;20~40 cm间作甘蔗土壤全磷、全钾、蛋白酶活性及间作花生土壤放线菌、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40~ 60 cm间作花生土壤真菌、蔗糖酶、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增加;相反,间作甘蔗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单作甘蔗处理;间作土壤有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间作土壤有效养分与脲酶、酸性磷酸酶、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甘蔗花生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酶、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4.
应用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历史、现状.包括了穿刺巴斯德杆菌、根际细菌和苏云金杆菌作用于线虫的机制,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5.
根据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结构特点,合成了cryⅠ基因5′端特异引物和3′端共同引物,利用PCR扩增,使不同基因引物产生不同长度的扩增产物,通过扩增产物片段的分子量大小来确定菌株所含杀虫基因类型.本研究对福建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分离和保存的20个菌株进行了cryⅠA(a~c)基因类型的PCR鉴定.结果表明:4个菌株含有cryⅠA(a)、cryⅠA(b)和cryⅠA(c)基因,2个菌株含有cryⅠA(a)和cryⅠA(c)基因,其余菌株不含所鉴定的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46.
利用电脉冲交质粒pHT3101和pHE-4D分别转入大肠杆菌和苏云金杆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DNA的转化率为10^4-10^5.μg^-1,苏云金杆菌的DNA的转化率为10^2-10^3.μg^-1,同时利用该法消除Escherichia coli菌株TG1和Bt菌株ISP78/11中的pHT3101质粒,消除率分别为88.6%和66.4%。比较了转化和质粒消除的条件并构建了一个工程菌。  相似文献   
47.
福建不同稻作类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应用我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992年采集分离的早、中、晚稻不同稻作类型共226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34个生理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15为优势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早、中、晚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存在着差异,早稻ZB15为优势小种,中稻ZB1为优势小种,晚稻ZC15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48.
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喷施生物药肥后,质量和产量均明显提高,鲜叶亩产量增幅为6.76%~26.90%,酚氨比明显降低,水浸出物、水溶性糖及维生素C均有所增加。同时,生物药肥对茶毛虫、茶尺蠖和茶蚕等茶树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对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49.
正广西是花生油消费的主要地区,种植花生是区域内广大农民解决食用油供给的主要手段,因此每年花生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广西花生育种单位多年来致力于选育优质花生新品种并投入推广种植,目前,广西生产上主要使用的花生品种为桂花系列品种。近年来部分品种混杂退化日益严重,有些还频繁发生病害,推广种植周期有限,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和效益,且适合南方花生产区种植的高油、高产、多抗花生品种较少。因此需要不断地育成、推广新的优良花生新品种,以促进南方花生推广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花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我区及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的有效供应。在此背景下,针对南方花生品种选育现状和市场的要求,围绕提高花生产  相似文献   
50.
对福建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采集分离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致病过程和形态大小的观察,感染力测定以及小菜蛾和菜青虫对该病毒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