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12篇 |
5篇 | |
综合类 | 40篇 |
农作物 | 151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园艺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9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湖南红茶特征滋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了解湖南红茶特征滋味化学成分,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红茶代表性样品和典型外省样品,采用电子舌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红茶样品滋味进行评定及化学成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可视化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不同嫩度等级和不同滋味类型湖南红茶化学成分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糖组分总量、葡萄糖、麦芽糖、茶多酚、茶褐素、氨基酸组分总量、鲜味氨基酸、茶氨酸、茶黄素等含量可作为区分湖南红茶和外省红茶的主要滋味成分,其中糖组分总量、葡萄糖、麦芽糖、茶黄素等含量湖南红茶显著高于外省红茶。(2)一级湖南红茶茶汤中滋味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除氨基酸、茶褐素外,其他主要滋味成分均显著低于二级茶样;二级湖南红茶茶汤中滋味化合物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等含量上表现突出;三级湖南红茶以儿茶素组分总量、糖类化合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以茶多酚、氨基酸、茶褐素等成分含量相对较低。(3)“甘鲜味”茶汤中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总量、非酯型儿茶素、EGC、茶黄素显著低于“略苦(浓)”茶汤。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红茶产品的分类鉴别和滋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74.
普洱茶饮料微滤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普洱茶饮料过滤澄清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孔径微滤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过滤澄清普洱茶提取液的渗透通量及普洱茶液过滤后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0.2μm微滤膜能截留大部分易发生沉淀的高分子物质,可显著提高普洱茶提取液的澄清度。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茶汁有效风味成分的保留率高,且感观品质也佳。 相似文献
75.
76.
78.
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茶氨酸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600、800、1 000 mg/L)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pH6~11时,pH值对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量影响不大;在温度303~323 K和茶氨酸质量浓度范围内,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热力学参数(吸附焓、自由能、吸附熵)表明此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 相似文献
79.
80.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选择FXR、LXR、PPARδ、PPARγ及3T3-L1细胞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50 μg/mL时,GA和ECG对FXR模型的激活值分别达1.77±0.14和3.22±0.06; EGCG的激活倍数高达6.00±0.45.添加质量浓度为30μ/mL时,GC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 相似文献